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反舰导弹是从水面,水下,空中和岸上发射,用以攻击水面舰船的飞航式导弹。它包括舰舰,潜舰,空舰,岸舰导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火控系统,发射装备及地面设备组成。由于反舰导弹具有机动灵活,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爆破威力大等特点,已成为现代对海作战的重要武器。中国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反舰导弹,经历了仿制舰舰导弹,改型设计和自行设计岸舰及空舰导弹,研制第二代反舰导弹几个阶段,在技术上从亚声速发展到超声速,从液体发动机发展到固体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从单项制导发展到综合制导,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第二代反舰导弹,在主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上已接近或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苏联海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一直希望装备大型航空母舰,以对抗北约的海上威胁,但由于各种原因迟迟不能实现夙愿,其舰载航空兵力量薄弱,根本不具备与美国舰载航空失作战的能力。从70年代开始,随着苏联全球战略的展开,于1970开工建造1143型航母的首舰“基辅”号(苏联称之为战术航空巡洋舰),该舰排水量37100吨,可搭载13架雅克-38“铁匠”垂直起降战斗机和19架卡-25反潜直升机,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左右,新型防空驱逐舰(DD168)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舾装,而下一艘亦将在2002年内下水舾装,揭示着中国新型驱逐舰的造舰高潮即将来临。驱逐舰总设计师曾要求,在90年代中期参考美、俄的做法,发展防空、反潜艇通用舰体,用“一舰两型”方式开发标准排水量6000吨级的新型驱逐舰。以051B“深圳”号验证相关技术后,第一般防空型驱逐舰随即动工,时间是“深圳”号服役后的4个月。  相似文献   

4.
空对舰导弹是指由飞机从宅巾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也可用于攻击地面目标,是海军航空兵的主要攻击武器之一。通常由弹体、弹冀、战斗部、制导系统,动力装置等构成;战斗部有普通装药或核装药。制导系统,常用寻的制导或复合制导,多数为复合制导,其中以惯性加末段主动雷达制导较普遍。动力装置,有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或冲压喷气发动机。有的空舰导弹可与舰舰导弹,岸舰导弹通用。20世纪8O年代服役的空舰导弹,飞行速度多为亚声速,射程数十至数百千米。飞行多采用低弹道,初始段多为下滑飞行,中段转入超低空平飞,末段高度可降至10米以下掠海面飞行接近目标,可取得隐蔽突然袭击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战术导弹系列,经过仿制到自行设计,逐渐形成了地(舰)空导弹、空空导弹和反舰导弹系列。 地(舰)空导弹(统称地空导弹)是从地面  相似文献   

6.
建造背景 在“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服役之前,加拿大海军有4级共20艘护卫舰.即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7艘“圣劳仑特”级和7艘“雷斯蒂古什”级.60年代建造的4艘“麦肯齐”级和2艘“安纳波利斯”级.这20艘舰的主船体完全相同.只是上层建筑和武器配置有所不同,30多年来.这些护卫舰一直是加拿大海军水面舰艇的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护卫舰的舰体已严重老化.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也已变得相对落后.尽管这些舰在服役期间均经过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改装.但其总体性能已不能满足现代海上作战的要求.在些情况下,加拿大海军决定建造12艘新一极的导弹护卫舰,即“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以对其水面舰队进行现代化更新。  相似文献   

7.
挪威康士堡公司致力于反舰飞航导弹(ASCM)的研究不遗余力,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推出“企鹅”反舰导弹,这算是西方世界第一代的反舰飞航导弹。“企鹅”反舰导弹除挪威自己使用外,也出口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希腊、挪威、瑞典、西班牙、土耳其与美国海军都在使用,而“企鹅”反舰导弹也以性能证明,不论在寒带或是赤道环境都可以胜任。  相似文献   

8.
对于苏联海军庞大的水下潜艇舰队,美国海军除了建造大量的“洛极矶”,级攻击核潜艇与之抗衡外,美国海军水面舰队的“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也是美国海军反潜力量的重要一环,该级舰建造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大量建造的“桑拿”级与“基林”级船驱逐舰已屈服役年限,但是越战吞掉大量美国国防预算,故美国不可能以一替一的方式购买新舰,故最后以高、低搭配,以“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与“佩里”级护卫舰相互搭配,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海军舰母战斗群最主要的护航舰种。  相似文献   

