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磁铆接技术在大飞机制造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曹增强 《航空学报》2008,29(3):716-720
 电磁铆接是一种新型连接工艺,本文介绍了电磁铆接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针对大飞机制造的技术需求,分析了电磁铆接技术在大飞机研制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电磁铆接技术在干涉配合铆接、复合材料结构铆接、干涉配合紧固件安装等方面的应用。实验研究表明电磁铆接形成的干涉量均匀,能够提高结构疲劳寿命,可以安装大干涉量干涉配合紧固件,对复合材料结构铆接可以减少安装损伤。分析了为满足大飞机研制的需要,中国下一阶段在电磁铆接技术方面要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大型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筋条/蒙皮一体化成型过程中的型面配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配合模具的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共胶接方法。以固化后的蒙皮外形面作为成型面,将未硫化的橡胶粘贴在钢模上,硫化形成带有配合型面自适应模具。该模具能够保障加筋壁板共胶接过程中筋条与蒙皮精确配合。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验证了该工艺方法不会对复合材料蒙皮的力学性能带来损失。同时通过对橡胶材料的硬度和压缩变形率进行测量,验证了橡胶能够满足自适用配合模具要求。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基于本工艺方法制造的试验件内部无分层脱粘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复合材料结构采用干涉配合技术存在的工艺困难,利用应力波铆接设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干涉配合铆接试验,并对铆接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波铆接可以产生合适的干涉量,能提高初始破坏挤压强度;不会造成复合材料的安装损伤  相似文献   

4.
干涉铆接及其新的成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干涉配合铆接提高疲劳强度的原理及干涉量的分析,同时分析了一种新的干涉配合铆接方法-应力波铆波。同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影响铆接力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5.
刘莉  何庆芝  瞿履和 《航空学报》1989,10(12):640-644
 1.干涉配合螺接接头孔边应力和位移场 假设:(a)被连接件为无限大板,圆孔内受均匀压力,并处于平面应力状态;(b)螺栓为一有限圆板,受均匀外压,在干涉配合时只产生弹性变形,并为平面应力状态;(c)被连接件材料的本构方程采用修正的Ramberg-Osgood形式  相似文献   

6.
整体加筋壁板的破损安全特性与断裂控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亚智  张向 《航空学报》2006,27(5):842-846
用有限元和断裂力学方法分析大型整体机翼下壁板的破损安全特性。对一个九桁条铝合金整体加筋板,裂纹从断裂筋条下向两侧均匀扩展的开裂形式,进行了应力强度因子和剩余强度计算,并和另一个具有相同构形的铆接加筋板的结果进行对比。当裂纹长度在两倍桁条间距以内时两种加筋板的剩余强度水平相当。但是当整体壁板中的裂纹穿过外侧相邻桁条时,整体桁条的止裂能力逐渐减弱。研究对整体壁板蒙皮胶接止裂条的断裂控制措施及有限元建模分析方法,描述止裂条胶层局部脱粘的处理方法和迭代过程。止裂条材料分别选用了钛合金和单向层压复合材料。计算结果说明胶接止裂措施能显著提高整体加筋板的破损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7.
陶华  佘公藩  盛熙 《航空学报》1993,14(8):439-442
用应力波安装干涉配合紧固件,可以避免或减轻用静压法或锤击法安装时造成的初始损伤。用应力波法试验安装了30CrMnSiA钢干涉配合紧固件并作了疲劳试验,分析了安装损伤和应力波安装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加筋层板压缩剩余强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复合材料加筋层板受低速冲击后的损伤区域描述为一个椭圆形弹性核,材料在核区的弹性模量下降由冲击表面的凹坑深度确定。利用含任意椭圆核各向异性板杂交应力有限元来模拟含损伤区域,杆单元来模拟筋条,钉单元模拟铆钉(胶层)和常规8节点等参单元模拟其余无损区域,建立起含低速冲击损伤复合材料加筋层板的力学响应分析方法。利用基于特征曲线概念的点应力判据、最大正应力判据和最大剪应力判据分别预测蒙皮的破坏、筋条的破坏和铆钉(胶层)的破坏,从而预测加筋层板在压缩载荷下的剩余强度,获得了与试验相吻合的结果。最后讨论了损伤尺寸、损伤形态、铺层比例等参数对加筋层板剩余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号机在弹塑性理论和逆向工程的基础上,采用普通铆接方式,通过计算和数值模拟对铆接的夹具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此夹具的优化设计可使铆接后的干涉量均匀度大大提高,残余应力分布更合理且得出了铆接后干涉量检测的重要评估手段,为飞机制造过程中工艺的优化和装配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多梁式翼盒加筋壁板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针对端部支持、侧边支持、本身曲率以及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加筋壁板压缩失稳临界应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对目前文献资料中关于加筋壁板压缩稳定性临界应力计算公式中端部支持系数进行适当修正,以得到适合的壁板屈曲应力。研究发现,端部夹持、侧边梁支持和蒙皮自身曲率对加筋壁板的压缩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对于蒙皮较厚的加筋曲板(如机翼壁板),建议的等效端部支持系数为1.5~2.0  相似文献   

