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78年10月12日,美国总统卡特概述了指导美国今后十年空间活动的一项新的空间政策。这里刊载的是白宫公布的美国民用空间政策的第一部分。本刊第五期将继续刊登其第二部分。有关美国对这项空间政策的一些评论,《国外空间科技动态》在1978年第八期和第十二期上已有一些报道。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8年5月29日和新华社《参考资料》1978年6月24日(下午版)报道:卡特于5月11日签署了一项有关空间政策的文件,这一文件为美国所有军用和民用空间计划,确立了统一的空间政策。这是自1961年肯尼迪总统保证美国要在六十年代把人送上月球以来第一次宣布美国的空间政策。它的重要影响是,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的国家航天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白宫1996年9月19日公布了冷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国家航天政策文件,系统阐述了国家航天计划的目标与指导原则,以及民用航天、国家安全航天、商业航天和跨部门航天政策。新政策文件为今后美国航天产业发展提供了完整的政策框架。门)新政策声称,通过支持一个强大、稳定和平衡的国家航天计划,保持美国对世界航天的领导作用。新政策认为,进入和牙j用外层空间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平与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及民用、商业利益。新政策确立的美国航天计划目标是:①通过我人和不载人的航天探索,增进对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了解;②保持和加强美国国…  相似文献   

4.
本刊第四期摘要译载了美国民用空间政策的十八点指导方针。这里摘要译载美国民用空间政策的第二部分,即美国关于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等方面的未来政策。本文系根据美国《空间通讯》1978年11月15日刊载的一篇题为“美国新的空间政策”一文摘译整理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在奎尔副总统的主持下对目前的空间政策进行了审议和修改。新修订的国家空间政策已在1989年11月2日经布什总统批准实施。美国白宫最近发表了这项政策的非保密文本。与过去的空间政策相比,新修订政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更强烈的支持商业性航天部门和载人探索太阳系的计划。它对过去的文件做了24处专门的文字修改,阐明、强调和纵论了有关民用和商业性遥感、航天运输、空间垃圾、联邦政府对商业空间活动的补贴以及空间站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日本内阁会议已经通过日本空间开发事业委员会在今年2月申报的一项新空间政策提案。这项新政策提案实际上就是去年7月由空间开发事业委员会的某一分委会提交的  相似文献   

7.
卡特总统不久将把1980财年的空间预算提交国会讨论。这项四十七亿二千五百万美元的空间预算,仅比1979财年增加一亿五千九百万美元(加上这次申请的1979财年追加费一亿八千五百万美元在内)。此增长率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因此它不能满足未来大胆开发空间的经费要求。这是卡特政府第二个“没有实际增长”的空间预算。  相似文献   

8.
最近,里根政府颁发了目的在于促进和加速空间商业发展的新政策。根据这一新的国家政策,美国政府将采取包括制定立法法案在内的各种措施,以确保“鼓励私人空间投资的政策”成为今后各届政府都遵循的长期而一致的美国政策。这一新政策是在今年7月20日白宫庆祝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十五周年纪念会上宣布的。当时里根总统说:“我们从空间商业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将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批准了新的天基定位、导航与授时(PNT)系统政策,用于取代1996年3月发布的GPS系统政策.新政策用于确保美国的天基PNT服务、增强系统、后备支持及服务的拒绝与阻断等能力,从而实现以下目标:①提供不间断的PNT服务的可用性;②满足国家、国土和经济的安全要求及民用、科学与商业增长的需求;③保持卓越的军用天基PNT服务;④连续地提供优于国外民用天基PNT服务及其增强系统,或与其相比有竞争力的民用服务;⑤保持其国际公认的PNT服务的基础性地位;⑥提高美国在天基PNT服务应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0.
1958年的美国空间活动开创了独立的但却关系到军用和民用空间开发和研究的时代。30年后的今天,修改其政策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是否需要继续实施军、民用空间计划分开的政策?运载火箭如何发展和利用?空间开发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实施美国月球基地计划就能拉大同苏联竞争的距离吗?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批准了新的天基定位、导航与授时(PNT)系统政策,用于取代1996年3月发布的GPS系统政策。新政策用于确保美国的天基PNT服务、增强系统、后备支持及服务的拒绝与阻断等能力,从而实现以下目标:①提供不问断的PNT服务的可用性;②满足国家、国土和经济的安全要求及民用、科学与商业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一、评论、政策、规划计划及经费 空间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展望 美国在新空间政策上的一场争论 又是一个“空间第一”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面临各种挑战 美国总统卡特批准一项新的空间政策 美国防部加强空间的军事应用 美国防部长谈空间防务 法国地球资源卫星的军用价值 阿里安与航天飞机的竞争 意大利宇航动向 西德空间活动的优先计划 日本制定耗资140亿美元的十五年空间规划 日本二十三年的空间活动设想 弗罗施谈美航宇局未来规划设想 美国航宇局1978年卫星发射计划 苏制定野心勃勃的同步通信卫星计划 航宇局制订新的通信研究计划 美苏197了…  相似文献   

