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使中国航天向着载人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参与者,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北京11所研制的泵阀系列产品在神舟飞船热控和环控生保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载人飞船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为中国航天员营造了一个温暖如春的天上居住环境。为航天员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最关键的就是航天员的安危和整个飞行过程的成败,这要靠热控分系统和环控生保系统来提供。  相似文献   

2.
环月轨道一体式星敏感器热设计及仿真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环月轨道条件下的一体式星敏感器的复合热设计方案。一体式星敏感器自身热耗集中,在环月轨道条件下受太阳辐射和月球红外辐射共同影响,散热条件恶劣。利用热管、热控涂层、多层和电加热器等热控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环月轨道条件下的一体式星敏感器的散热问题。通过仿真分析,星敏感器最高温度36.7℃,满足单机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国际空间站舱内空气温湿度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非载人航天器不同的是,载人航天器有环控生保系统,而舱内空气温湿度控制又是环控生保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跟踪和介绍了国际空间站各舱内的温湿度控制方案,包括设计指标、硬件组成及所采用的技术;重点评述了国际空间站舱内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关键设备——冷凝干燥器组件及其降温除湿原理;最后结合NASA近年来研究的多孔渗水冷凝干燥器,指出未来冷凝干燥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对现有环控生保系统地面验证设备中人体代谢耗氧模拟装置进行改进,针对第1套分子筛耗氧模拟装置气密性不良、耗氧过程中舱压波动大、耗氧效率较低等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提出对空压机及设备管路、工作流程的改进设计方法。测试试验结果证明:改进后的耗氧模拟装置能够满足空间站地面试验的气密性要求,耗氧过程对舱压的影响较改进前降低数十倍,耗氧浓度建立时间由30 min缩减至5 min,为环控生保系统地面验证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质量管理中的六要素——人、机、料、法、环、测,其第一位为"人",而其后五要素"机、料、法、环、测"无一不需要人的参与,且人在每个要素中作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可见"人"即"参与者"在整个质量管理流程中的重要性。航天是一个高质量要求、高风险的行业,航天产品质量甚至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军事战略部署,因此对每位参与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设计、生产、  相似文献   

6.
黄河静 《航天员》2008,(2):36-39
"航天员的生命在我心中,环控生保的质量在我手中。"飞船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研制人员的任务就是打造一个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既安全又舒适的生命环境。  相似文献   

7.
根据嫦娥三号"玉兔"巡视器总体构形特点和任务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提出了巡视器月昼散热和月夜保温热控设计思路,具体描述了巡视器月昼朝天散热和月夜利用两相流体回路、同位素热源进行设备保温的热控设计方法。经过热平衡试验验证和在轨飞行验证,热控分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均满足总体要求,设备温度均控制在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表明热控设计是合理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外火炬台由燃料供应和燃烧系统、雕塑造型工程和双转台装置构成.场外火炬台项目充分体现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以及"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同时满足创意要求.  相似文献   

9.
黄希 《中国航天》2012,(7):37-38
位于北京唐家岭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近年来由于陆续放飞"神舟"、"嫦娥"而享誉世界,诸多国际政要来访中国都要来这里造访,以"一探究竟"。随着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加速推进,很多细心的人发现,坐落于大院内一座平凡的科研楼里频频有神秘人物来访。即将执行神九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的"必修课"之一,就是来这里的人控模拟座舱学习人控对接技术,全面掌握"开飞船"的技能,以便在太空中实现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完美人控对接。"就像掌握汽车驾驶技术一样。  相似文献   

10.
主要概述一种实验弹载多卜勒雷达倒置接收机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其实验框图.倒置接收机具有优良的抗杂波性能,是弹载单谱线速度跟踪系统的一种优选体制.对倒置接收机的主要部件——固体微波源、锁相移频环、混频前中组件、窄带晶体滤波器、窄带晶体鉴频器、环路压控振荡器、高增益大动态中频道道和搜索截获电路都作了论细介绍.实验结果表明,该倒置接收机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分二号”卫星相机热控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相机在轨成像品质和指向精度,相机光机部件的控温要求需全寿命周期温度稳定性优于±0.3℃。文章根据"高分二号"卫星相机在轨成像需求,详细分析了相机热控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并创新性的采用了辐射主动控温措施对相机进行高精度的温度控制。热平衡试验和在轨飞行温度数据表明,相机热控设计合理可行,热控措施能够很好的满足在轨成像时所需温度要求,同时证明了辐射主动控温方法具有很好的控温精度和鲁棒性,在未来空间相机高精度、高稳定性热控设计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推动航天智能感知技术发展,紧跟智能技术前沿,拟于2019年6月在北京召开第十届"航控论坛"。本届论坛在中国宇航学会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的指导下,由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和宇航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论坛将邀请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会,围绕"智能感知技术"主题,发布主题报告和特邀报告,共同探讨智能感知技术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分  相似文献   

