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腾月  思飞 《航天》2012,(6):41-43
对于普通人来说,上太空观光最便捷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乘坐太空电梯。然而,要实现这个看似简单的计划却十分不易。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尽管如此,日本一家公司还是迎难而上,准备在40年内建成太空电梯,每次可搭乘30名乘客升到距离地球3.6万千米的太空中。  相似文献   

2.
2012年2月22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总部设在东京的日本天空树大林公司(ObayashiCorp)打算在本世纪中叶建造一个可以投入运行的运输乘客的巨大电梯。如果这项计划得以实现,那么高科技的太空电梯将以每小时124英里(约合200千米)的速度升空,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接载的乘客送到地球上方22000英里(约36000千米)远的太空站。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2,(3):63-63
若日本大林公司一项大胆设想成真,人们2050年前将可乘坐太空电梯上天。《读卖新闻》2月22日报道说,东京这家建筑公司希望在本世纪中叶前建成一种实用型太空电梯,能用稍长于一周的时间把乘客送到地球上空3.6万公里的一座空间站。根据设想,电梯可乘30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9,(12):43-43
由NASA出资的“太空电梯射束电力传输挑战赛”11月4-6日在德累顿飞行研究中心举行。来自西雅图的“激光动机”参赛队赢得了由NASA“百年挑战”计划提供的90万美元二等奖奖金。  相似文献   

5.
陈小春  子衿 《航天员》2009,(2):18-23
自1957年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人类在太空中纵横翱游,享尽自由与辉煌的同时,仿佛弹指一挥间,数以亿计的太空垃圾布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愕然也好,惊诧也罢,人类飞天,众多的“冷杀手”已然横空出世,并将越来越多地抢占我们的太空,成为人类开拓太空不可小觑的对手,甚至成为不少事件的主角。可以说,人类征服太空的豪情之下,不经意或率性种下的苦果,必须由自己慢慢消化、解决。  相似文献   

6.
郭亚光 《航天员》2011,(2):24-27
太空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在空间站,人只要轻轻碰一下舱壁,就会像羽毛一样漂浮出去。在太空。铅球可以浮在空中。羽毛也可以浸入水中……太空与地球竟有着如此的“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2-143
2008年10月中旬,美国MSNBC网站公布迄今最伟大的8台太空望远镜,近20年里这些先后进入太空的望远镜好比“太空之眼”,帮助人类对宇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发展迅速的空间技术为人类匍设了通向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道路。回顾过去,空疸工发成就卓著。展望21世纪,空间事业前景光辉,人类将在太空开辟新天地,中国人也将遨翔太空。  相似文献   

9.
太空温室     
沈羡云 《航天》2011,(2):42-45
对于未来的载人航天来说,在太空中种植植物将是一种生存的手段。不仅是因为在无法从地球上获得食物的时候,植物可以提供食物,而且植物还可以产生可供呼吸的空气和饮用的水。同时,照料植物也是航天员在漫长无聊太空的旅程中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对于维持航天员良好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植物和人类将最终生活在一起,维持着航天员在太空和其他星球上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孝文 《航天》2013,(11):42-45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2年美国航天员唐·佩蒂特在美国航宇局的网站上开始了一项与众不同的写作计划。这个名为《太空西葫芦日记》的博客描述了一个真正的西葫芦种在国际空间站上的生长过程。记录条目非常有见地且不乏新奇和浪漫。佩蒂特在现已关闭的这个博客上说:“我在这个世界萌芽、扎根,没有先例可循。我是一种坚韧、充满活力的植物,能在任何恶劣环境下照常生长。我是一棵西葫芦,我正置身太空。”这是以一种非传统方式耗费美国人所纳的税,但是在你偷着乐之前,一定要想一想:这棵小小的植物将会成为我们人类未来的关键。如果像一些末日学家预言的那样,我们最终将会耗尽地球的资源,使它变成一个难以生存的不毛之地,那么太空农业将被证实对我们人类继续幸存下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航天》2012,(8):F0002-F0002
7月11日,英国维珍银河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理查德·布兰森爵士在英国范保罗国际航展上宣布,该公司的太空旅游项目将于明年底首次启动,太空母船“白色骑士二号”(WhiteKnightTwo)将从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地区的名为“美国太空港”的航天基地首发。  相似文献   

