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浩淼的太空装点着无数人的梦,当航天员在太空遨游或漫步时,我们不禁去想象生活在太空是怎样一番情景,又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国际空间站第33期长期考察组指令长萨尼塔威廉姆斯(suniWilliams)值守国际空间站期间,与我们分享了一次“受挫”的太空出舱活动全过程。尽管数天后她和同事再次进行出舱活动时顺利完成了未完的任务,但那次出舱活动的失败以及为再次出舱的准备过程都更直观、更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航天员生活在太空中别样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2.
天浪 《航天员》2009,(3):62-63
国际空间站上,常驻3名航天员,到今年5月底,常驻航天员也不过6名,在地球上来说,就如同一个普通之家。这个国际“家庭”,本应像以前一样同甘共苦,和谐相处,如美国航天员迈克尔·芬克所说——“在太空中没有政治的空间”。然而,就在最近,俄美两国就共享国际空间站上的卫生问和健身自行车发生了争执。准备要“分家”。且根据最新的规定,俄罗斯航天员还被禁止与美国航天员分享食物……  相似文献   

3.
文野 《航天员》2011,(2):58-59
2010年12月15日,意大利航天员保罗·内斯波利(Paolo Nespoli)作为国际空间站第26长期考察组成员,和俄罗斯航天员德米特里·孔德拉季耶夫(DmitryKondratyev)、美国航天员凯瑟琳·科尔曼(Catherine Coleman)一起,搭乘俄罗斯"联盟TMA-20"飞船飞上太空,进驻国际空间站,开始为期近半年的太空生活。保罗到达国际空间站后,像常驻过太空的大多数航天员一样,在忙而有序的工作间隙,会把自己工作生活的情况通过微博向地面同胞们传达,特别是他们总会发布一些在太空中拍到的精美照片。因为角度的新颖、设备的高端,这些照片往往一出现就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太空·音乐     
2010年底,NASA女航天员凯瑟琳·科尔曼(Catherine Coleman)曾携带4支笛子到国际空间站,后来还向地球传回了她在太空演奏的现场画面和音效。科尔曼坦言,因为有笛子的陪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度过了最美妙的时光。  相似文献   

5.
欧空局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将于2014年12月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她的首次太空值守任务。自2009年5月正式成为欧空局的一名航天员以来,克里斯托弗雷蒂一直在世界各航天机构进行培训和训练。我刊曾在2012年第五期刊登了她于2012年初在俄罗斯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写的一篇博文,时隔一年半,我们再次通过她写的一篇有关空间站消防演习的博文,进一步了解这位即将飞天的女航天员的近期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钱航 《航天员》2014,(4):62-64
航天员在太空种植植物,目前已成为他们在密闭的空间站内,调节身心的有效方式。不过随着未来太空技术的发展,太空种植将成为太空中的一种潮流产业,而那时如果还让身兼科研重任的航天员米负责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航天》2014,(11):F0002-F0002
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4,(4):41-43
俄女航天员谢罗娃将于今年9月前往空间站 据《俄罗斯之声》6月2日报道,俄航局宣布,国际空间站第41/42长期考察组女航天员叶莲娜·谢罗娃(YelenaSerova)将于9月25日乘坐“联盟”TMA-14M飞船发射升空,她将是俄历史上第四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9.
外媒评论     
徐玥  孙梦婕 《航天员》2011,(6):31-32
法新社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太空对接试验是中国为2020年建立自主空间站所做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按照计划,中国的空间站如同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一样,将具备承担航天员执行数月太空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天员香农·沃克、道格拉斯·惠洛克和特蕾西·考德威尔·戴森目前在国际空间站已经生活了好几个月,其中特蕾西在国际空间站时间最长,已近6个月,并即将结束她的太空之旅。当此之际,3位美国航天员向地上的人们介绍了他们在远离350千米地面的高空生活的美好与不便。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12,(3):46-47
莫斯科时间2012年5月17日8点39分,3名航天员乘坐“联盟”TMA-04M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自动对接,与空间站上的3名航天员正式组成第31长期考察组,值守国际空间站。这是2012年人类的首次太空之旅,3名航天员即将在空间站度过126个不平凡的昼夜。  相似文献   

12.
李时来 《航天员》2011,(5):63-65
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搭建的一个暂住堡垒。航天员们乘坐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飞赴空间站,其间,他们会根据需要携带各种工具、用品或生物——包括空间站本身的补给、实验用品和生活用品等到空间站,  相似文献   

