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1月12-15日,“2008中国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应用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由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宇航学会、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等单位协办;中国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应用论坛组委会和广东省卫星导航行业协会承办。  相似文献   

2.
李忠宝 《卫星应用》2009,(2):30-34,38
卫星应用产业已在全球形成了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必将拉动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卫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卫星应用的现有基础和能力,提出了航天恒星公司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30日,2010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卫星应用>杂志社联合主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  相似文献   

4.
《卫星应用》2010,(2):64-64
各有关单位:在国家加速发展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环境下,为推动我国卫星应用的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卫星应用专业技术和产业化经验交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专业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专业组、《卫星应用》杂志社拟于2010年9月联合主办“2010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会议由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共同承办。会议地点待定。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24日,“2008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联合主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一二所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卫星应用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主要论述下列几点:1卫星多普勒测量开创无线电导航的新时代;2卫星伪距测量开拓星基无线电导航的新模式;3六个导航卫星系统各具特色争市场;4卫星导航在航天遥测中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7.
6月18日.随着北京唐家岭会展中心主席台上揭牌按钮的启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全新的卫星应用产业平台——卫星应用研究院正式成立。作为集团公司卫星应用总体单位.该研究院依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东方红卫星公司所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将有利于发挥集团公司“星地一体化”的整体优势.做强做大卫星应用产业,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转型.这是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商业航天微小卫星已经实现了轻小型化、低成本、快速研制等目标,但是在卫星姿态控制方面受制于星敏感器等测量敏感器的精度水平,无法实现高精度的测量与控制。为满足微小卫星在轨飞行中高精度姿态测量和大角速度运动的要求,本文提出了适用于CMOS探测器星敏感器的跟踪窗口星图处理算法方案,设计了基于姿态信息和导航星库,通过坐标系旋转和透视投影变换,预测探测星点成像位置,设置CMOS探测器跟踪窗口的方法,根据跟踪窗口设置,完成预测恒星所在图像子区域的像素灰度数据采集和背景灰度值的计算。采用这种方法后,恒星成像质心精度得到了提高,加快了星点提取质心的图像处理速度。通过试验室动态光星模和外场观星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升了星敏感器的精度( )和动态性能(3 (°)/s),同时提高了全天识别的概率和跟踪数据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卫星应用》2010,(3):13-13
航天恒星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9亿元人民币,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了发挥倚天重地的优势、延伸产业链,规模化发展卫星应用产业而搭建的卫星应用的高科技企业,多年来致力于军民两用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在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微波传输、数字图像处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1月13日14时35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施一箭五星发射,将5颗"宁夏"一号卫星(又称"钟子"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宁夏"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应用于遥感探测等领域。卫星是由宁夏金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商业航天项目。  相似文献   

11.
孙家栋 《航天》2010,(7):30-32
世界卫星导航发展中的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世界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十分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动态新闻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  相似文献   

13.
随着自动驾驶、精密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各领域对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地基增强技术、高轨星基增强技术和传统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低轨卫星增强的非差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研制了基于低轨导航增强技术的低轨导航增强载荷,开发了基于低轨卫星增强的地面自适应卡尔曼滤波非差高精度定位软件,并进行了全球首次基于低轨卫星的信号信息一体化导航增强在轨试验。试验表明:经低轨卫星增强后,地面终端用户定位精度优于30 cm。最后,给出了该技术的后续研究方向,为未来低轨导航增强系统与其他增强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遥测遥控》2013,(2):77-79
主题:促进导航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发展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导航应用专业委员会和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导航应用科技大会",将于2013年下半年(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召开。本届科技大会的主题是"促进导航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将不断地促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数字地球等相关产业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空间科学不仅能够推动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科学突破,还能够有效牵引、带动航天高新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空间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系统性进展,开启了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新篇章。"十三五"时期,我国将继续研制、发射一系列新的空间科学卫星,这对航天运输系统提出了新的技术发展需求。发展空间科学必将推动我国的航天强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卫星应用》2003,11(1):39-42
简要回顾了我国卫星导航应用的历程,对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简要介绍了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卫星应用》2010,(3):8-8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上市公司,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级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卫星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地面站系统集成、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信息传输与图像处理五大领域多类产品;在卫星运营服务方面,具备提供广播电视高清信号传输、移动位置服务、数据采集等多项运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考虑卫星轨道运动和像移影响的星敏感器星图模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图模拟技术是星图识别算法和星敏感器性能测试的基础.提出一种新的高精度星图模拟方法.该方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利用两行轨道数据(TLE,Two-Line Orbital Element)与简化常规/深空扰动的近似解模型(SGP4/SDP4)计算出卫星在轨运行参数,进而获得卫星姿态矩阵;然后,根据星敏感器的方位和俯仰角度,确定星敏感器视场中的导航星及星敏感器安装矩阵,利用小孔成像模型,获得导航星在星敏感器成像面的投影位置;最后,为更准确模拟实际星像点的灰度扩散,在考虑卫星运动引起的恒星像移的基础上,按照二维高斯分布规律置灰度值来模拟星像点像素.在此基础上,还详细分析了不同曝光时间下,恒星像移对恒星位置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起,中国商业航天加速启航。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先后迅速涌现了一批商业火箭研制公司、商业卫星研制公司、商业测运控服务公司、商业卫星应用服务公司,开展了商业火箭发射入轨试验、商业火箭低空发射回收试验、商业卫星在轨应用等活动。美国是商业航天活动、商业航天监管的全球领跑者。美国构建了全球最为完善的商业航天监管体系,具体包括制定了多部涉及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肩负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责任。自成立以来,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不断推动企业化、市场化、集团化转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航天技术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实施了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造了载人交会对接、月面巡视勘察、"北斗"区域组网、高分卫星分辨率达到亚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