13.
由于国家新空间政策生效,航宇局的预算和商业活动增加以及航天飞机接近恢复飞行,美国民用空间计划的前景正变得光明起来。正当国防部因新的军用飞机和导弹计划处于困难境界而经费下降的时候,空间计划趋势却在好转。今后10年内,还将朝着加强与苏联科学合作的方向发展。美国可能在1990到1992年之间开始与苏联合作实施火星计划。  相似文献   

14.
一、各国概况 10年来,全世界的空间工业有了很大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同时与欧洲、日本和中国民用空间工业的发展也有很大关系。比较各国的空间投资,美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GNP)的0.5%以上用于空间,1986年空间投资超过230亿美元,其中158亿用于国防部,75亿用于美航宇局。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一系列常规运载火箭的失事,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美国在世界空间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美国目前空间政策的重要特点是,开始了民用到军用的战略转移。苏联的空间投资尚无系统资料,但目前  相似文献   

15.
1982年7月4日,美国总统宣布了一项美国新的空间政策,这为美国今后十年的空间话动指明了方向。这项政策的问世是总统在1981年8月要求各有关部门之间进行审核的结果。在为期十个月的审核时间里,对与整个国家空间计划有关的所有部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主要宗旨是为制订一个与国家目标相一致的、敢作敢为又有远见卓识的空间计划而提出一项切实可行的空间政策。结果,在总统指示中重申了为民族利益而开发和利用空间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防部总结了以往发展空间军事力量的经验教训,对照苏联的发展途径,提出了一项新的空间政策并付诸实施。这个新的空间政策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采用征购空间系统的方法,向各个制造厂商征购简易而低耗的空间飞行器,用以代替美国以往设计复杂而昂贵的“超级卫星”。这也是国防部为完成国防飞行任务对征购方针的一个重新定向。新政策另一方面的内容是加强未来空间站的军事应用,以缩短与苏联的差距。新政策还提出了加快发射速度的  相似文献   

17.
2009年5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2010财年政府预算申请,现将其中的民用航天预算和非保密军用航天预算简介如下,从中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民用、军用航天政策及导弹防御政策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18.
1994年8月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新的航天运载器政策,其核心内容是降低美国老式运载火箭的昂贵费用。这项仅8页纸的航天运载器政策,要求美国国防部负责改进现有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以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军用和民用航天器发射的需要;航宇局发展新的航天运载技术,为2000年以后的可重复使用的发射系统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还鼓励私人企业与政府密切合作。这项政策打消了长期以来要研制一种能把大中型有效载荷送入轨道的、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运载器的愿望。该政策还规定:(1)裁减下来的战略弹道导弹,只有在改装…  相似文献   

19.
下表是说明美国航宇局与国防部每年空间经费在整个空间预算中所占的百分比、民用空间预算每年增长的变化情况、美国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以及每年全部空间经费占联邦总预算的百分比。例如,按表中所列,美国1979年在空间方面所花的钱为当年联邦政府总预算的1.49%,其中52.12%的空间经费是花在航宇局的民用空间活动上,而45.63%花在国防部的军用空间活动上,剩余部分则是花在政府其他部门的空间计划上。1979年美国总的空间预算(包括航宇局和国防部)比前一年增长了13.7%,扣除当年7.8%的通货膨胀率后,可以认为还是有所增长。但是,由于民用部分的空间经费只增长5.9%,因此和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20.
苏联1983年4期《外国军事评论》综合介绍了美国正在研制的反卫星武器进展概况。现择译如下: 美国军国主义集团把宇宙空间作为军事行动的竞技场,正在加紧研制空间武器。卡特政府还就限制或禁止反卫星武器举行过会谈,而里根政府则要占据空间领域。里根声称:它的政府将准备进行空间战争。据《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