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密执安韦恩国家医学中心的医学博士、神经生理学博士克里斯托弗·格林,谈起许多年前他的一个好朋友--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时,曾记得他说的一句话:"永远相信理查德·杜提告诉你的有关UFO的事."  相似文献   

2.
196 1年 4月 12日 ,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 - 1飞船升空 ,成为世界航天第 1人。 ← 1981年 4月 12日 ,世界第 1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成功 ,使载人航天进入一个新阶段永远的4月12日 纪念加加林率先游太空40年 首架航天飞机发射20年  相似文献   

3.
布兹&;#183;奥尔德林出生于1930年1月20日,被评价是一个态度明快,爽朗,精力充沛和有决心的人,他永远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及如何去达到这些目标。奥尔德林的父亲就是一位肯冒险的飞行员。他认识飞机之父莱特兄弟中的一个,跟美国火箭之父哥达德学习过。  相似文献   

4.
消失的岛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图瓦卢因气候变迁吸引全球目光近年来图瓦卢、基里巴斯因气候变迁及全球暖化议题而吸引全球目光。由32个环礁及岛屿组成的基里巴斯,平均海拔仅2米,早在9年前就有一个无人岛因海水上升而永远消失,2009年也有两个岛屿沉没。最高海拔仅4米的图瓦卢也被迫  相似文献   

5.
编辑室报告     
今年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回顾这一甲子,国际局势分分合合,当年的战胜国,如今不尽然仍是盟友,当年的战败国成为西方7大工业国,足证“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相似文献   

6.
飞出地球、步入宇宙空间是人类早已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在远古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俄罗斯的航天技术理论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曾预言: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上!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没有思维来得那样快捷,但在1957年,人类终于将自己的第一个人造天...  相似文献   

7.
石磊 《太空探索》2006,(7):40-41
虽然岁月不可抗拒地流逝,虽然往事不可抗拒地被遗忘,但这个充满热情、智慧和胆略的太空英雄,却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矗立、永远年轻。他就是人类第一位太空使者、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今年是他首飞太空的第45周年,拂去历史的尘封,在他身上扑朔迷离的轶事依然引人注目。一小瓶  相似文献   

8.
资源与环境艰难的抉择刘岩环境、资源与发展是90年代的一个广泛话题。以致于一些科学家整日梦想从理论上论证人口、资源、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的,从而为政治家们的决策提供“灵丹妙药”。但是,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人类产业的转移则会发现,这是一种梦想———一种永远无法...  相似文献   

9.
碧海观星记     
机遇的蝴蝶永远都只停留在有准备的肩膀上  相似文献   

10.
陈凯 《飞碟探索》2001,(4):21-23
吉萨的金字塔群已经屹立了数千年之久,人们在惊叹其建筑宏伟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引发 出无数疑问:金字塔建于何时 ?建造的目的是什么 ?是谁建造了这些庞然大物 ?金字塔是否 隐藏了什么数学奥秘 ?金字塔与天文究竟有多少相关的联系 ?   金字塔群中的胡夫金字塔不仅是最大最高的一座,而且似乎是所有其他金字塔的建设蓝 本,然而数千年的风吹雨打,已经使这座金字塔失去了塔尖,大约高 9米的顶部已经永远化 作尘埃,消失在空气中了。 经典高度   大金字塔究竟有多高,似乎将成为一个永远的谜,然而,我们却能够在书籍中查到关于 金字塔…  相似文献   

11.
第五节第一个飞出地球的人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是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的。人类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尝试,终于在1961年4月12日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飞出地球,进入太空。这一天是人类航天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清晨,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上,矗立着高达38米的银白色多级运载火箭。一位年轻的苏联军人在迈上通向“东方1号”宇宙飞船的阶梯的最后一级时,对着前来欢送的人群高喊一声:“再见!”然后走入座舱。他就是将要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飞出地球、遨游太空的使者尤里·加加林…  相似文献   

