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星上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当前的及应用状况,总结其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卫星通信和星上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回顾了卫星通信和抗干扰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原因,然后对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作了简单介绍,最后介绍了现阶段星上抗干扰的主要技术手段、扩频体制目前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并重点介绍了直扩体制下抗窄带干扰的两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宽带卫星通信的发展趋势,对与此相关的ATM卫星通信技术和星上处理技术进行了论述,就新一代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在未来网络中的地位和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李兴  吴诗其 《卫星应用》2001,9(3):42-47
综述了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介绍了卫星数据传输技术和关键器件,以及星上处理、交换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详细阐述了困扰宽带卫星系统发展的一些新的技术问题;展望了未来宽带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抗干扰技术-扩展频谱技术及其在传统卫星通信和新一代卫星中的应用;分析了几种星上处理方案的优缺点和主要技术问题;并对星上处理方案与地面处理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概括了用于星上处理数字解调器的发展状况,给出了COMED(星座和多媒体)发展的动因和范围。并提出了先进的多中睡解调器和宽带解调器应满足的条件以及实验概念。讨论了飞行硬件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舒伟民 《卫星应用》2001,9(1):15-22
本文回顾了我国极轨气象卫星发展的历程,重点介绍了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从发射至今在轨稳定运行简况及星上遥感仪器。介绍了采用的主要卫星技术和改进措施,卫星资料的应用;展望了我国极轨气象卫星及其星上遥感仪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太阳照射的漫射板在反射波段对星载多光谱遥感器进行飞行中定标是一种高精度的定标是一种高精度的定标技术。文中介绍了一种以太阳照射的漫反射板为基准源的星上定标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它由漫反射板、漫反射板监视器及衰减屏几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一种对地观测旋转扫描辐射计量上定标系统的设计。该星上定标系统由漫射板,定标灯,黑体,定标均衡装置,漫射板稳定性监测器和太阳入射角监测器等几部分组成。文中描述了该定标系统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并针对提高星上定标精度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几种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对近几年的全球宽带通信卫星市场及我国宽带卫星通信市场作了深入分析。最后,从应用需求、系统组成、技术指标和技术基础等方面入手,给出了我国宽带通信卫星系统的发展建议。文章对于探讨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的互联网、电信网及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卫星通信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忠 《上海航天》2000,17(3):54-59
简要回顾了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静止轨道、中轨道和低轨道三种移动通信卫星的发展概况。讨论了实现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几项关键技术(如频段资源、ATM网络及其连接单元)。最后指出,窄带的移动卫星通信和宽带的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将是卫星通信未来发展的两大热点。  相似文献   

12.
王明忠 《卫星应用》1999,7(4):49-55
该文简要地回顾了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对卫星通信的未来发展作了阐述。重点讨论了由于个人通信的发展将卫星通信推进到了移动卫星通信的时代;另一方面,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卫星通信又进入了宽带通信的领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因此,窄带的移动卫星通信和宽带的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将是卫星通信未来发展的两大热点。  相似文献   

13.
对于卫星ATM交换系统,星上ATM交换结构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卫星通信具有带宽有限、时延受限、信道误码率高等特点,因而设计星上交换结构时必须尽可能降低交换时延,减少内部阻塞。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蚂蚁算法的星上ATM交换结构,并对此方案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由于采用了蚂蚁算法和阻塞规避方案,有效改善了信元时延和信元丢失率等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外导航卫星系统有效载荷技术发展状况,重点介绍美国全球导航定位(GPS)卫星系统和欧洲Galileo导航卫星的星上有效载荷技术,分析讨论了未来导航卫星有效载荷自主生存、星间链路、抗干扰等新技术以及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文中简要阐述上前辐射定标的三方面工作,飞行前的绝对定标,飞行中的星上定标以及飞行中利用辐射校正场的绝对定标。  相似文献   

16.
主要对卫星通信系统中星上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方案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并分析了一种卫星星上图像数据的星上存储与传输方案的六种工作模式,对于每一种工作模式的卫星内部结构、工作流程和数据传送铁路做了深入的分析。对卫星数据存储方案的轨道与娃路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利用太阳同步轨道间歇性区域性覆盖特定区域的轨道设计方案。并且利用Satlab仿真软件给出了卫星在目标区域的衷盖形状及衷盖时间情况。在通信使路方面,根据上行测控铁路、下行窄带、宽带接路三种不同情况给出了数据速率、载波频率、调制方式和比特误码率等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新一代中国通信卫星DFH—3的星上电子系统。为了适应卫星通信迅速发展的需要,有效载荷分系统的设计强调了增加通信容量,同时又能使有效载荷的质量、功耗、可靠性、体积等适应卫星平台。与上一代通信卫星相比,新一代通信卫星无论是星上各部件的性能还是整个分系统的性能都得以改善。应用CAD、CAM、CAT等手段,实现了减轻部件重量、延长卫星寿命的目的。本文同时给出了有效载荷的性能概要。  相似文献   

18.
未来全球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不断增长的宽带多媒体业务和移动性的需求,TCP/IP与卫星技术相互结合,逐渐成为构成下一代全球移动互联网系统的基础结构之一。文章从IP网及无线网的发展,详细介绍了各自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宽带无线通信网互联互通模型。这对未来卫星通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抗干扰技术——扩展频谱技术及其在传统卫星通信和新一代卫星中的应用;分析了几种星上处理方案的优缺点和主要技术问题;并对星上处理方案与地面处理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军事星”卫星通信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星"(MILSTAR)是美国国防部的新一代军用通信卫星,1994年2月至2003年4月间共发射了5颗,是美陆、海、空三军共用的战略和战术相结合的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很强的通信、抗干扰和生存能力.介绍了"军事星"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