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超视距雷达中的目标检测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孟祥伟  关键  何友 《宇航学报》2004,25(3):273-277
工作在高频波段(3—30MHz)的超视距雷达能够探测和跟踪视距以外飞机、舰船等目标,它在民用和军事上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超视距雷达的目标信号会埋没在强海杂波中,使得目标信号的检测极为困难。本文先讨论了一阶和二阶Bragg海杂波特性,然后针对强海杂波中目标检测的特点,讨论了距离一频率维的目标恒虚警检测方案,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1985年春末,美国空军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试验一种新型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OTH-B)。OTH-B 是利用从电离层反射的雷达信号探测视距以外的目标,最初打算用这种系统探测轰炸机和空地导弹。1981年曾利用在缅因州的试验性雷达进行了探测超音速目标的试验。但 OTH-B 系统探测速度较慢的、尺寸较小的巡航导弹还不太可靠。空军的这种 OTH-B 系统的工作频率在5~28兆赫之间,要探测和跟踪巡航导弹大小的目标,高频工作时最有效。但是这种系统不能总是使用高频。在比较冷的条件下(夜间或冬天),电离层变薄,不能反射传输的信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军1989年下半年在阿拉斯加安奇特卡岛安装由雷锡恩公司设计和制造的可重新定位的超视距雷达(ROTHR),以扩大对太平洋地区的监视范围。 ROTHR是一种能跟踪舰船和飞机的收发分置电离层后向散射雷达系统,它装有全固态发射机,比其它超视距系统自动化程度高。ROTHR的功率为200千瓦,只有美国空军/通用电气公司的超视距后向散射(OTH-B)雷达发射功率的1/6。因此,ROTHR系统只需要较小的发电机和较少的燃料,适于安装到像安奇特卡岛这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通信电台的短波频率占用情况 ,提出地波超视距雷达应采用自适应变频技术以用于对抗电台的干扰 ,并给出了一种有应用价值的自适应变频系统。最后在频率选择方面综合考虑各种有利于雷达抗干扰的因素 ,使雷达工作在最佳频率上发挥其最大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5.
吴瑕  陈建文  鲍拯  赵志国 《宇航学报》2013,34(5):671-678
从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功能组成与特性出发,就当前天波超视距雷达在系统结构、信号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分析,提出了传统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改进方法与思路,总结了当前新体制天波超视距雷达的研究进展与热点,对比了两种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体制天波雷达特点,重点研究了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体制与二维阵列的新体制天波超视距雷达,并对相应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最后指出了其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宇航日刊》1989年2月7日报道: 美空军成功地对其东海岸超视距后向散射(OTH-B)雷达系统进行了验证试验,其目的是验证该系统180度的探测和跟踪能力。该雷达可用于远距离、大范围监视接近北美上空的飞机和巡航导弹。这是首次采用3个可分别覆盖60度扇形区的独立的发射和接收系统,3个系统可同时工作,从  相似文献   

7.
在前期开展再入飞行器RCS(雷达散射截面)特性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RCS特性开展了研究,分析了绕流和尾迹对飞行器本体RCS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流场在头身部绕流、近尾尾迹和部分远尾尾迹的最大电子密度将远高于电离层最高电子密度,更高于典型天波超视距雷达工作频段对应的临界电子密度。因而等离子体尾迹将会对3~30 MHz频段电磁波产生较强的散射,使得等离子体尾迹的RCS远远大于飞行器本体的RCS。利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尾迹RCS的这一特点,有可能实现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超视距探测。  相似文献   

8.
超视距空空导弹与超视距空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1991年海湾战争以前,空战模式主要为视距内的近距空战,战斗机的主要武器为火炮、火箭弹及部分空空导弹。火炮、火箭弹的有效射程本来就有限,而瞄准具性能不佳又使其射程进一步受到限制。空空导弹的装备使用,虽然在射程方面有所提高,但受导弹技术及制导方式、机...  相似文献   

9.
天波超视距雷达电离层大幅度相位污染校正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波超视距雷达(Over\|The\|Horizon Radar, OTHR)发射的电磁波信  相似文献   

