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梁馨 《中国民用航空》2003,(9):22-22,24,2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航空运输的自由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对外航权的开放速度正在加快。5月22日,厦门、南京对新加坡航空公司开放少量第五航权。6月底,民航总局同意海南开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权,成为中国第一个开放部分航权的试点省份。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申请开放航权。为进一步了解民航在航权开放方面的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民航总局国际司司长王荣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民航按照积极、有序、渐进的原则,在逐步加大国内市场管制放松和国际市场开放力度方面,取得了被航空业内外和中国国内外所公认的成就。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之一是在中外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中航权管制政策的开放。在最近频繁举行的双边协定谈判过程中,中国承运人和大多数外旗航空公司都在第三和四航权方面获得了非常大的收获,而且在多个新协定的谈判中,第五航权的开放也已经成为焦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外航空公司第五航权使用情况的分析,借鉴周边国家航权开放的实例,阐述关于实现中国开放第五航权对行业内外的实际价值、以及如何通过…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航空运输自由化,航权开放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潮流。2003年我国与12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新的航权安排协定,海南省试点开放第三、四、五航权,厦门和南京试点扩大货运第五航权的开放。2004年7月24日中国和美国签署了《中美政府民航运输航空协定议定书》9月8日内地与香港正式签署了《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间航空运输安排》。目前中德航权谈判正在秘密进行。我国加快了航权开放的步伐。开放航权事关我国航空消费者、航空生产者和国家的利益,做好开放航权的成本-收益分析非常重要。一、我国开放航权的现状1.我国开放航权的现状至20…  相似文献   

4.
近期,中国政府首次向外国航空公司开放第五航权。5月22日起,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借助第五航权,开辟了新加坡—厦门—南京—芝加哥航线和芝加哥—南京—新加坡航线。第五航权的开放,对中国航空运输业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竞争力较弱的国内航空公司如何谋求生存发展,是摆在中国民航面前的沉重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5月22日起,中国政府将首次向外国航空公司开放第五航权: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采用波音747-400型飞机运营,每周三个出发航班,航线为新加坡-厦门-南京-芝加哥;两个到达航班,航线为芝加哥-南京-新加坡,返回线路经过欧洲;新货航在厦门、南京拥有装卸国际货物的权利,没有国内业务经营权。对中国而言,第五航权指经中国政府批准,外国航空公司飞机经停中国境内某点上下旅客或装卸货物,再转往第三国。国际航空管理体制的发展《芝加哥公约》确立了国家领空主权原则,奠定了以双边协议来管理国际航空运输的体制。我国的航权管理原则上航权要对等,主要局…  相似文献   

6.
《国际航空》2011,(9):4-4
各湾海峡航权的进一步开放大大促进了台湾航企的资本增长.也带来了他们的新一轮扩张。  相似文献   

7.
开放第五航权,是我国政府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和应承担的义务。无论是对加速我国的经济建设,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还是对引入竞争,推动中国民航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由“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跨越式转变,均有重要意义。一、开放第五航权是大局和全局的迫切需要1.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步伐愈来愈快。这种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强与世界的经济往来;中国欲尽快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也必须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要加速与世界的经济往来和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必须…  相似文献   

8.
国内要闻     
3月3日,澳门特别行政区与斯洛伐民航部门就双边航班协议安排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对等全面开放第五航权。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北京和上海两大机场先后完成了航空枢纽发展战略规划和中枢结构设计,进入枢纽战略的实施阶段。市场资源的量化分析和研究证明,北京和上海两大机场都有近期内建成兼具国内转国内、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和国际转国际等四种中转功能在内的复合型中枢结构的巨大潜力。另外,随着东盟十加一合作的不断深入,预期昆明新机场远期很可能率先发展成为中国的第四大门户枢纽。北京和上海中枢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第六航权的充分使用、第六航权网络结构的规模和质量,是中国复合中枢结构的核心内容和成功标志。本文旨在阐明第六航权的巨…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第五届世界航空运输大会在蒙特利尔召开,通过了《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全球原则宣言》,同月,民航总局批准海南省进行开放航权试点。随着海南开放航权的实施,一股“天空开放”的热浪在各地泉涌。如何面对全球航空自由化的到来,接受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的洗礼,加快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发展进程。本文立足新疆谈一些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上航空自由化的推动和国内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航权问题不仅在航空运输业界而且在国内各界,特别是公众媒体,受到相当重视。2004年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议定书”的签订更是受到全世界媒体和有关人士的关注。航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从航权解悟、航权开放、航权运用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24日,民航总局批复同意在海南实施开放第三、四、五航权的试点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6月26日,民航总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试点工作联合领导小组,准备工作全面启动。海南省现有的海口美兰  相似文献   

