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半导体激光器与单模光纤的球透镜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半导体激光器与单模光纤通过球透镜耦合的光传输模型,对双异质结激光器光束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Huygens-Fresnel原理计算了激光光束远场发散角以及光束束腰半径。运用高斯光束与单模光纤耦合理论以及ABCD矩阵理论进行了激光器与单模光纤的球透镜耦合效率分析,给出了最优化的耦合封装工艺参数,以及各个影响耦合效率的参数容忍度,对半导体激光器与单模光纤的球透镜耦合封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种光纤滑环结构,可实现将激光能量从固定平台传输到旋转平台。该光纤滑环结构可精确控制对接光纤的端面间隙,有效保护传能光纤。实验表明,光纤耦合效率可达90%左右,可满足科研及工业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视觉导航系统对小型化、超分辨成像和近程立体视觉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大视场紧凑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利用视轴发散的微小型透镜组进行大视场成像,并以切削斜端面的光纤面板进行图像传输,将大面阵(5120×5120像素)CMOS相机与光纤面板后端面直接耦合实现图像输出,可实现9个视场部分重叠子孔径图像同步实时输出和采集。在实时化拼接处理中,利用CUDA并行加速方法进行图像拼接,单帧的拼接耗时小于30ms。视场部分重叠复眼成像模式还可配置偏振片或滤光片构成全偏振或多光谱成像,在天空偏振光导航、无人机紧急避障、弹载侦察、近程引信以及水下无人潜航器导航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三自"(自标定、自对准、自检测)光纤惯导系统在长航时高精度自主导航领域已逐渐开展应用,但光纤陀螺安装误差、安装不正交度以及标度因数等参数稳定性大大限制了"三自"光纤惯导系统精度的提升,其主要原因是载体运动诱发的航向耦合效应严重影响了旋转调制效果。从航向耦合效应机理分析入手,指出了"三自"惯导系统航向耦合效应的不可解耦性,但针对无人飞行器和无人潜航器等通常需要规划航迹的载体,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划航迹的旋转方案自适应调整技术,有效地抑制了航向耦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系统的导航精度提升80%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成果采用电光晶体的光学敏感元探头的光纤数字式电场测试系统。它集光学敏感与光纤传输的优点于一体,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测量精度高、抗强电磁干扰、抗恶劣环境、超高压绝缘,远距离传输、易于与微机接口,对被测电场影响小等优点。采用敏感元件Bi4Ge3O12(BGO)电光晶体。传感系统包括测量探头和传输光纤。探头由起偏器、检偏器、1/4波片、BGO晶体与短程透镜组成。检测系统由光源、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功率微波(HPM)耦合效应分析需求,采用时域多分辨分析法(MRTD)模型,给出了微带线端口电压和电流方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基于MRTD,仿真分析了HPM作为入射波时其极化方式、入射方向对微带线电磁耦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线极化波和平行线极化波耦合系数峰值出现在不同的频率,且峰值相差约15 dB,采用圆极化波时耦合系数最大;入射方向变化时,耦合系数以水平入射最小,垂直入射时最大,高频段微带线边缘有绕射现象产生。该分析采用了分析计算电大尺寸HPM耦合效应的MRTD数学模型,提高了HPM与复杂结构的耦合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琼斯矩阵建立光纤陀螺的矩阵光学模型,假定光纤线圈和电光调制器尾纤等均为保偏光纤,推导出光纤陀螺与偏振有关的输出表达式。针对激光二极管和超发光二极管两种光源,就光纤线圈的偏振交叉耦合、偏振器的有限消光比,以及器件尾纤连接时偏振轴之间的对准角度误差等引起的非互易偏振误差进行了理论估算,指出了减少该类误差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Shen.  PS 《惯导与仪表》1999,(1):29-33,23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简单光纤环结构的并采用窄带光源的新型单模光纤偏振消偏器,当输入光为100%偏振光时,是偏振度降低了-20dB以上。本文还讨论了被消偏器的设计标准和原理,验证了在偏振敏感的光纤系统中消偏器消除了感应偏振起伏效应。  相似文献   

9.
对超荧光光纤光源(ASE 光源) 的原理与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高掺杂 ASE 光源的团簇效应,并进行结构设计。对输出光谱进行平坦化处理,对影响光源输出 光谱稳定性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为研究小型化集成化超荧光光纤光源提供了理 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空芯光子晶体光纤(HC-PCF)因其利用纤芯的空气导光而具有高损伤阈值、低损耗、低色散、低非线性等优点。此外,HC-PCF纤芯中空气的折射率温度系数、Verdet系数、Kerr系数远小于石英,在光纤陀螺中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向实际应用迈进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HC-PCF与普通单模光纤以及自身简便、低损耗的熔接问题。基于热致扩芯技术和过渡光纤两种模场匹配方法,研究了HC-PCF和普通单模光纤之间的熔接问题,将两者的熔接损耗由直接熔接的1.4dB降至0.73dB。此外,研究了HC-PCF与其自身的熔接,通过两步放电熔接法,得到高强度低损耗的熔点,熔接损耗为0.52dB。  相似文献   

