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航空修理企业和现状,提出以数字化工卡为核心的修理新模式,阐述了数字化工卡的概念,描述了以数字化工卡为核心的修理模型,重点针对数字化工卡驱动修理过程中各信息系统要素的修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为从信息化层面有效整合航修企业各项资源,搭建快捷、高效的航空装备修理平台,加快转变航空装备修理保障能力生成模式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当前航空部附件的修理模式,结合航空修理产品维修流程以及数字化图像识别技术,以实现航空装备数字化修理高效、零人为差错目标为前提,对航空部附件图像识别辅助维修设备的应用进行阐述,为加快推动航空装备数字化高效维修和图像识别技术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断路器开展风险分析是对航空装备修理质量的保障。针对断路器在航空装备各系统中的功用,识别出各断路器的风险级别,并将风险分析结论应用于航空装备修理中,可提高航空装备的修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基于航空装备修理科研活动在装备修理保障能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从航空装备修理科研现状入手,剖析了当前航空装备修理科研投入成本费用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施航修科研经费专项预算制度、设立航修科研部级专项基金、推进装备价格管理机制温和改革、积极获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市场化开放型航修科研基金等多位一体的补偿机制。航空装备修理科研,是指为获得航空修理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航空修理系统根据《空军航空修理系统科  相似文献   

5.
修理工艺是连接修理研发和修理生产的桥梁,贯穿航空装备修理业务的研发、生产、外场服务全流程,是航空装备修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以分析国营芜湖机械厂装备修理工艺技术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基础,基于装备电子交互式手册(IETM),提出了在航空装备修理中建立数字化修理工艺系统的典型需求、系统架构,为推进航空装备修理企业的技术、工艺文件精细化设计与管控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空军航空修理企业核心技术现状,对核心技术的培植与评判机制问题进行了讨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依托装备技术成熟度,建立聚焦航空装备核心技术,构建科学、全面、完整的维修保障技术体系,增强航空装备修理核心技术建设,探索装备修理技术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航空装备中大量采用继电器类产品,但继电器类产品的故障率及偶发故障现象已严重影响了航空装备的质量。继电器故障模式多为触头粘连、触头积炭和触头接触不良等,深层次原因均是由触头在通断电过程中拉弧烧伤导致的。鉴于修理企业无法对灭弧开展针对性措施,因此需要从各个角度来完善继电器的修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以某型空气发生器离心叶轮的试制过程为对象,介绍了装备修理企业以修理科研模式开展关键零备件制造的流程及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对比分析了修理科研与一般科研的差异,从延伸修理理念、设计修理标准、解决修理瓶颈问题等角度总结了修理科研的内涵,指出修理科研是航空修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介绍航空装备维修特点、国内航空装备维修标准现状,重点阐述了航空装备修理技术标准构建思路、架构和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军用航空发动机基地级维修费用的分析和控制是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装备管理和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对装备修理能力提升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因果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理论、作业成本法三个角度出发,对军用航空发动机基地级维修费用进行分析;并通过观测某修理厂在维修费用控制方面的实践和效果,验证分析结论,总结出维修费用控制方法,使其更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航空装备中继修理机构(航修厂)负责航空部附件的修理、飞机修理、地面设备生产、仪器设备计量等重要工作,其完成任务的质量、速度直接影响装备完好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修理,提出“以故检为中心”的数字化修理新模式,阐述了数字化修理理念和实际应用,重点针对数字化工艺、数字化工卡的构成和运行模式进行介绍,并分析了数字化修理对技术、质量、生产、财务带来的影响,为加快航空发动机修理能力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航空修理企业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基础,以适用于航空修理企业生产中项目管理方法为研究对象,充分借鉴国内外项目管理领域研究成果、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当前某工厂推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分析总结了项目管理实施的利弊,为更加科学地制定航空产品修理计划、有效降低修理风险,提供可行的技术手段和决策支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引领创新发展的国家"七大战略"之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本文从近年来航空装备修理企业军民融合实践出发,简要分析了航空装备修理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在融技术、融管理、融机制、融人才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为军民融合的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磁兼容性是现代航空装备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装备研制的全过程已对其进行了严格控制.但因其测量复杂且昂贵,在使用维护、修理甚至是批生产中还很少有具体的检查控制要求,相关配套的技术资料也少之又少.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对如何在修理中保持航空装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的维修费用在整个飞机的维护修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发动机的使用成本是航空公司非常关心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利润。发动机使用成本表达方式是:发动机维修费用/发动机总飞行小时。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发动机使用成本的两个因素是:发动机的维修费用和发动机总飞行小时。这里发动机的维修费用我们  相似文献   

17.
孟凡耀  陈新 《航空学报》1996,17(4):511-512
航空产品的维修十分复杂,这需要设置多级进行维修,这就是维修等级。在给定的维修等级上,修理级别分析旨在为可修件确定修理或报废的决断。若修理,进而还要确定其最佳的修理级别。即,放在那一级维修等级上进行修理。从而为维修规划的修复性维修决策提供依据。这一过程是通过执行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分析来完成的。非经济性分析主要考虑维修保障的定性约束条件对修理级别决断的影响;经济性分析则是通过分别计算报废和在各级上修理所涉及的各项费用,然后进行比较再确定费用最低的所谓最佳修理级别。在修理或报废所涉及的费用中,备件费用是重要的一项,其构成主要包括购置、存储、运输等费用,而这些费用的生成是源于备件的数量。所以,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复杂系统工程发展现状及传统系统工程的局限性,紧贴当前基地级航空装备修理能力建设的发展需求,探索如何通过系统工程的全局思维视角提升航空装备修理能力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舰载航空装备修理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修理级别分析(LORA)是装备保障性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某舰载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实际,提出了基于因素分析法的修理级别综合分析方法。基于单因素给出了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分析方法和模型。基于多因素方法给出了扩展LORA-BR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模型。最后,以多因素FAHP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为舰载航空装备修理级别分析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军用飞机复杂程度的提高和各种高新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维修保障装备作为空军装备体系的一部分,对于军用飞机作战效能的发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基本定义入手。分析了军机维修保障装备的作用、要求及发展趋势,并详细论述了维修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维修保障能力的基本途径,为航空保障装备的发展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