13.
国军标《战略导弹与卫星发射阵地(场)人员防护卫生要求》(送审稿)审查会于1994年6月13日~15日在北京召开。国防科工委的军标中心、20和25基地、人机环标委会、科后医研所及航天工业总公司环保办公室等单位的23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七○八所科技委副主任孙明新主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的两种热控技术体系尚不满足未来航天器要求的在轨服务能力,文章结合热控单项技术在可维修、自适应方向的发展现状,从系统层面和热量的收集、传输、排散各环节对潜在的可维修热控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构建出新的"模块化自适应热控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基于热总线,主动热控装置、设备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更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更换、可修复、可重构和可补充4种热控系统在轨维护类型,并初步研究了各类型的实施方案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12,(1):59
2012年6月北京继连续成功举办2006年、2008年、2010年三届"尖兵之翼——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后,中国航空学会、北京高博特公司等多家单位将联合在北京举办"尖兵之翼——第四届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此次会议暨展览是集学术论坛、展览展示、商业洽谈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依据"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相机在轨工作环境特点,简要分析了三线阵相机热控设计的难点,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并总结了相机的在轨温度场,以相机在轨温度数据验证相机热控设计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相机在轨温度稳定,所有温度均能满足指标要求,证明相机热控设计合理正确。  相似文献   

17.
唐伯昶 《航天器工程》1994,3(3):68-68,F003
我国的新型返回式遥感卫星,继1992年8月第一次发射获得成功,今年7月又发射了第二颗星,飞行试验再次取得圆满成功。卫星由13个分系统组成,即有效载荷、结构、控制(包括姿控和轨控)、程控、跟踪、遥控、遥测、天线、供配电、热控、压控、回收、搭载分系统。卫星由仪器舱和返回舱两大舱段组成。其中仪器舱由密封舱和服务舱组成,返回舱由回收舱和制动舱组成。该星于1993年初开始结构件生产和设备齐套,7月份开始总装,1994年1月卫星总装完毕。2~3月进行卫星电测试,4月完成整星振动试验,5月初完成北京的工作,赴发射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某小推力单组元肼推力器的全仿真传热数学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长程工作的不带套筒推力器瞬态温度场进行了热分析计算,并与试车温度数据进行了比较,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所用软件建立的模型合理。对增加套筒后的推力器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推力器脉冲长程工作后,单层套筒点焊于法兰盘上时集液腔温度较高,双层套筒时集液腔温度最高,均对法兰盘集液腔及电磁阀产生高温不利影响,推荐使用点焊在热控环上的热控方式;推力器温启动时,单、双层套筒保温效果相差不大,推荐使用单层套筒点焊于热控环上的热控方式。  相似文献   

19.
“高分四号”卫星相机热控系统设计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四号"卫星搭载的相机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指向精度,需相机光学系统及主承力结构在全寿命周期内保持高温度稳定性,且该相机工作于地球静止轨道,所处空间热环境更为复杂,给热控设计带来极大挑战。文章结合相机在轨成像需求和空间热流特点,详细分析了相机热控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并创新性的采用了遮光罩开设散热面、间接辐射控温、南北耦合散热面等热控措施,实现了高轨相机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热平衡试验与在轨飞行温度数据表明,相机的热控设计合理可行,能够满足相机在轨成像的温度要求,为未来高轨大口径光学相机高精度、高稳定性热控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5月21日,由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该院旗下的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航天泰坦.空间信息应用论坛"会议在北京召开。航天泰坦公司作为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在遥感应用领域的发展平台,坚持空间信息处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在此次论坛上发布了自主研发完善的新一代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系统——泰坦超算平台(TITAN S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