12.
太空盛会     
卡奇 《航天员》2012,(5):F0002-F0002,1
《秋词》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代诗人刘禹锡眼中的这别样秋景确实令人陶醉。然而,继盛夏中一道“龙”“凤”齐翔的亮丽风景,绘成跨越天地的彩虹,在穹苍演绎“天”“神”鹊桥相吻的传说后,2012年太空绽放的秋色风光更是令人心潮澎湃。它将再次奏响太空盛典的乐章。  相似文献   

13.
一凡 《航天》2009,(3):4-7
2009年2月9日,美国“铱”通信卫星星座的33号卫星和俄罗斯的报废卫星“宇宙2251”在780千米高度相撞,两星顿时化为两团碎片云,继续在轨道上飞行。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发生正式的卫星相撞,给外层空间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空间碎片也俗称太空垃圾,本文将同时使用这两个称呼。  相似文献   

14.
狗年说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当人们津津乐道于宠物狗、牧羊狗、缉毒狗、导盲狗等狗类的聪明、听话时,我们不应该忘记还有一种狗,它们献身于人类的航天事业,为人类推开天宇之门做探路先锋。人们把这些默默奉献的“太空狗”戏称为“狗侠”,诙谐中还有几分敬意。本栏目将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太空狗”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随着4月 25 日国家天文台的成立,一项酝酿了8年的宏伟规划──“中国空间望远镜”终下浮出水面、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项启动于1992年的计划,将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大文学计划,也是天文与航天的第一次握手。国家天文台的前身之一北京天文台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于去年7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空间望远镜(SST)项目总体组。在去年6月4日的专家评审会上.该项目被称为是21世纪人类空间探测技术的一大飞跃。目前此项目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的立项。中国的第一个太空望远镜计划于“十五”期间的晚些时候发射到太空中。 太空望远镜一直…  相似文献   

16.
许彤 《中国航天》2005,(4):45-45
3月初,我国唯一专门针对“太空垃圾”的观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成立。它将为我国在太空领域建起安全预警系统。空间碎片也称作“太空垃圾”,指的是人类空间活动废弃物,大到废弃卫星和各类航天器的金属部件,小到固体发动机点火  相似文献   

17.
腾月 《航天》2012,(9):34-35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邀游太空似乎是终生难以实现的梦想,因为鲜有人付得起动辄数千万美元的高昂太空游票价。然而,美国研究人员声称,真正的“平民太空游”时代很快就要来临,因为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可以行驶在太空中的磁悬浮列车,每位乘客的票价可以降至5000美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普通老百姓部可以乘坐火车游太空。真空磁悬浮系统将替代火箭在国产电影《星空》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女主人公的幻想中,自己乘坐的火车突然飞了起来,飞向浩瀚的星空。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就设计出了人们梦想中的这种飞向太空的火车,并将之命名为“星际列车”。虽然太空磁悬浮列车名为“星际列车”,事实上它按照目前的设计只能在近地轨道上运行,不会远离地球,更不会脱离太阳系。不过,研究人员表示,未来积累了足够的近地轨道的“星际列车”飞行经验之后,可以开发更加强力的磁悬浮发射系统,让“星际列车”飞向火星或其他星球。  相似文献   

18.
《航天》2010,(1):56-57
2009年5月,作为“中国俄语年”活动的一部分,潞河中学的全体同学都参加了其中的以宇宙航天为主题的绘画活动。由于航天啦、宇宙啦,对我而言部是太遥远的东西,但我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共同的梦想,航天科学承载了人类的未来,于是我画了一个稚气可爱的小女孩正坐在气球上飞向天空,并题名为“带着梦想去太空”。  相似文献   

19.
陈禹澄 《航天》2009,(4):54-54
用具有代表性的昆虫——苍蝇,研究昆虫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能否正常羽化。如果昆虫在太空中能正常羽化,将对人类的太空农业计划有重大的意义。如果昆虫不能在微重力情况下正常羽化,那么太空农业计划中植物授粉的环节将不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20.
陈善广 《航天员》2009,(2):F0002-F0002,1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6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升空,它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在迄今进入太空的所有航天器所携光度计中,“开普勒”望远镜的光度计体积最大,该装置将帮助望远镜观测行星的“凌日”现象,以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NASA4月16日在网站上公布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批照片,展现了银河系的天鹅座、天琴座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恒星众多,不久后“开普勒”望远镜将“瞄准”这一区域搜寻类地行星。公布的这批照片既有“开普勒”望远镜的视野全景图(下图),也有局部放大图。全景图上分布着数百万颗恒星,局部放大图之一(右图)显示的是距离地球约1.3万光年的一个星团,其代号为NGC67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