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动机及管路零件,要求精度高。零件上的毛刺是产品质量的严重隐患。采用电火花、电解、磨料流等加工方法,分别对发动机零件及管路零件进行试验研究。比较了各加工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工艺参数的选择方法和加工经验。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零件毛刺发生的机理、毛刺的形态及因毛刺的存在而引起的产品不稳定状态。同时,介绍了机械、电解、化学、磁力等去刺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去毛刺加工、检测应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毛刺发生机理与形态及去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零件毛利发生的机理、毛刺的形态及因毛刺的存在而引起的产品不稳定状态。同时,介绍了机械、电解、化学、磁力等去毛刺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去毛刺加工、检测应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细长薄壁管材在对管壁进行切削加工以后,内管壁上遗留的毛刺总是很难清除干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对这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应用低熔点合金,较好地解决了毛刺问题,改善了零件加工工艺性,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磨料流技术去除交叉孔毛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去除电磁阀、减压阀相贯孔内毛刺,采用了在专用挤压研磨机上磨料流去毛刺技术。根据需要设计了磨料流去毛刺专用夹具,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应用磨料流工艺去除毛刺的零件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实践证明,磨料流可以用于去除零件边缘上的毛刺和对零件棱边倒圆角,尤其适于小型交叉孔内去毛刺和倒圆角。  相似文献   

6.
热能去毛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制造技术》2002,(1):14-15
微小喷注孔在机加工后产生的毛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难题。经过系统的热能去毛刺工艺试验,采用了热能去毛刺的方法,使工件的毛刺熔化,达到去除毛刺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去毛刺难题。热能去毛刺是一种有效的高能加工形式,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工件均能适用。  相似文献   

7.
毛刺及去毛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机械加工领域中,特别是仪表制造领域,随着零件的尺寸小型化,毛刺的处理成为制造者的一个心病。因为毛刺的发生形形色色,历来由钳工目测并去除,成为钳工的一项辅助工序,其实这种认识随着仪表的高精度化、多功能化的发展,已被认为是不适应时代的落后方式,势必...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毫米波复合波导天线零件加工后毛刺多,且与基体附着力强,提出了新的去毛刺要求。通过高压水去毛刺技术实现了"十"字缝、缝隙、功分枝节、窄细筋壁直角等典型结构边缘毛刺的完全去除,零件表面没有损伤,腔体锐边保持完好,解决了该类复合波导天线零件毛刺去除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为去除电磁阀阀芯加工后相交小孔处毛刺,以避免毛刺从母材脱落后在阀门内腔形成多余物,通过识别电磁阀阀芯毛刺出现位置及采用常规去毛刺方案的局限性后,提出使用挤压研磨技术方案进行阀芯相交小孔处毛刺去除,同时提出挤压研磨技术中的多余物防控方案,设计并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有效去除阀芯相交孔处毛刺并避免二次产生的多余物的最优挤压研磨参...  相似文献   

10.
基于磨料和电化学作用的去毛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削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毛刺,对产品装配后的性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尤其在航空、航天精密仪表、伺服机构中,毛刺等这类多余物必须事先清除干净。本文结合我校科研成果,论述了基于磨料和电化学作用的挤压珩磨去毛刺、磁性磨料流去毛刺和磁性磨料流电解去毛刺等几种先进去毛刺技术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