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也同样地折射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周媛媛 《航天员》2009,(1):74-79
谁还会记得登月第二人?估计没有多少人敢举手。因为人们的关注点就在于第一人,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人诸如加加林、列昂诺夫、阿姆斯特朗……他们总是熠熠生辉,名垂青史。第二人呢?他们的身影隐藏在第一人的夺目光环下,显得黯然失色。只有遮住第一人的光环时,我们才可以更加客观地品味属于他们的经典。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出舱活动地面试验综合复压系统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验证人-舱-服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模拟试验。地面试验综合复压系统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环境。其中,测控系统采用的PCS7过程控制系统对关键环节均实现了热备冗余,满足试验过程控制要求,可靠地实现了综合复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和紧急复压自动控制流程,并圆满地完成了人-舱-服联合试验。  相似文献   

4.
空间站的在轨技术(一)——空间的交会与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人空间站系统是由空间飞行结构及其地面支持系统两大部分紧密结合而成的综合系统。本文综述了国外正在开发的空间活动和制定中的空间站发展计划、在轨技术的目前技术水平和各种可供选择的技术途径。对于发展有人定期照料和访问的自主在轨操作技术,分阶段地提高空间站的自动化水平,合理地实现站上的人—机结合和分工,发挥人和机器智能各自的专长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事档案是综合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了解和正确使用人才的主要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人才信息工作,是人事工作的基础工作。做好这一工作的目的,就是开发人事信息资源,使人事档案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为企业管理服务。人事档案材料是个人历史的真实写照,它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依据每个人成长阶段与能力发展的延续而逐渐积累而成,具有复杂性、广泛性、保密性等特点。说其复杂,是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能力发展程度都不一样,由此产生的人事档案材料也会千差万别,有的还明显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说其广泛,是因为人事档案材料几乎包罗了每个人人生道路的重要足迹,上到长辈,下到子女;近到家庭关系,远到社会关系;始于少年,终于逝世,含概了个人一生的各种经历。说其保密,是因为人事档案材料记录了每个人的荣辱、成败、经验与教育,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宣扬的,有些人事档案内容则需要管理或阅档人员加以保密。因此,人事档案的这些特征因素,就决定了人事档案收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记得孩提时听到空中传来飞机滑过天空的轰鸣声,我们都惊喜的抬头四处寻找,当看见她闪现着银光,优雅、潇洒地穿行在蓝天白云之间时,高兴地又蹦又跳,其实那时几乎每天都能在天空看到飞机,但每次都兴奋依旧,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与我相似的经历,我想那是人们内心深处那一丝对飞翔的梦想;那时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有空管这个行业,也不知道有那么一些人在为一架架飞机能安全的起飞、降落而日夜操劳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相似文献   

7.
198 8年两伊战争中 ,双方都利用战术弹道导弹攻击对方 ,造成 2 0 0 0多人死亡 ,82 0 0多人受伤。目前世界上有 5 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战术地地弹道导弹 ,其中约有 2 0个国家可以自行研制。这里讲突防 ,主要指远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 ,美国和前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战略弹道导弹突防手段的国家 ,其现役装备以及在研的所有远程和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都能使用有效的突防手段。重点探讨战略弹道导弹以及部分战术弹道导弹的突防技术  相似文献   

8.
未来武器必须是一个各种武器装备与人及战场环境密切配合并严密组织的一个集成系统,即集成化;必须采用真正有智能的计算机来代替人快速地作出众多而复杂的决断,做到“随机应变”,即智能化。智能计算机在未来战争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本文展望了智能计算机在未来武器系统中的一些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在空间环境模拟器水平舱进行人-船-服联合试验中出现的电容薄膜真空规测量偏差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真空测量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真空规使用方法不当,并对系统进行了针对性改造。改造后系统圆满地完成了人-船-服联合试验中的压力测量。  相似文献   

10.
中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武汉高空管制区接管工作,围绕着管制员培训工作这个重点开展了三个阶段的工作,即广州管制员外派武汉培训、武汉管制员设备操作培训和高空接管工作程序培训。培训工作自2007年9月启动,预计2008年4月结束。迄今为止,区管中心已外派武汉培训17批,共28人;完成武汉管制员设备操作培训14批,共20人;完成高空接管工作程序培训12批,共22人。  相似文献   

11.
光荣与梦想     
《卫星应用》2013,(3):1
遥望星空,人类充满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中华民族从没停止对宇宙探索的渴望。50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实现着跨越式的发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航天工程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实现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是我国航天发展中又一次重大决策,它将大幅提升我国对地观测能力。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国对地观测数据需求日益迫切。风云  相似文献   

12.
五轩 《航天》2012,(7):16-17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在太空中交会对接后,目标飞行器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新家。在设计这个新家时,科技人员除了通过确保各项指标的实现,来保证具有30人/天的驻留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最大限度地关注细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努力使航天员在一个只有15立方米的狭小空间里愉快地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跃 《航天员》2010,(6):40-43
2010年9月28日 越来越觉得,有一种很空洞的感觉。每天其实都有事情做的,但时不时地还是会觉得内心深处空空的。总会下意识地往控制室走,因为那里的电脑可以接受到来自舱外的邮件。不管是来自家人、朋友,还是来自工作人员,这些邮件都是我们每个人所期待的,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鲜活感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印度的地球地地弹道导弹叶名兰地球(Prithvi)导弹是印度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地地弹道式战术导弹。主要用于战场支援和纵深打击。该导弹是已列人印度“综合导弹研制计划”(1993年开始实施)的一种攻击型武器,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实验室负责设计、生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监测仪在黑暗的屋子里怪诞地闪烁,发出暖暧的红光,像是在轻轻地述说着什么。控制仪表后面,一群孩子全神贯注地挤作一团。他们是地面航天指挥中心的人,正在准备发射一架航天飞机,任务是要俘获受损的气象卫星并修复它,还要与美国空间站对接。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14,(1):37-38
“你见过月亮吗?”所有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见过”。“那你近距离地见过月亮吗?”“近?有多近?”“很近很近,近到你可以看见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份土壤。”“……’,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在嫦娥三号的巡视器(月球车)上就有这样一双眼睛。它能最近距离地观察月球,并进行探测。这就是我国第一台月球双目视觉在轨三维恢复系统。  相似文献   

17.
安睡太空     
全世界有将近1/4的人深受失眠的困扰,有过失眠经历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患失眠症的人多种多样,如果有人告诉你失眠症也同样困扰着太空中的航天员,你恐怕不会相信。在不少人看来,航天员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应该倒头就能呼呼大睡,更何况是在失重状态下睡觉,他们应该很快乐地享受这种奇妙的感觉才对。其实,太空中影响航天员睡眠的因素远比地面多。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航天员的睡眠?航天员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太空中睡个好觉?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得到初步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孝文 《航天》2014,(11):32-37
有一群人如此执着地想要去火星生活,甚至在火星上死去,难道他们疯了吗?按照普通人的思维,他们的想法确实是疯狂的。但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注定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不甘平庸,下定决心要做前人从没做过的事情。而那些梦想去火星生活的人,正是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梦想眼下还遥不可及,也早有人指出“火星一号”公司是在进行商业炒作,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样一群人的存在。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群“疯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1961年,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8年以后,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茨·奥尔德林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的表面。这是至今为止人类所到过的最远距离。  相似文献   

20.
日月 《航天》2009,(4):56-57
提起登月的“月球人”,人们总是习惯地想起在月面上留下了第一个足迹的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但其实最早到达月宫区域的,却是“阿波罗”8号上的三名航天员:弗兰克‘博尔曼、詹姆斯·洛弗尔、威廉·安德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