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复合材料红外无损检测的建模分析和热像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由于检测面积大、速度快和非接触从而在复合材料缺陷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碳纤维增强塑料的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从数学建模和热像数据处理2个方面作了研究.针对含有teflon夹片的碳纤维增强塑料试件的红外无损检测实验中出现的缺陷表面温差信号为负的"非传统"现象提出了新的数学模型,作了仿真计算,解决了常规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的矛盾.应用5种国际上流行的热像数据处理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对各种处理方法用统计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和相关分析法具有最高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多载荷遥感卫星系统集成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共结构大口径微波与光学一体化空间成像方法,即采用微波、光学成像系统共用卡塞格伦结构的一体化载荷设计,并通过波长分光镜对接收信号进行分光成像。载荷主反射面结构为微波天线和多光学反射镜组成的抛物面,其中光学主镜系统采用婓索干涉Golay6分布式结构组成非连续抛物面,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成像载荷进行拼接。模块化设计易于大口径微波与光学成像结构的加工、装配,相较传统多载荷卫星载荷集成度更高,系统更加简化。通过Matlab和Zemax软件对一体化空间载荷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大口径微波与光学一体化空间成像载荷,满足微波成像的最小有效面积要求和光学成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公共场所人体安检的性能要求和技术需求,将被动毫米波成像(PMMWI)的可透视成像性能优势与可见光成像(Ⅵ)的细节高分辨性能优势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PMMWI与Ⅵ优势互补的人体隐蔽违禁物检测与定位算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低层特征融合的改进U-Net以增强深度神经网络(DNN)对PMMWI中弱小目标轮廓的敏感度,提高PMMWI中人体轮廓和隐蔽违禁物的分割精度,并同时实现Ⅵ中人体轮廓的像素级分割;然后,在PMMWI和Ⅵ中的人体轮廓分割基础上,通过基于人体轮廓的尺度变换与滑动适配实现PMMWI人体轮廓和Ⅵ人体轮廓的良好配准,根据配准结果实现单帧图像中人体隐蔽违禁物的高效检测;最后,通过序列图像检测结果的对比融合与优化决策给出隐蔽违禁物的定位结果。一系列综合实验与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提出的人体隐蔽违禁物检测与定位算法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4.
对热色液晶在表面温度测量,微波、激光、超声等场分布的检测,以及国内外的应用实例作了简要叙述。介绍了热色液晶在微波场强分布、微带天线方向图、物理教学中电磁场图像的直观显示、金属表面热传递系数的测量。以及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指出了热色液晶在无损探伤,热控液晶字母数字显示,各种传感器、广告、玩具、装饰等方面的发展前景。最后给出了热色液晶的检测参数。  相似文献   

5.
王岗罡  田军委 《宇航计测技术》2005,25(4):54-57,F0003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些运用计算机控制与通信技术的智能化住宅小区。介绍一种基于NDT的远程控制系统,便于小区现代化、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脉冲热像法PT(Pulsed Thermography)的缺陷检测能力,将因子分析法应用于脉冲红外热无损检测的热像序列处理中.介绍了因子分析法的原理,描述了因子分析法处理并重建红外热像序列的步骤.为了考查算法的有效性,对人工内置缺陷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试件进行了脉冲红外热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公因子图像可以进行缺陷识别,因子分析法较主分量法处理数据更加灵活;通过公因子重建图像序列后,可增强缺陷信噪比和抑制加热不均效应,从而提高了脉冲热像法的缺陷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测量微波振荡源近载频的频谱特性的各种方法。从频域方面着重叙述了微波振荡源的调频噪声、调幅噪声、谱线宽度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和各种注意事项。在时域方面介绍了微波振荡源的频率短期稳定度、长期稳定度、开机特性和温度特性等测量的原理和测量结果。得出的频域和时域的结果基本吻合。同时指出测调频噪声是评价微波振荡源的频谱特性最有效的手段。首次开展了八毫米波段国产体效应管振荡源的频谱特性和噪声参数的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外先进高光谱成像载荷发展情况和国内以高分五号载荷为代表的高光谱成像技术发展水平,凭借在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成像质量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和环境监测等多个重要领域。分析了Offner结构和Dyson结构的推扫型成像仪的特点,提出未来凝视型成像方式的发展前景,并介绍了目前基于AOTF分光方法的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实现了较好的光谱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利用空间技术检测人体癌肿的仪器已问世。这种仪器叫做微波应用仪,是在美国航字局的兰利研究中心研制的,目前正在诺福克综合医院的东弗吉尼亚医学院进行试验。该仪器已经在14名癌症病人身上检测到癌的位置,还在一名用一般技术未发现癌的病人身上发现了癌。微波应用仪上有一个敏感的辐射计,能测量到小于0.1℃的温度变化,由于癌组织比周围正常组织热,所以它可以很快探测到癌。微波应用仪还优于红外温度记录仪,因为红外温度记录仪只限于探测靠近皮肤表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微波频域干涉仪(FDI)测量伤的深度的新方法——“计算机辅助分析法”,并采用频域干涉、多路相关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等项技术研制出一套检测性能良好的二厘米波段FDI,为非金属材料的无损探伤提供了实用的检测装置。使用二厘米波段FDI可检测出非金属构件的内部伤,并可定量测量伤的深度、厚度和面积,其深度测量误差小于±0.5mm。  相似文献   