11.
徐绯  郭万林  刘元镛 《航空学报》2001,22(3):265-269
以弹塑性扩展裂纹的裂尖参数为研究对象,对快速扩展的裂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首先建立了经验的应变率以及热 -弹塑性耦合的材料本构关系,完善了增量路径无关积分参数 T*的数值计算。通过与 J积分的比较,给出了两种积分参数在不同扩展速度、是否考虑热和应变率影响等情况下的变化规律,说明了T*积分用于快速扩展裂纹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在裂尖场的讨论中,重点分析了裂尖应力、应变、应力三轴度和塑性区的演化发展过程,发现了快速扩展裂纹塑性区发展非单调的有趣现象,并且获得了应力三轴度可以作为裂纹扩展过程控制参数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2.
简介了循环J积分ΔJ*path体系,以16MnR钢单边椭圆孔边裂纹试件进行了6种循环应力比的恒幅应变疲劳裂纹扩展试验,采用材料应变疲劳循环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弹塑性有限元素法计算ΔJ*path参量,研究了孔边高应变区裂纹塑性应变疲劳扩展规律。结果表明:ΔJ*path能够作为缺口高应变区裂纹塑性应变疲劳扩展的控制参量,与裂纹扩展速率da/dN之间的指数关系,可通过相同材料的标准试件应力疲劳裂纹扩展由Paris公式与ΔJ*path=ΔK2/E转换得到。  相似文献   

13.
FGH97缺口试样基于黏塑性本构的弹塑性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缺口试样在高温条件下局部区域应力应变难于测量的问题,基于光滑试样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优化得到550℃粉末高温合金FGH97的Chaboche黏塑性统一本构方程参数,并将其应用到FGH97缺口试样单调拉伸及循环加载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①缺口局部区域进入塑性后其应力分布与弹性条件明显不同,随应力增大,最大应力位置向内移动;②在循环载荷条件下,随着循环数的增加,缺口平分线上应力/应变范围变化不大,缺口根部塑性区域出现明显平均应力松弛,并逐渐趋于稳定,导致缺口根部循环载荷比不同于外部施加载荷;③缺口根部塑性区域逐渐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降低.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分析缺口构件疲劳寿命影响因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陆山 《航空学报》1985,6(6):548-555
 本文基于塑性增量理论导出一种不显含应变的矩阵增量物理关系及平面应变问题σz的表达式,提出解决无摩擦弹塑性接触问题的边界元-数学规划法。据此编写了用边界元法解二维问题的通用程序,并用之解算了两圆柱体的弹性和弹塑性接触问题,将数值解与现有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杨嘉陵  蔡序杰 《航空学报》2002,23(5):421-426
 基于单个弹—塑性圆环受阶跃载荷作用的的载荷—位移关系,将弹—塑性串接圆环系统等效为弹—塑性质量弹簧系统,研究了这一系统受强烈冲击的动力响应,重点讨论圆环塑性失效的传播过程,并与环系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和Reid等的高速摄影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发动机热部件在高温下工作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 提出一种温度对材料应变能损伤的原理, 这个理论在估算部件热疲劳 /蠕变交互寿命时, 包括了弹性能、塑性能和蠕变能量的损伤总合; 并且在整个过程中, 随着温度和时间的不断变化, 对各种物性参数进行修正, 从而更好的逼近真实状态。文中用著名的“应变范围划分法 (SPR)”和“应变能范围划分法 (SEP)”的实验结果与本法的计算数值对比, 甚为满意。本方法的特点是物理概念清楚, 运算方便, 适应性强, 对一般高温结构强度的寿命估算,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健  郭万林  沈亚鹏 《航空学报》1998,19(3):351-356
在对D-B模型修正的基础上,考虑到用三轴应力约束的方法研究穿透裂纹厚度效应,对常幅载荷条件下疲劳裂纹闭合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模型。该模型与三维有限元结果、实验数据和其它模型作比较,结果显示出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因素对疲劳裂纹闭合的影响;对常幅下裂纹扩展速率首次获得同种材料在不同厚度、应力比和载荷水平下的统一描述。  相似文献   

18.
幂硬化材料平面应力裂纹稳定扩展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浩 《航空学报》1995,16(2):120-125
对幂硬化材料中平面应力Ⅰ型裂纹的稳定扩展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中采用了逐步释放裂尖节点力法和子结构方法并配合裂尖附近高密度的网格划分,获得了有关裂尖应力变形场、塑性区尺寸、裂纹开口位移、裂纹扩展阻力等大量资料。计算结果还证实了部分已有的裂尖场渐近解。  相似文献   

19.
汤玄春 《航空学报》1985,6(6):538-547
 本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求解了理想塑性材料在三个脉动循环载荷下有超载时裂尖前方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塑性区的大小。文中用平均刚度法、一阶自校正法进行了计算,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当有超载时裂尖引起很大的残余压应力,使固有塑性区尺寸大大缩小,从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使裂纹扩展延缓。计算结果与H.Miyamoto~[1]的结果作了比较,得到相当满意的吻合。  相似文献   

20.
疲劳裂纹扩展中超载迟滞效应的计算精度与迟滞模型本身所选用的塑性区公式密切相关,为此,本文提出了塑性区修正公式,用它来代替Willenborg模型和Maarse模型中的原塑性区公式。并将原Maarse模型中按△K_(eff)处理得出的材料常数C~*和n~*,改用恒幅下的材料常数C和n来计算。通过对Ti-6Al-4V钛板超载迟滞效应的计算,表明经本文改进后的模型,不仅比原模型的计算精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使用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