9.
反舰导弹是从水面、水下、空中和岸上发射,用以攻击水面舰船的飞航式导弹。它包括舰舰、潜舰、空舰、岸舰导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火控系统、发射装置及地面设备组成。由于反舰导弹具有机动灵活,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爆破威力大等特点,已成为现代对海作战的重要武器。中国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发展反舰导弹,经历了仿制舰舰导弹、改型设计和自行设计岸舰及空舰导弹、研制第二代反舰导弹几个阶段,在技术上从亚音速发展到超音速,从液体发动机发展到固体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从单项制导发展到综合制导。八十年代研制的第二代反舰导弹,在主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上已接近或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地(舰)空导弹(统称地空导弹)是从地面或军舰上发射,攻击空中飞行目标的武器系统。它主要由导弹、测量与制导、导弹发射装置和地面(舰面)支援设备组成。地空导弹与高炮等传统的防空武器相比,具有作战空域大,杀伤威力强、单发杀伤概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发展地空导弹,经历了从仿制到自行设计:从改进第一代武器到研制第二代武器的发展过程,现已形成超低空、低空、中低空、中高空导弹系列。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于“哈尔滨”舰“海上先锋舰”荣誉称号,中央军委命令说。海军“哈尔滨”舰是我国国产新型导弹驱逐舰首舰。自1991年组建编制以来,全舰官兵牢记我国建军宗旨,全面建设过硬战舰,先后出色完成了一系列空兵演习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2.
韩国海军在经历朝鲜战争之后.借助朝鲜战争之故.逐渐获得从美国转移的军舰作为其舰队主力.70年代以后更是力行“国舰国造”的政策.从“蔚山”级护卫舰到90年代的韩国自制实验驱逐舰(KDX).都在显示出韩国造舰工艺的水平,也真正落实其国防自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海军将在下一代空射和海基巡航导弹上采用大量通用部件,但这两种导弹可能采用不同的弹体外形和推进系统。美海军正在开展两个项目,用于发展下一代巡航导弹,替换现役相应武器,但这两个项目目前正处于初期阶段。下一代对陆攻击武器(NGLAW)计划发展未来可由水面舰和潜艇发射的导弹;而进攻性反舰战(第二阶段)项目将发展未来的空射反舰武器。这些武器最早将在20年代末服役。  相似文献   

14.
<正>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海军正计划为H160直升机装备欧洲导弹集团研制的海毒液轻型反舰导弹,旨在满足法国海军和空军的联合作战需求。那么,与其他反舰导弹相比,直升机载反舰导弹有何特别之处?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直升机被认为是理想的海上离舰攻击平台,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装备能够快速攻击舰船目标的反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中的“水雷战”和“袭击油轮战”,曾是一场噩梦,伊拉克和伊朗在波斯湾、霍尔兹海峡、红海等水域布设了上千枚各型水雷,炸伤了几十艘过往船只。伊拉克和伊朗的军用飞机与岸舰导弹还攻击了近600艘艘油轮与货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舰载飞机自动着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舰载飞机的自动着舰系统(包括了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推力控制系统及航空母舰的导引系统),并指出只有精确地控制飞机的不滑轨迹,才能使飞机在航空母舰上安全降落,本文着得讨论俯仰指令型的纵向自动着舰系统的原理、结构及设计,并指出导引指令中对舰体运动的补偿。  相似文献   

17.
变化风场对舰载飞机着舰安全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复杂环境下舰载机进舰着舰的数学仿真模型,并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研究了舰尾流和侧风风场对舰载机进舰着舰安全性的影响,给出了一定进舰条件下舰载机所能抗御的最大侧风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舰载机在进舰过程中必须通过驾驶员操纵抑制舰尾流扰动,否则将引起较大的着舰偏差,影响着舰安全;对于一定的进舰初始条件,舰载机只能抗御一定强度的侧风,超出允许侧风强度时舰载机将不能成功着舰.  相似文献   

18.
不知道是刻意还是巧合,在电影“U-571”热卖的同时,台湾也首次对外公开海军最神秘的潜艇部队,邀请媒体记者登上海虎号潜艇随舰出海,并观看舰上官兵进行战备操练和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9.
台湾“立法院”通过“基德”舰预算,使得纷扰多时的“基德”舰采购案终告定案。当初在辩论是否采购“基德”舰时,还有人旧事重提说,如果当初“先进作战系统”(Advanced Combat System,ACS)案继续推动。今天台湾军就拥有具有相控阵雷达及垂直发射系统的先进水面作战舰艇,不用再大费周折引进美国海军退役舰艇。其实台海军在1995年取消“先进作战系统”案,  相似文献   

20.
舰对舰导弹是海军舰载武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舰艇水面战的主要武器之一.世界各海军强国均十分重视发展舰对舰导弹。并涌现出了”捕鲸叉”、”蚊”等著名的舰对舰导弹。伴随着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的舰对舰导弹也走过了同样艰苦卓绝的40年。如今装备各式先进舰对舰导弹的强大的中国海军。正迅速堀起于世界的东方.新型战舰配备着一支支”海疆神剑”时刻保卫着我们伟大祖国的万里海域。40年的风雨历程。凝聚了无数科技人员的心血。他们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海防力量的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