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陈廷楠  张登成 《飞行力学》1995,13(3):54-60,83
根据稳定性理论,对某型高速飞机的惯性耦合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对飞机的滚转-偏航耦合-俯仰耦合的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在不影响问题本质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假设条件,将研究惯性耦合的六自由度全量方程进行简化,求出急滚稳定性判据,以某型机为例,计算出其惯性耦合特性,用急滚稳定性判据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验证 。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角速度波动率测量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对一些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同时,对角速度波动率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新型座舱压力调节器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证飞机在飞行时能够自动调节座舱压力并限制座舱压力变化速率,提供更舒适的压力环境,要对飞机的压力调节器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新型座舱压力调节器的原理被论述,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和压力微分方程,开发了各子系统的仿真模块,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为进行新型座舱压力调节器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4.
田栢苓  李智禹  吴思元  宗群 《航空学报》2020,41(11):624072-624072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是未来实现快速、可靠及廉价进出空间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对RLV再入段的轨迹优化、制导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RLV再入轨迹优化方法上,分别从间接法、直接法以及伪谱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深入分析每类方法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RLV再入制导方法上,分别从离线标称轨迹制导、在线轨迹重构制导、预测校正制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每类再入制导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在RLV再入姿态控制方法上,分别从线性控制方法、非线性控制方法、智能控制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RLV再入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未来RLV制导控制一体化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冬兰 《飞行试验》1995,11(4):25-29
涡浆五E发动机在进行适航取证试飞时,进行了发动机燃烧室高空熄火后重新点火的性能试验,出现空中起动不成功,飞机两次单发着陆的情况,本文对试验的现状及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空中起动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供发动机设计单位及今后装机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零长柱法(Zear Length Column, ZLC)测定分子筛材料平衡等温线的基本原理,建立了ZLC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ZLC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由于ZLC法测定平衡等温线,需同时知道吸附柱出口被吸附气的浓度和流量,而据以前的研究,两者相互耦合,因此,本文对两种应用实验测得的出口浓度进行流量计算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已经建立的仿真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对两种不同的ZLC出口流量修正方法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影响ZLC方法正确性的因素,并对ZLC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两种修正方法的精确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ZLC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GUO Tianshi  MA Ying 《飞机工程》2006,(B09):46-47,55
对某型飞机全机共振试验中出现的平尾旋转频率降低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影响平尾旋转频率降低的部位进行了测试,找出了原因,进行了排除。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技术与设备,进行了量子阱红外探测器材料的设计与生产,对于不同结构参数的样品S1-S4进行了红红外吸收的测试,得到了它们的吸收谱,并进行了吸收谱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郭健  王景志 《飞机设计》2013,(5):51-54,77
在未来的航空电子体系结构中,综合核心处理器(Integrated Core Processor,ICP)将成为整个航空电子系统的核心。本文首先对ICP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ICP建模的重点,然后采用面向对象、模块化的方法进行了ICP仿真软件的设计,建立了ICP仿真系统模型。软件的仿真核心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方法,采用双层任务调度算法,并结合航空电子系统分区管理的特点,模拟ICP系统对任务的处理过程。最后进行了实例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声爆影响航空器飞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通过飞行试验进行真实条件下的声爆测量是进行声爆问题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声爆飞行试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全传播路径声爆测量技术难点。首先,对近70年的航空器声爆飞行试验研究进行概览,总结了技术发展阶段;其次,对声爆传播特征及对测量的要求进行简要分析,总结了声爆飞行试验测量技术方案;再次,对近场至地面的全传播路径声爆测量关键技术以及辅助参数测量技术进行综述,解析技术要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对声爆飞行试验测量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且对中国声爆飞行试验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简略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Spreading the signal spectrum is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in tele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Variable-frequency and spread spectrum modulation methods can also be utilized in power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to improv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to variable-frequency techniques in power electronics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Besides some general requirements, modern military radars should possess excellent LPI (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properties. And civilian radars should satisfy the rigorous requirement of 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performance.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random signal radar are analyzed here based on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military and civilian use. Results show that random signal radar has excellent LPI property and EMC performance simultaneously, which can satisfy both military and civilian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3.
利用网络分析仪连接矩形谐振腔组成材料电磁参数的微扰法测试系统。并根据谐振腔微扰理论,得到小样品装载在样品托中进行电磁参数测试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计算公式。对聚四氟乙烯的电磁参数进行了测试,所得结果较为精确,可重复性好,证明此测试系统测试结果稳定可靠。对本测试装置的误差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该测试装置能够满足一般电介质材料,尤其是吸波材料电磁参数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14.
The use of an active sidestick in FBW-flight control is discussed and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both passive and active sidesticks are compared. Additional tactile information which could be provided by active sidesticks is seen a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al awareness of the pilot. An unique active sidestick concept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actuation principle (electro-magnetic sidestick, MAGSI) is presented. This system is the key element in DLR's research programme EPIAS (Enhanced Pilot Information by using Active Sidestick) which is scheduled to be flight tested on the ATTAS (Advanced Technologies Testing Aircraft System) in-flight simulator at the beginning of next year.  相似文献   

15.
徐志怀 《航空学报》1987,8(2):55-61
根据电(磁)涡流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振动疲劳试验设备,其工作频带宽、高频特性好。系统中引进串联电容谐振方案,显著地提高了能量利用,大大降低了功率消耗。在疫劳试验技术方面开创了一种新的激振方法。 本文阐明了电(磁),涡流激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叙述了磁路分析与结构设计、电容谐振方案、振幅自动挂制与遥控监测等。最后,介绍了用该设备对发动机叶片进行振动疲劳试验,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网络分析仪连接矩形谐振腔组成材料电磁参数微扰法测试系统。由谐振腔微扰理论出发,得到以托管装载小样品测试时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的计算公式。对碳泡沫进行电磁参数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碳泡沫电导率的增加,其介电常数缓慢增加,电损耗先增加后减小,而磁损耗不断增加。碳泡沫具有介电常数小、电损耗大、随电导率增加而增加的非本征磁损耗,这种独特的电磁损耗特征使得碳泡沫有用作宽频带高温结构吸波材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Lightning and electro-magnetic pluse-induced fuselage skin currents can 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flux couple onto air-craft cabling through dielectric "holes" or apertures in the aircraft fuselage. Using lightning transient analysis (LTA) input-output waveform records, frequency domain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that locate the exact point of excitation. The techniques are demonstrated using an RG-58 cable simulation and are then applied to the yaw damper circuit of a USAF F-111.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铝铜过渡接头的点焊新方法,用交流焊机点焊铝铜,解决了Al2O3氧化膜层的破碎问题。从而可利用热活化、压力、电磁搅拌力,使铝铜固溶,扩散和铝液面移动,完成铝铜点焊,获得比铝强度高的焊接接头,为铝代铜的运用提供了一种特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徐志怀 《航空学报》1990,11(10):426-430
 根据电(磁)涡流技术研制出一种新的非接触式激振设备。其测试精度高、噪音低,结构简单。为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工程中无限宽板或周边固持板类构件的测振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激振方法。 本文介绍了导电(磁性或非磁性)试件激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及该激振器的结构设计和磁路分析。用该设备对圆板和方板进行的实际激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电磁兼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电磁兼容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 ,重点介绍了当前的电磁兼容预测技术以及工程实现电磁兼容的主要方法。探讨了电磁兼容领域面临的问题以及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