13.
胡德良 《航天员》2014,(3):50-51
2011年2月,美国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全球首个机器人航天员Robonaut-2,并表演性地与航天员进行了第一次太空中的人机握手,该机器人能在舱内协助航天员开展相关工作,但不具备舱外操作的条件。2013年8月,日本研制的世界首款语音机器人Kirobo抵达国际空间站,并发出空间站机器人航天员的第一声,Kirobo可以与航天员进行简单的交流互动,为长期处于隔离环境下的航天员提供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0月上甸,由ESA组织的2013航天员洞穴探险训练完美收官,来自国际空间站合作伙伴国的六位航天员在地下完成了为期六天的洞穴探险活动。这种全新型的太空模拟训练自2011年开始,每年于意大利撒丁岛举办一次。航天员们需要在封闭的洞穴环境中进行科学研究。这种训练方式脱离了地球正常的日夜周期,与国际空间站的环境非常相似,航天员们声称:“这无疑是我们接受过的最好的空间飞行模拟训练。”  相似文献   

15.
陈小春 《航天员》2009,(6):74-75
航天员到了太空,一般都吃地面早已加工好的罐装食品,还有少量袋装新鲜水果蔬菜,各种饮料也都经过脱水处理。如果一位爱好美食也会厨艺的人上了空间站,那他(她)在吃饭上面,又有什么讲究呢?如果他(她)不甘单调的食品安排,想自己烹饪一顿自己想吃的美味,他(她)又会如何尝试?是否能如愿以偿呢?  相似文献   

16.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从航天员到中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用她的脚步见证了中国航天史上历史性的一刻。在每一张照片里,在每一个镜头中,她都面带着微笑,用玫瑰般的笑容为浩瀚的太空添彩,展示着中国女性的风采。微笑。这是她脸上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07,(1)
2006年12月1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开了国际空间站(ISS)第15长期考察团乘组及太空游客的媒体见面会。此次乘组的指令长为俄罗斯航天员费多·约齐克汉(Fyodor Yurchikhin),飞行工程师为俄罗斯航天员奥里郅·科托夫(Oleg Kotov)、美国航天员卡拉顿·安德森(Cla ton Anderson)和丹尼尔·塔尼(Daniely Tani)。其中,俄罗斯航天员科托夫还同时担任"联盟"号飞船的指令长。此外,随第15长期考察团上太空的还有一位太空游客  相似文献   

18.
动态     
《航天员》2014,(3):39-41
据欧空局网站4月8日报道,欧空局航天员亚历山大·格斯特在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进行了一项航天员眼部清洗的航天医学技能训练。在国际空间站零重力环境下,如果灰尘等其他有害物进入眼睛,航天员无法像在地面一样用自来水进行清洗。为此,NASA工程师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清洗航天员眼睛的清洗器一太空眼镜。该眼镜外形奇特,但技术含量并不高,仅需要一个泵和特制的眼部清洗液。航天员配戴眼镜,眼部冲洗溶液通过泵流入眼内并将异物冲走。尽管使用这种巧妙设计的装置感觉并不怎么舒服,但格斯特评论说:“我对这些装置感觉并不怪异,反而觉得空间站上有这些物品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钱航 《航天员》2014,(3):68-69
今年4月23日,两名美国航天员实施了一次时间较短的太空行走,成功更换了国际空间站外一个出现故障的备用电脑。按计划,国际空间站航天员需用2个半小时实施这种更换作业,但这次,史蒂夫·斯旺森与里克·马斯特拉基奥两人只用了1小时36分就顺利完成任务,提前近1个小时。NASA在社交媒体上称赞这次太空作业“干净利落”。这2名航天员维修的是位于国际空间站外部桁架上一台叫“分路器-合路器”的备用电脑。  相似文献   

20.
伊丽莎 《航天员》2014,(5):54-55
众所周知,俄罗斯曾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只有捷列什科娃(1963)、萨维茨卡娅(1984)年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和上世纪90年代唯一进入太空的俄女性孔达科娃。今年9月。俄罗斯航天史上第四位女航天员叶莲娜·谢罗娃(Elena Selova)作为国际空间站第41/42长期考察组成员进入太空。这也是空间站建成以来进入的第一位俄女性航天员,另外,自去年纪念女性飞天50周年之后这也是世界载人航天首次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因此此举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