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任何人造的飞行器都有离地及升空的过程,除了只一次使用的火箭、导弹和不需要回收的太空飞行器外,绝大部分飞行器都有落地或回收阶段。对飞机而言,实现此起飞与落地功能的重要装置就是起落架。  相似文献   

2.
航天飞机是为人类太空飞行任务而开发并运行的一种集火箭发射、轨道飞行器及携带标准组件的再人太空飞机为一体的可重复使用发射系统。(通常所说的航天飞机只是其中的轨道飞行器,有点用词不当。)迄今为止,只有美国与苏联有能力制造能进人近地轨道的航天飞机,并曾实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苏联解体后,相关的设备由哈萨克斯坦接收,  相似文献   

3.
太空巴士     
人们习惯将城市里穿行的公共汽车叫巴士,它是现代都市中最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自从有了飞机之后,人们出门或到世界各地旅行,就可以乘坐又快捷又方便的飞机了,飞机便被称之为“空中客车”。人类要想上太空,乘巴士和飞机就不行了。航天技术的发展,除了能载一两人的飞船之外,还研制成了最理想的被称为“太空巴士”的太空载人工具──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现代航天技术的最新成果,它是一种能反复使用的、可往返于太空的新的航天飞行器。航天飞机最大的特点是既能像火箭一样垂直发射升空,又能像飞船一样在太空轨道上运行,能进行机…  相似文献   

4.
虽然人类在50多年前就成功地进入太空,但载人火星任务的规模比以前的任何航天项目都要大。目前还没有火箭能够让携带宇航员和到达火星必需的所有供给与燃料的巨型航天器摆脱地球引力到达太空,可能需要用火箭分批将零件送入近地轨道,宇航员在太空中组装好航天器和给养再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5.
雨水 《太空探索》2011,(12):62-63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火箭升空后585秒,天宫一号进入预定轨道,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的大幕由此拉开,中国人梦中的"太空摇篮"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23,(6):40-43
<正>美国猎鹰9火箭拼单发射51个载荷4月15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在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升空,执行“运输者-7”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拼单发射任务。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9次的火箭第一级,又在发射台附近成功实施了返场着陆回收。火箭共为商业客户和政府客户携带了51件各类有效载荷,包括立方星、微型卫星、搭载有效载荷的轨道转移飞行器,其中最大的是重约700千克的土耳其亚米级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7.
2001年4月28日,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成为第一个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游客,商业太空旅游自此开启。迄今为止,全球共有7人进行过太空旅行。随着私人资本大力挺进太空事业,太空旅游蓬勃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新兴行业。亚轨道飞行器因其具有飞行高度、技术难度和飞行费用较轨道飞行器低等特点,因此,近些年,许多私营公司开始瞄准亚轨道商业太空旅游市场,对亚轨道飞行器进行研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被我们称之为飞机的东西在大气层中间飞行,叫做航空;穿过地球大气层飞入太空,就叫做航天了。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技术火箭,是现代人类航天事业的主要基础。说起来火箭最初还是由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呢。而提起现代火箭,就不得不从前苏联的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起了。齐奥...  相似文献   

9.
正"猎鹰"9号火箭在第20次发射中,第一级火箭返回并着陆成功,成为人类火箭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猎鹰"9号火箭的研制者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执着地追求运载火箭的复用,在复用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探索,这次成功开创了运载火箭重复使用的新途径。这条道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猎鹰"9号火箭是目前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太空》2011,(8):9-14
2011年4月5日,美国私营航天公司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伦·马斯科(Elon Musk)宣布正在研制一种自人类登月以来最强大的火箭,即“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并公布了火箭的相关设计细节和性能。根据介绍,“猎鹰重型”火箭具备强大的运载能力和低廉、经济的发射费用,  相似文献   

