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2月6日15:45(北京时间2018年2月7日04:45),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发射台发射了首枚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重约1.25吨的红色特斯拉跑车发射升空,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该发射场曾承担阿波罗登月和航天飞机的发射任务。首飞任务中火箭二级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国外降低运载火箭成本途径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展高可靠、低成本、快速响应的航天运输技术是各航天大国追求的目标。面对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已成为航天业提升竞争力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航天活动的快速发展,对低成本发射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为代表的私营航天企业低成本技术日臻成熟,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实验性太空飞机-1(XS-1)为代表的未来低成本重复使用运载器项目的启动,对我国航天发射市场未来发展构  相似文献   

3.
概况 2007年全球共进行了68次航天发射,其中有23次商业性发射,占总发射次数的39%.全年的航天发射次数比2006年多2次,增长约3%.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核心驱动出发提出航天发展三阶段第一推动力,从产业要素出发分析航天产业进阶的市场、技术和产业政策三要素。而后从价值链出发研究航天产业产值分布和产业整合策略。最后分析了新兴航天发射服务公司的模式、产品和技术,为我国航天发射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航天产品单点故障模式规范化识别分析方法的国内外现状进行调研,总结了航天产品单点故障模式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单点故障模式识别的流程及规范化识别注意事项,为单点故障模式分类统计分析、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航天产品发射风险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美国商业航天运输咨询委员会(COMSTAC)与美国联邦航空局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FAA/AST)联合发布了《2015年商业航天运输预测》报告,对未来3年(2015~2017年)全球地球同步轨道(GSO)和未来10年(2015~2024年)非地球同步轨道(NGSO)商业卫星及发射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一、GSO轨道商业卫星及发射需求预测2015~2017年GSO轨道商业卫星年发射数量基本维持在25颗,发射需求在17次左右,呈现出  相似文献   

7.
世界航天运载业2005年仍未从低谷中走出,仅比2004年稍有好转。这两年是世界航天运载业45年来最不景气的年份。2005年全球仅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2004年为54次),其中有19次商业性发射,占总发射次数的34.5%(由于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本文某些数据与其它资料上的数据有差别——编注)。但2005年的中国航天续写了辉煌,神舟6号成功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发射及整个航天事业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航天大国俄罗斯进行了8次商业性发射,成为商业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占总商业发射次数的42.1%;阿里安航天公司发射5次,占26.3%;海射公司发射4次,占21%;中国和美国各进行1次商业发射,分别占5.3%。日本和印度2005年都没进行商业性发射。  相似文献   

8.
航天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航天技术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或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它可分成两部分:一是航天技术与产品国内外销售及发射、搭载服务的收益;二是为空间技术项目的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 以美国为例,其商业航天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在1988-1994年间,各类航天收入的比例见图2。一、发射市场以及运载火箭和卫星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商业发射市场是航天技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主要市场之一,它包括运载火箭和卫星两大产品。世界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商用静止轨道卫星市场,其…  相似文献   

9.
10月1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2号C气象卫星。这次用于发射卫星的远地点发动机,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四院)经过10多年艰辛攻关研制成功的。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的远地点发动机曾荣获国家金质奖,在我国的航天发射中屡建奇功。风云2号卫星的远地点发动机就是在该发动机研制成功的基础上研制的,1997年用于风云2号卫星的第一次发射,2000年6月参与风云2号B星的发射,为风云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做出了贡献。至今该发动机已10次用于各类卫星发射及其它飞行试验,成功率达100%。为确保这次交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近两年来,四院在…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京发布首个《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8)》,对2018年航天活动进行盘点,从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中国航天发射活动、技术创新、应用服务、国际合作、商业航天进展6个篇章全面展示了中国航天的最新发展与成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18年发射次数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发射活动创造新纪录,以突破历史的37次发射首次独居世界航天  相似文献   

11.
<正>为深入探讨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模式与相关政策,促进商业航天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动企业间开展更加广泛的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和中坚力量,航天产品研制、生产和发射的主要承担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在积极履行富国强军使命和责任的同时,高度重视商业航天发展,坚持技术领先与行业引领、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商业航天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商业航天主要涉及航天产品(火箭、卫星、探测器、飞船等)的商业化设计、制造、发射、应用、维护、回收,以及围绕航天科技诞生的新业态,如太空旅游、太空文化、太空农业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已成为航天大国,为商业航天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工业基础。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部门、各领域对航天商业化应用提出了更为广泛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提出也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航天商业化应用方面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印度在航天研究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项目是印度航天研究组织(以下简称 ISRO)的航天计划,ISRO 已经设计了四颗人造卫星,从1975年开始陆续发射,最近一颗卫星是1981年发射的“艾普尔(APPLE)卫星”。ISRO 使用印度自行设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私营工业界正在开发一次性运载器发射业务。为便于进行商业发射,在今后10年,美国很可能会建造若干个商业性服务设施——航天港。 由于联邦政府采取了鼓励政策,美国已有三个州为建造航天港做了基本准备工作。 美国运输部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OCST)的一位经济学家说,美国在商业航天方面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私营航天港的建造。他说,外国竞争者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要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将其东北端的约克角(Cape York)建成世界上主要的民用航天发射中心。澳大利亚的一家称为约克角航天局(CYSA)的财团投资了500万美元来论证建造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国际性民用航天港的可能性。 约克角作为航天港的有利条件 在澳大利亚建立火箭发射场并不是新事物,澳大利亚南部的武麦拉(Woomera)早在1947  相似文献   

16.
正在美国商业航天政策的牵引下,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秉承简约、低成本和高可靠的运行模式,不断探索实践,大幅降低研发周期、研发成本和发射价格,改变了传统航天的市场格局,创造了商业发射市场单位载荷发射价格最低的运载火箭、首次私营航天公司的空间站货运发射、首次运载火箭海上回收与陆地回收、首次运载火箭回收箭体再次发射、现役下行能力最强的飞船、现役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等一系列成就。其持续实施的低成本策略不断获得成功,累计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等美国官方订单或经费数十亿美元,也获得了大量的商业发射服务订单,自2007年以来连续盈利。SpaceX公司给整个航天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7.
概况 2012年,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印度、日本、伊朗、朝鲜和海射公司共进行了78次航天发射,其中有20次商业性发射,约占总发射次数的26%.2012年的航天发射总次数比201 1年少6次,降幅约7%. 中国进行19次发射,其中2次为商业性发射;俄罗斯进行24次发射(不含联盟号在库鲁的2次发射),商业性发射7次;美国进行13次发射,商业性发射2次;欧空局发射10次(含联盟号在库鲁的2次发射),商业性发射6次;海射公司进行3次商业性发射;伊朗进行3次非商业性发射;印度、日本和朝鲜各进行2次非商业性发射.2012年世界航天发射次数统计和世界商业发射市场份额分布分别见表1和图1.  相似文献   

18.
正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新建于远东地区的东方航天发射中心于4月28日迎来首次发射任务。一枚联盟2-1a火箭将3颗卫星发射升空。该消息再次引起了我们对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的关注。一、东方发射场的基本情况东方航天发射场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斯沃博德内市(具体位置见图1)(51°49′N,128°15′E)。根据俄方规划,东方航天发射场在已经关闭的斯沃博德内航天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简称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由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依托航天710所(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前身之一)成立于1996年,是我国最早的航天育种专业机构和航天育种策源地,直接推进了国内航天育种研究及产业化。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提供种质材料航天搭载、品种选育、产业推广等航天育种特色全产业链服务。以航天育种为特色、以旅游体验为主题、以生态农业为主导,联  相似文献   

20.
动态新闻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