10.
“冥王星”是塞列尼亚公司用最新技术研制成的低空搜索雷达.该雷达因采用宽频带频率捷变、捷变频动目标显示(MTI)、环境自适应和脉冲编码等技术,所以即使在严重干扰情况下,仍能保持高性能.本文重点介绍“冥王星”雷达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另外还介绍了该雷达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参数及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1.
罗欢  陈建文 《宇航学报》2013,34(2):262-269
对校正天波超视距雷达电离层相位污染的五种典型方法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估,主要从校正效果、对不同污染的普适性、污染参数变化对方法的影响、信噪比对方法性能的影响、运算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为实际工程实现和改进电离层相位污染校正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天波超视距雷达通过电离层反射实现超视距广域监视,其地理坐标系下的量测方程存在强非线性,同时由于电离层的不同分层,造成了多路径传播的严重问题,即同时存在多个模式的量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拍卖的多模式融合跟踪算法,将多路径信息看作是多传感器提供的同步量测信息,利用模糊拍卖算法对确认量测和传播模式进行分配,再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对多模式信息进行同步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在杂波环境中,跟踪一个存在4种可能非线性量测的匀速运动目标时,本文提出的基于模糊拍卖的多模式融合跟踪算法与多径概率数据互联算法相比,在距离维、距离变化率维和方位维的精度具有很大改善,且耗时大大缩短,能更好地提供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3.
据美国军事顾问委员会称 ,正在研制的用于跟踪地面移动目标的美国军用雷达卫星也可用于导弹防御。国防科学委员会报告认为 ,只要对“天基雷达”进行较小的改装 ,国防部就能用这些卫星探测导弹发射和跟踪飞行中的导弹。委员会报告称 ,“天基雷达”可以协助国防部同步轨道红外卫星增强对弹道导弹发射预警。同步轨道红外传感器探测导弹发射时产生的热能 ,但探测不到在云层下面发射的导弹 ,而云层不能遮挡“天基雷达”。目前 ,美国防部主要依靠DSP(国防支援计划 )红外卫星进行导弹预警 ,2 0 1 0年后 ,将由高轨天基红外系统卫星替代它。“天基…  相似文献   

14.
“哈姆”反雷达导弹用于攻击地空导弹、高炮雷达以及各种脉冲和连续波雷达。其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是:最大射程80km,发射质量361kg,长4.17m,翼展1.13m,弹体直径0.254m,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被动导引头对工作在3,5,10和20cm波段内的雷达辐射起作用。弹上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有已知雷达的标准信号。  相似文献   

15.
孔敏  王国宏 《宇航学报》2008,29(1):320-325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是通过电离层反射实现超视距广域监视的,其地理坐标系下的量测方程存在强非线性,同时由于电离层的不同分层,造成了多路径传播的严重问题,即同时存在多个量测模型。本文借鉴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超视距雷达跟踪算法,将多路径信息看作是多传感器提供的量测信息,利用模糊最小方差估计的方法对多路径信息进行同步融合。仿真结果表明,当在杂波环境中,跟踪一个存在四种可能非线性量测的非机动目标时,本文提出的基于模糊最小方差估计的多模式融合跟踪算法(FLCE-MFT)与多径概率数据互联算法(MPDA)相比,在距离维的精度具有很大改善,且耗时大大缩短,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国间的太空竞争也愈发激烈,对星载雷达探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多维度目标参数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星载雷达系统主要采用传统微波技术实现,面临电子器件速率低、工作带宽小、可重构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限制星载雷达系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将微波光子技术引入雷达系统可利用光子技术高频率、大带宽、可重构的特点有效克服电子技术的局限性,突破雷达技术瓶颈。阐述了可重构多维度目标探测微波光子雷达的特点和基本结构,介绍了多维度目标参数测量和雷达波形可重构的原理与方法,并对星载微波光子雷达的发展趋势和特殊应用环境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随着微波光子雷达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光电集成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波光子雷达有望在未来星载雷达系统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18.
皇家海军已决定在“海狼”点防御导弹系统中首次采用雷达系统分公司研制的新型805SW轻型海军火控雷达.英国皇家海军“勇敢”号是第十二艘装备“海狼”导弹的军  相似文献   

19.
近日,气象中心在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对位于上海虹桥机场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进行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20.
超视距探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远程武器的发展,超视距探测技术手段的发展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苏美等国超视距雷达的发展概述,超视距雷达的特点,研制超视距雷达的关键技术等。此外,还重点介绍了我国科技人员对超视距探测技术所进行的探索和试验研究以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