11.
基于TIRP法的铝基复合材料均匀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检测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均匀性,利用与厚度无关声反射板(TIRP,Thickness Independent Reflector Plate)法对材料声速进行成像,排除了材料厚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介绍了TIRP法的基本原理和试验系统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次扫描方式的TIRP实时成像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精度.利用底面反射回波法、单次扫描TIRP法和双次扫描TIRP法进行了试验,并对成像结果进行了比较,能够看出基于双次扫描的TIRP法可获得更准确清晰的声速图像.最后对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载波相位辅助条件下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动态单点定位的各种算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首先简要介绍定位算法中的基本公式与观测模型;然后分别对周跳修复与滤波解算两部分所应用的各种算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比较其性能与适用范围;最后对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8mm波段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BHU-2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BHU-2D成像原理、系统构成及性能指标、校正方法、部分成像实验及其成像结果.BHU-2D工作在8mm波段,共有10个接收单元,天线阵列为T形结构,接收机为二次变频超外差结构,I/Q解调及相关运算采用了数字方式并通过软件实现,采用点辐射源校正方法及背景对消反演算法校正系统通道间不一致、相关偏置及混叠误差.目前,BHU-2D已经研制完成,并进行了系统测试及成像实验,得到了室内人工场景及人物场景的辐射亮温分布图像.  相似文献   

14.
微波暗室的回波损耗是衡量微波暗室吸收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微波暗室的回波损耗的检测是检验微波暗室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首次给出了利用微波标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微波暗室回波损耗的测量方案与理论依据,其测量方法简单、实用、思路清晰,不失为解决微波暗室性能评估难题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波暗室反射电平的检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微波暗室的用途及其检定的意义,介绍了常用衡量微波暗室电性能的指标定义,重点讨论了反射电平的测试原理及方法,并对不同的方法做下比较。用空间驻波比法的测量理论实测了一个微波暗室的反射电平,对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以及存在问题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脉冲相位法及其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了抑制各种因素的干扰,提高脉冲热像无损检测对复合材料的缺陷探测能力,研究了基于像素点时间信号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脉冲相位法及其在复合材料结构检测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脉冲相位法进行脉冲热像数据处理的原理,讨论了信号处理中的频域混叠和频谱泄漏问题,进行了碳纤维增强塑料试件的脉冲相位法检测实验,以信噪比为指标对图像处理效果进行了定量比较.通过实验说明脉冲相位法不仅具有快速获取原始热像、对表面加热不均不敏感、无需预先知道无缺陷区的位置的优点,而且对随机噪声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所得的相位图像有较高的信噪比,因此是复合材料结构无损检测和评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各种检测方法采集到的路段速度数据普遍存在一定的误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各种交通分析模型结果的精度.针对浮动车检测器、微波检测器以及线圈检测器的路段速度数据进行研究,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设备实时记录试验车位置,分别在快速路和主干路进行了12次实验,对不同采集方式获取的速度信息进行了精度验证和评价.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浮动车数据获取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路段行程速度平均误差分别为13.6%和27.8%,且采集值与实际速度具有相同的分布.快速路微波检测器和主干路线圈检测器的速度数据与真实行程速度数据的误差分别为30%和56%.表明了微波检测器的断面速度值,用来表征所处路段的行程速度时虽然具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基本能表征路段的行驶状况.该研究结论为不同精度需求的交通模型选择合适的数据源提供支持,并为利用多源数据的冗余信息提高数据精度和完备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逆合成孔径雷达 该雷达对目标具有两维高分辨力的成像能力(其分辩率为0.5米×0.5米)。它可以对飞机、舰船、卫星、导弹、天体等进行远距离成像,得到目标的微波图象,从而获得有关目标的几何形状、尺寸及结构特  相似文献   

19.
美国航宇局约翰逊空间中心的一个工程小组与地方上的癌症研究人员合作,研制出一个先进的治疗人体某些癌症用的热治疗系统。这项研究与航宇局兰利研究中心所用的微波技术检测癌症的研究无关。约翰逊空间中心使用的热治疗方法也是利用微波技术。研究表明,热能破坏癌细胞而不会损伤附近的健康组织。产生热的各种方法已更加成熟,但直至最近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烫伤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的系统特性,选用平行光管系统作为光学系统,模拟来自无穷远的特征目标.运用LIGHTTOOLS软件对光路进行模拟,确定较优的光学结构.主要通过4种试验进行研究,即相机激振抖动试验,靶标运动模拟光轴抖动试验,波前畸变测量试验,离焦测量试验.通过离线图像复原对空间相机的光学误差进行分析及补偿.试验结果表明,在未给相机施加激振的情况下,经过平行光管系统输出,相机成像出的40LP·mm-1(LP表示线对)及20LP·mm-1清晰,满足微振动成像检测试验要求.在微振动成像检测试验中,波前像差达到0.21λ(RMS<λ/4),1.28λ(PV)以及0.23λ(RMS<λ/4),1.34λ(PV)时,该平行光管系统成像均可满足复原软件处理需求,可以有效应用于微振动成像检测系统并具有验证微振动成像检测试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