11.
太空实验—观测自由飞行器(SFU)自日本H—Ⅱ3号火箭在种子岛太空中心发射后,在轨道上进行了8个月的观测与实验。 1996年1月13日,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利用“奋进号”航天飞机将SFU收回,发现SFU表面总共留下了129个微小太空垃圾等物质撞击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王朋 《太空探索》2006,(8):36-41
航天测控网宇宙浩瀚无垠,无数神秘深蕴其中。自古至今人类都在探索其奥妙。从地球进入太空,从太空中了解我们自己居住的家园、利用太空资源为我们人类服务、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手段就是航天飞行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飞行。事隔  相似文献   

13.
腾月 《太空探索》2007,(2):40-41
茫茫诡异的太空随时都会有各种危险出现,比如说引力涡,陨石什么的。而且太空的广袤足以让一艘即使设备最先进的飞行器找不到方向。飞行器在太空中高速飞行,如果脱离了预定的轨道,难免碰上知己七八糟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空间扫描     
日本计划开发无人宇宙实验飞行器拟于2000年发射新一代无人宇宙实验飞行器“USERS”。目前,该飞行器开发的基本思想已经确定,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低成本标准飞行器和民品转宇航用实验机械舱“SEM”,二是大气层环境测量用的实验舱“REM”俄美9月22日举行合作委员会会议双方决定继续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共同实施太空研究计划。上述决定是根据专家向与会者提交的报告作出的。报告有说服力地证明,不应怀疑空间站的可靠性。俄罗斯于9月23日用宇宙-3M火箭发射两颗卫星其中1颗是俄罗斯军用卫星,另1颗是美国通信卫星,这也是美国通信…  相似文献   

15.
<正>当地时间2月11日10点40分,欧空局"织女星"火箭从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地将2吨重的"过渡性试验飞行器"(IXV)送入亚轨道。IXV是欧洲未来"太空巴士"的验证机,对欧洲未来自动再入飞行器从低轨道返回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进行试验,为欧洲开发迷你航天飞机奠定基础。IXV在340千米的高度与火箭分离后,继续爬升至410千米的高度,然后从高超声速减速返回地球。在120千米  相似文献   

16.
漫步太空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飞了十多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1983年4月7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期间,两名宇航员在太空自由自在地飘行了5个小时。这是人类首次不系绳索自由地在太空行走。宇航员为何能在太空行走呢?原来,宇航员从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时,除了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外,还要背上机动飞行器。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自由“行走”。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17.
台湾当局为发展太空工业而制定了一项五年发展计划。并成立了太空科技顾问小组,统等制造太空飞行器及培训各种发射技术人才,以达到五年后发射民用通信卫星的目标。从1 969年开始,台湾就已着手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在初步制订的太空工业五年发展中,确定了台湾的太空工业发展以民用为主,所开发的火箭及卫里,均以台湾自制为原则。其它有关的发展细节如下: ——民用通信卫星的制造:由台湾科技单位负责,联系海内外学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2008年3月9日,欧洲用阿里安-5火箭把其第1艘货运飞船"凡尔纳"自动转移飞行器(ATV)送上了太空.这使欧洲继哥伦布号实验舱成功安装在"国际空间站"(ISS)之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ISS项目上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9.
曲佳  钱钱 《国际太空》2009,(4):34-35
2009年全球航天业的挑战在于:认识到政府和私人航天项目2008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使商业航天和太空探索并驾齐驱。2008年世界航天业取得诸多成就,包括:①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②欧洲航天局(ESA)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圆满完成首次飞往“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③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法尔肯-1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20.
航天简讯     
日本展示HOPE航天飞机试验样机8月11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宇都宫展示了它的无人驾驶航天飞机HOPE的试验样机。这种被称为“自动着陆样机”(ALFLEX)的飞行器拟于明年初在澳大利亚伍麦拉火箭发射场进行大约20次飞行试验中的第一次。ALELEX的航空动力学同拟议中的HOPE航天飞机相似,长6.1米,重760千克。日本计划在21世纪初用H-2火箭发射HOPE航天飞机。(旁征)专为和平号航天员举办的太空艺术展美国人伍兹打算向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运送20件左右的艺术品,为那里的航天员举办首次太空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