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示波器输入电容对上限截止频率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管放大电路是模拟电路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试方法,并通过测量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体会静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实验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仿真值和实测值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示波器的输入电容是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可有的改进测试...  相似文献   

2.
单管放大电路是模拟电路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试方法,并通过测量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体会静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实验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仿真值和实测值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示波器的输入电容是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可有的改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容放电式火工品点火电路参数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火工品电容放电式点火电路,阐述了电容充放电原理和充放电电路的参数计算方法;仿真分析了充电电压和储能电容等参数对点火电路放电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合理选择储能电容和充电电压能够获得较好的点火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测量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贮箱中电容式液位计的电容值,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电容测量仪。该系统是一款基于MSP430F449微控制器的数字便携式测试仪表,通过利用单片机内嵌的12位高速A/D转换器,实现高精度数据采集,通过LCD12864实现电容值的显示。分别从电容检测原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微控制器软件编程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该智能测量仪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该仪表具有三端测量功能,可测量带长线缆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电容测量范围为10~9 999 pF,精度可达1 pF。  相似文献   

5.
微机械振动轮式陀螺样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董煜茜  高钟毓  陈志勇  张嵘 《宇航学报》2000,21(1):65-70,84
介绍了静电驱动 ,电容检测的微机械振动轮式陀螺仪样机的结构 ,工作原理 ,驱动与检测电路以及实验结果 ;给出了检测电路的分辨率 ;从样机试验所观测到的试验现象和获得的特性曲线出发 ,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验证 ,得到了该陀螺样机驱动轴的非线性机械特性和检测轴分辨率 ;并提出了如何克服谐振频率不匹配的措施。指出该陀螺精度达到 1 0°~ 1°/h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高稳定正弦载波产生技术是电容位移传感任务中的关键技术,能否精确实现高精度电容位移传感直接关系到空间引力波探测核心载荷的指标实现.在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中,对惯性传感器关键技术——高精度电容位移传感技术中的高稳定正弦载波产生电路进行研究,通过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 digital system,DDS)中影响正弦...  相似文献   

7.
为了同步导航设备播发的多路秒脉冲,需对多路秒脉冲进行相对时延校准。文章将秒脉冲由方波转换为梯形波,输入至施密特触发器,通过控制施密特触发器的判决阈值电压,便可改变秒脉冲的相对时延。使用方波信号控制差分恒流源器件对电容进行充电,电容两端的压差为方波转换的梯形波。利用减法电路将压差提取出来并进行放大;利用加法电路为压差信号增加直流偏置,直流偏置等于施密特触发器的供电电压的1/2。将秒脉冲信号输入到该电路,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来控制方波信号的相对时延,从而降低各秒脉冲接收设备的相对同步误差,提高测量精度。通过电路设计和仿真验证两路信号30ns的相对时延校正,仿真结果显示误差优于50ps。  相似文献   

8.
MOS电容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功耗小等优点,在国外已被成功用于微小空间碎片在轨探测,但国内开展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文章在对MOS电容传感器探测微小空间碎片原理及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DS软件建立了传感器电路模型,确定了影响传感器探测性能的关键参数,完成了传感器的设计及研制,进而研制了阵列式探头。最后对阵列式探头成功开展了地面高速微粒撞击试验,探头在经过了数十次高速微粒撞击后,仍能对高速撞击事件进行测量,初步验证了使用该探头开展在轨微小空间碎片探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自激法的工作原理.其次采用FKGST光导介损测试仪提供的自激法,对整体状态下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电容及介损进行了测量.最后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便捷的驱动控制电路,以实现电磁阀高电压开启、低电压维持的快响应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电气元件电容的充放电功能和电阻的分压功能,设计了"电磁阀线圈串接电阻和电容并联组"驱动电路。通过AMESim仿真软件建立电磁阀和驱动电路的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电容和电阻参数对线圈电流和响应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技术途径可以达到高电压开启、低电压维持的效果,实现了电磁阀的快响应目标。根据参数对比试验数据,启动电流峰值和上升率应通过选择电容参数来控制,维持电流应通过选择分压电阻参数来调整。该驱动电路技术可以推广应用于快响应电磁阀设计中,结构简易、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