12.
<正>四十年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大红号外仿佛仍在眼前晃动;四十年了,那支十分悦耳的《东方红》乐曲仿佛仍在耳畔回响;四十年了,万人空巷争相仰望那颗曾划过天空的亮点璀璨依旧。1970年4月24日,这一让中国航天人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中国航天永远高耸的丰碑。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还有多少好时光?代敏优秀作品YOUXIUZUOPIN●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永远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可我们是否意识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如同我们所熟知的众多物理定律,也是有章可循的?至少在作者看来是如此。人类对自己命运的关注超过其他任何动物。历史上曾...  相似文献   

14.
许彤 《太空探索》1998,(5):28-29
40年前,由于美国国防部长缺乏最起码的想象力,美国永远地失去了航天史上一块含金量极高的金牌!  相似文献   

15.
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准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以其矫健的身躯,缓缓靠近与她相伴494天的月球,然后热烈地拥抱和亲吻了月亮女神,至此,嫦娥一号卫星以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圆满成功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光辉的使命,走过了绚烂而短暂的生命周期,永远被镶嵌在遥远的月球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永远的怀念.  相似文献   

16.
“宇宙所具有的质量可能仅仅需要一点儿就能阻止其膨胀.”两个在美国的天文学家说.如果他们是正确的,理论学家将不得不放弃“膨胀论”,他们最珍爱的宇宙起源的模式.这要求宇宙将永远不会坍塌或膨胀,但这平衡于两种可能性的边缘上.天文学家用一个叫做Ω的量表示宇宙的质量.如果Ω大于1,宇宙就会重得其所有物质的引力均匀地阻止其膨胀而造成宇宙坍塌.如果Ω小于1,宇宙将会永远膨胀下去.大多数理论宇宙学家认为Ω正好等于1,但许多观测天文学家认为Ω只有0.2或0.3.新西泽州普林斯顿大学的耐塔·贝考尔和雷恩尤·森,使用一台电脑来摹拟包含有不同数量物质的宇宙.他们想确定他们需要多少物质才能摹拟观测到的星团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关岛早已成了美国调整军事战略的是非之地,3艘航母的同时出现,再次宣布了它已经成为太平洋的一个中心。如果你从地图上看着西太平洋,用手指在我的战场责任区内划个十字,你会发现交叉点就是关岛,正因如此,关岛将永远在战略上处于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宣布要控制的全球16个航道咽喉中,它就可扼守4个。  相似文献   

18.
天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星宿莫过于北斗七星了,即使对星空很陌生的人,提起北斗七星,恐怕也没有不知道的。这是因为:它有七颗亮星组成显著的斗形,人们很容易找到它,在一个不太大的天区内,聚集着如此众多的亮星,全天之中只有猎户座可与之媲美。更重要的是它位于北极星附近,对我们北半球的居民来说,它经常出现于北方地平线以上的天空中,甚至永远也落不到地平线以下去,整夜都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9.
宇宙三禁律     
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曾经提出一个极为深刻的问题:物理学定律容许无限发达的文明做些什么?又严禁他们做什么?卡尔·萨根推测,在遥远的将来,无限发达的文明将可能实现一些今天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奇迹(甚至实现像“暴胀论”创始人艾伦·古斯提出的用9千克物质再造一个宇宙的这类疯狂梦想)。但仍有些事情,人们一直梦寐以求,不断有人绞尽脑汁论证它的可行性,但却永远是一个神话。用物理学家的话说:“宇宙禁止这种事情发生”。时间机器、空间捷径以及超光速运动可能就是这种事情,我称之为宇宙三禁律。时间机器:美梦…  相似文献   

20.
灾难之最     
自然界一旦发威,人类瞬间就会变得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对其俯首称臣.龙卷风、海啸、地震和火山爆发都能在顷刻之间夺去成千上万的生命,而最终的死亡人数通常永远都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