13.
<正>"全球化"作为推进民航强国实现的三大战略之一,在国内经济增速趋缓、公务消费受限、机队规模持续扩张、高铁冲击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其战略价值备受民航行业关注。近几年各大航企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动作频频,国航利用航权优势积极全球扩张、南航全力打造"广州之路"、东航提出"太平洋计划"。11月中,在G20峰会期间,东航和南航在中、澳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分别与澳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那么,我国航企如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如何降低"出海"的风险?笔者认为:保障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经济全球布局乃我国航企全球化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政府及行业     
民航总局给予海南开放航权最新优惠政策CAACOfferedNewPreferentialPolicyonTrafficRightOpeninginHainan2月23日,海南省开放航权优惠政策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这是自2003年3月24日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同意海南省作为航权开放试点省份后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会上海南省航权开放领导小组组长王欣、副组长冯鸣宣布了国家民航总局《关于对营运海南航线的外国航空公司扩大经营权问题的复函》和《海南省关于开放部分航权若干政策的规定》。国家民航总局的复函中明确了对海南省开放部分航权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允许外国航空公司经营的至海口和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航权开放是国际航空运输面临的大趋势,是各国参与国际航空运输竞争、拓展航空运输市场的必要手段。但是,航权开放也会对本国的航空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航权开放谈判中,如何能获得"双赢"结果,是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航权”是国际航空运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涉及市场准入权。航空公司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如果得不到“航权”,是不可能进入市场的;即使获得了一定的“航权”,但得到的权利如果不充分,那也是很难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因此,不论作为主管民航事业的政府部门,还是航空运输企业,对“航权”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航权”的概念是 1944年“芝加哥会议”形成的。现经过半个多世纪,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本身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WTO”又开始将航空运输纳入了其多边贸易轨道,尽管还只是局部的,但对现行的国际航…  相似文献   

17.
民营奥凯航空公司的新型波音737飞机在2005年的早春伴着众人的关注飞上了蓝天。这是我国民航历史上诞生的首家民营航空运输企业。紧随其后,鹰联、春秋等民营航空公司的筹建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两家航空公司很有可能也将在年内拔地而起,飞上蓝天。在此之前的2003年,我国在海南首次进行开放第五航权的试点,随后,厦门、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相继在不同程度开放第五航权。2004年7月,《中美航空协定》签定,它使多家势力强大的美国航空公司得以登陆或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不仅如此,席卷世界的廉价航空潮也在开始冲击中国的“堤岸”,泰国亚…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航空枢纽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国际枢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国际航权资源。本文围绕国内十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目标,通过分析我国国际航权配置政策的沿革与发展,借鉴欧美等民航发达国家的航权管理政策经验,深入阐释分析现行政策在促进枢纽建设方面的不足,探索提出航权配置政策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AirlineIntangibleAssetsandValuation无形资产是航空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无形资产主要包括航权及在拥挤机场的起降时刻,还有可能包括品牌价值、管理水平及员工经验和培训D等方面。本文主要讨论航权、时刻及其价值的评估方法。一、航权经营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经政府授予航权方可经营国际定期航线。大多数航权仍需由两国政府通过双边谈判确定,双万各指定一家或多家航空公司使用经谈判确定的航权。起先航权谈判中政府本着对等的原则,相互交换奥在相同价值的航线。然后逐渐发展成现今大多数双边谈判所采用的“平等交换经济利…  相似文献   

20.
刘伟民 《中国民用航空》2003,(9):26-26,28,30
2003年,“开放航权”,成了中国民航界以及关心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人们的热门话题。 “航权”概念是历史的产物 “航权”是航空运输中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航会议,是历史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