11.
双向受载裂纹板的胶接修补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双向受载裂纹板胶接复合材料补片后,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补片内的最大拉伸应力和胶层内的最大剪切应力。没有补片时,平行于裂纹方向的拉压应力对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没有影响。而裂纹板经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后,平行于裂纹方向的拉压应力对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具有耦合效应,并且这种耦合效应的大小与补片的铺层含量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含MSD共线多孔平板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RANC2D/L对含MSD某型飞机增压舱蒙皮搭接接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不同损伤模式下的应力强度因子(SIF)的计算曲线,和已有的文献比较表明,数值结果精确,方法可靠,即不同长度裂纹的SIF计算可有效地通过FTRANC2D/L的裂纹扩展功能来实现。计算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MSD裂纹的SIF可按单裂纹的SIF进行计算;影响MSD裂纹SIF的因素主要是临近裂纹的长度、裂纹间或裂尖与钉孔间的距离。最后给出裂纹连通前后MSD裂纹SIF随裂纹扩展历程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冯振宇  柴崇博  邹君  牟浩蕾 《航空学报》2021,42(5):524250-524250
应力强度因子(SIF)分析是含多部位损伤(MSD)结构的裂纹扩展分析及寿命预测的基础,对于连接结构采用简化模型难以考虑次弯曲、铆钉变形等因素影响。本文建立了含MSD对接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损伤模式、设计构型和约束条件下的裂纹尖端SIF分布特性以及随裂纹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孔边裂纹Ⅰ型SIF起主导作用,Ⅱ型和Ⅲ型SIF可忽略不计;由于次弯曲效应,SIF从外表面到内表面近似呈线性关系逐渐增加;MSD裂纹之间存在较强的干涉作用,且裂纹间距离越短数量越多,干涉作用越强;SIF随拼接板厚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原因是拼接板刚度和铆钉柔度对铆钉载荷传递有一定影响;采用埋头铆钉会使SIF值增加,且内外表面差异变得更大;反翘曲约束对裂纹尖端SIF均值影响很小,但能显著降低SIF沿厚度方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锪窝孔边扇形角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海军  郭万林 《航空学报》2002,23(2):106-110
 根据航空等领域内锪窝铆接及锪窝锣接构件的典型结构特征,采用三维的十节点四面体等参有限单元模型,分别对无裂纹及孔边含裂纹锪窝孔 /直通孔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锪窝孔构件的危险部位及90°,120°锪窝孔边扇形角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给出了覆盖面广的计算曲线;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讨论了裂纹长度、孔径以及板厚等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和已有的文献比较表明,本文数值结果精确,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5.
黄其青 《航空学报》1998,19(4):466-470
 采用多种有限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飞机结构中典型耳片接头的构型特征及载荷特征,进行考虑销钉与耳片之间配合间隙影响的非线性接触分析。分别通过无裂纹及含裂纹结构的计算研究,得到对称与非对称斜削耳片在不同方位载荷作用下的危险部位及相应含裂结构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给出覆盖面广的计算曲线,并分析研究其抗断裂特性。通过与现有文献比较表明,其数值结果精确,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胶接修补金属裂纹板的应力强度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在ABAQUS中建立了采用硼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胶接修补Ⅰ型金属裂纹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单面修补与双面对称修补的修补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补片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研究了胶层的剪切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采用双面对称胶接修补,应合理选择补片的厚度,并在保证修补效果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可靠性,防止灾难性故障发生,避免其涡轮泵旋转频率与燃气脉动频率耦合,对涡轮泵的激励传递途径进行建模分析研究得出了发生器燃气压力脉动是重要激励源的结论。通过构造涡轮盘旋转频率与激励的耦合准则,计算得到了发动机涡轮泵工作时存在的耦合转速区,并对发动机热试车耦合情况进行了分析验证并得到了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李琳 《航空学报》1997,18(3):355-358
讨论3种不同圆心角的两端固支曲管在其平面内的声弹耦合振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流体固体的刚性比α、截面特性比γ和质量比β等因素对声弹耦合程度的影响以及对系统声弹耦合振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与γ的乘积ζ是影响曲管声弹耦合振动的重要参数。随着ζ的增加,结构振动与流体声波压力脉动由非耦合变为耦合。二者的耦合导致系统特征值迅速下降,直至失稳。  相似文献   

19.
高超声速飞行器流-热-固耦合研究现状与软件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流-热-固耦合问题研究对准确评估与设计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结构尤为重要。回顾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流-热-固耦合问题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从物理含义出发,对高超声速流-热-固耦合问题各学科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各自的建模方法进行了归纳。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流-热-固耦合问题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流-热-固多场耦合分析策略/方法进行了总结。从平台框架、功能模块、耦合方法和技术特点等方面,对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自主研发的热环境/热响应耦合计算分析平台(FL-CAPTER)进行了阐述。最后,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流-热-固耦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