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通过对欧空局(ESA)地面测控站监控体制的研究,分析了新一代测控站远程监控系统所应具备的优势及特点,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测控站远程监控技术,并对应用方案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独测控站无法对测角数据进行精度评估的现实,提出截取测控站下行遥测GPS信息进行坐标变换,再与实测修正值比较,从而实现测控站单独对测角精度进行评估的目的。实践证明,单独测控站能够达到比较准确的精度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国际某全球卫星测控网络为例,介绍了测控网与卫星测控地面站远程监控体制的设计与实现,包括通信链路、控制中心以及测控站远程监控网络的设计,为国内测控网全网IP化改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范例。  相似文献   

4.
根据卫星地面测控站监控系统开发设计的实践,在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中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利用基类和派生类逐层次展开,分步完成开发过程,尽量复用不同设计阶段的开发成果,使整个项目由框架到实现,逐步完善设计、充实内容,提高了开发效率,切实保证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5.
卫星测控站站点设置的基本原理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卫星发射和运行过程中,如何设置测控站以实现全程跟踪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所有测控站与卫星运行轨道共面的情况进行研究,采用相邻站点测控区域相切的思想,获得了对卫星全程跟踪所需最少测控站数目的函数关系式。针对卫星高度为300、1000、2000km三种情况分别进行求解,结果需要设置的最少测控站数目依次为13、7、5。  相似文献   

6.
从测控任务实际出发,对测控站测控信息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和分类,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数据异常判决方法。开发了测控信息自动监视报警系统,对测站测控信息进行实时监视、显示和异常情况报警,并将语音报警提示接入测站调度系统,实现了对测站测控数据的全程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7.
黄健 《民航科技》2006,(5):11-13
新Alenia雷达集中监控是完全自主设计、编制的软件工程项目,以前没有类似的工程项目,安装在上海区管中心监控机房,主要监视华东的Alenia新雷达的状态,在显示器上以不同的颜色显示雷达不同的状态,把监控信号发送到其它地方,并具有记录状态的功能。区管根据雷达的运行状态合理调配雷达资源。本文介绍了新Alenia雷达集中监控软件的主要功能,硬件构成和软件详细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8.
由于深空测控站具有天线口径大、工作频段多、接收灵敏度高、辐射功率大、工作时间长等特殊性,与一般地球卫星测控站选址相比,必须对站址周围电磁环境、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国外深空测控站选址要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类似白高斯噪声(WGN)的干扰信号为分析对象,探讨了深空测控站无线电干扰保护门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早期轨道任务中快速捕获目标是卫星测控站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北京国际海事卫星测控站10多年来执行卫星发射测控任务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卫星早期轨道任务中几类异常跟踪情况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应急处理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空间分隔技术分析方法,为频率规划与设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推导了两个空间目标与地面测控站之间的空间夹角关系,利用STK软件计算地面测控站跟踪卫星数据,并结合自行编制的软件,给出了计算夹角的技术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电源设备集中监控系统(PEIMS)已在电信、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普及和发展,但在民航空管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针对空管系统供电模式的特点,我们采用了适合自身特点的电源设备集中监控系统。本文将对其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陈昕  冉长风 《民航科技》2007,(2):122-123
文中就网络交换机的特点进行分析,从网络管理人员与程序开发人员的角度,对实现多交换机的集中监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通过编程的方法实现了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丈针对传统空管设备集中监控系统不易实现的难点,提出了直接使用软件控制空管设备监控计算机以实现对设备的完全监控的方法。并结合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广泛性、C语言的网络编程,对软件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天器绕定轴旋转飞行时天线与地面测控站的非线性通联时长问题,在航天器本体上建立基础坐标系,将天线信号辐射范围简化为一个空间锥体,通过建立天线布局姿态与航天器本体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建立地面测控站与航天器本体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映射得到了天线布局姿态与测控站的通联时长关系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以通联时长最长为目标函数,对布置3个天线的航天器进行了优化。通过(0°,0°),(20°,30°)和(-20°,-30°)3组布置角度下天线通联各测控站时长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优化求解得到的3个天线的最优布置角度为(0°,1.23°),(65.36°,178.30°)和(-65.36°,-176.04°),天线通联信号覆盖比率为83.98%。  相似文献   

15.
对已在使用的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测控设备分别采用监控代理,设备的改造套量多,工作量大,易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干扰,且风险分散。针对设备远程集中管理建设中存在的这个问题,在分析设备监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集中委托代理来实现测控设备远程集中监控的监控层次和体系架构,并以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为例给出了实现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架构和方法建设风险集中,易于控制,监控效率高,便于监控信息的二次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飞机测控站飞机基准平台的建立与标校、机载测控系统与地面测控系统的空间坐标统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日本臼田深空测控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日本深空测控技术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深空测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新型靶机出现的发动机空中停车故障,对测控站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转速采集系统和ECU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赵凡 《民航科技》2001,(6):16-18
本文介绍了导航设备监控系统中使用的三种信号采集方案,阐明了导航设备的信号采集原则、采集方案的设计思想、电路构成和功能,为实现民航导航设备的集中监控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信号采集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全球定位系统(GPS)已经达到初始运行能力,其完好性还不能满足全部飞行阶段的要求。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控(RAIM)为GPS的航空用户提供了完好性监控手段。文中集中讨论了实现RAIM的几种检测和判定方法,并对RAIM技术及其潜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