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载人航天初期,先驱们在短期飞行时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都穿着航天服。而在长期飞行阶段,乘坐“联盟”号飞船的航天员们只有执行动态(发射、降落、对接)作业时才穿当时的“隼”航天服。俄罗斯航天员从空间站出舱进行舱外活动时使用“奥兰”航天服。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们多数时间都是穿着地面上的衣服(航天服里面是普通内衣)。  相似文献   

2.
《航天》2010,(6):5-5
5月11日,游客期待已久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样品终于在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隆重登场,揭开了神秘面纱。这两只手套在外形、结构上与“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戴过的手套一模一样,是翟志刚使用过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初样产品。  相似文献   

3.
舱外航天服的工效学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前祥 《上海航天》2005,22(3):47-51
阐述了舱外航天服在航天员出舱活动(EVA)过程中的作用、舱外航天服工效设计对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EVA质量的意义,以及航天服设计必须考虑的各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航天服设计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方法,强调了现阶段利用虚拟人体进行舱外航天服工效学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4-135
2008年9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称,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神舟-7飞行任务需要。舱外航天服的右臂上由胡锦涛题词“飞天”,左臂上则有国旗,每套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舱外航天服可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提供适当的大气压力、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湿度,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需要;航天服具有足够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出舱活动所必须个体防护系统,具有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功能。在空间特殊的环境中,如高真空、极端温度交变环境、微流星和空间碎片、各种辐射等,舱外航天服外层材料必须有特殊的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6.
周媛媛  陈斌 《航天员》2008,(5):56-57
"一定要让我们自己培养的航天员穿着我们自己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出舱活动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所有人的共同追求和目标,目标背后,不为人知的是"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立项与研制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航天员出舱模拟训练系统中,需要外部支持系统来保证训练航天服模拟真实舱外航天服的使用环境,进行所需气体的供给,内部气体压力、流量的维持等。这些功能的完成需要对舱外航天服内部气体进行流量、压力的自动调整。文章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推导出了一种流量调整机构设计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据此原理设计了舱外航天服训练用的自动流量调节阀,采用新型锥形调节结构技术、长距离弱信号高准确度传输及滤波技术、阀体开闭位置高精度检测及闭环控制技术等,实现了流量的远程自动闭环调整,并通过气体溢出流量的调整,改变舱外航天服内的压力,使气体流量变化精度不超过5mL/s,压力自适应调整精度不超过10Pa/s,有效进行了舱外航天服的压力和流量控制,通过航天员出舱模拟训练试验,验证了产品功能和性能指标,保证了出舱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俄货运飞船“进步M-65”9月10日为国际空间站送去第一件采用微电脑控制的智能化舱外航天服“奥兰-MK”。太空行走前,航天服电脑系统会提示航天员按顺序检查服装穿戴是否正确。在进行太空行走时,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如氧气消耗过快或发生泄漏,电脑系统会向航天员提示故障原因,指示航天员如何操作。这种航天服重120公斤,可保证航天员进行15次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9.
沈宁 《航天员》2012,(6):66-66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通过出舱活动,航天员可以进行航天器的在轨维修和故障排除、有效载荷的布放、回收和在轨维修以及大型航天器(如空间站)的在轨安装构建等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在空间失重环境下进行。失重状态下人的运动和作业方式与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状态下完全不同。为了完成这些出舱活动任务,航天员必须熟练掌握失重状态下运动和作业的规律和技巧,需要通过地面上模拟的失重环境对航天员进行大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在轨出舱作业时,其穿戴的航天服面临空间尘粒污染的静电吸附增强效应问题,空间尘粒污染会对航天员的健康及仪器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文章分析了空间站–航天服静电起电模型,研究了污染物粒子带电机理及带电尘粒在电场作用下的静电吸附过程;在此基础上搭建空间站–航天服电场的静电吸附效应地面模拟装置,并开展了4种航天服表面典型材料对空间中尘埃粒子的静电吸附效应试验验证。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后续应在航天员出舱活动中设计静电消除装置、处理航天服主体材料表面保持航天服洁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神舟七号飞船满载3名航天员飞行乘员组发射升空,乘员组中的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身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他们中的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了近半个小时的太空行走,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12.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上升2号飞船的首次出舱活动,并在太空停留了12分钟。同年6月,美国航天员怀特在双子星座4号飞船舱外停留了22分钟。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不但证明了舱外航天服的保护下,人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同时也说明了可以在载人航天器舱外完成许多有益的工作,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修复、空间站的在轨组装与维修。因而,到2003年4月为止,世界各国共实现了257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13.
9月27日16时40分许,航天员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首次在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双子星”飞船。出舱活动航天服:1962年美国航空航天局花费21万美元研制“双子星”航天服。双予星G4C型为出舱活动航天服,由美国航天员穿着完成了首次出舱活动。这种型号服装的特点是手套有一定改进,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有所提高。另外该型航天服还能与“双子星”航天员机动装置匹配。  相似文献   

15.
引言 NASA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EMU)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在出舱活动期间为航天员提供环境保护、机动性、生命保障和通信。EMU为一个综合体,由舱外航天服组件(SSA)和生命保障系统(LSS)共同组成。它所提供的消耗品最多可满足7h出舱活动的要求。SSA是EMU中的加压服。LLS主要由背包系统组成,它包括基本生命保障系统(PLSS)和一个备用氧气包(SOP)。  相似文献   

16.
载人航天器空间环境试验设备俗称"载人舱"。它是在地面条件下漠拟空间高真空、冷黑背景和太阳强辐照环境的"有人参与其中"的试验设备,用于载人飞船及各分系统在研制各阶段的性能检验、鉴定、验收试验,"人-船-服"联合试验,航天员出舱及舱外活动(俗称舱外行走)试验,特别是航天员系统的适应性试验、航天员的操作训练、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舱外航天服、舱外活动机构、生保背包等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要求实现航天员营养最佳化的一个关键是,在飞行的最重要阶段和在舱外活动期间航天员食品结构状况。舱外活动包括各种形式在空间站表面上的工作,从科学试验到各种装置和设备的维修与安装。除了舱外活动期间微重力的影响,出舱活动的乘员还受到低压减压和航天服环境内氧分压增高的影响。舱外活动严重的医学问题是身体应激和情绪应激。除了作业量的增加而要多消耗能量外,  相似文献   

18.
美俄航天员舱外活动航天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俄航天员舱外活动航天服俄罗斯为和平号空间站上航天员制作的站外活动用航天服(左)和美国为航天飞机上航天员制作的舱外活动用航天服(右)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的编辑詹姆斯·R·阿斯科分别试穿俄罗斯的航天服(左)和美国航天服(右)美俄航天员舱外活动航天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航天服的辐射防护性能,对国际空间站轨道上进行舱外活动的一系列人体重要器官的衰减剂量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可以用来对在近地轨道穿着“海鹰-M”航天服工作的航天员进行较准确的辐射风险评估。“海鹰-M”航天服辐射穿透数据研究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即将进行舱外活动航天员的重要器官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李黎峰 《航天员》2008,(5):14-19
时间定格在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身穿"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漫步太空,举国欢腾,世界为之震撼。航天员返回后,我们采访了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的领军人物——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博士,听他为我们讲述神七飞天背后,航天员系统攻坚克难的感受和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