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针对TC4钛合金气浮陀螺轴承离子氮化的要求,改进离子氮化炉的阴极结构,控制阴极托盘与防辉盘、阴极柱上端圆盘与间隙套、间隙套与阴极瓷管之间的间隙尺寸,使氮化过程中的气压、电压和电流密度均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无内弧或击穿,辉光稳定,减小了瓷柱污染,氮化温度可≥900℃,使稍低于相变点则合金将有较佳综合性能;设计辅助工装,保证零件各部件的温差<10℃;经确定检测方法,优选离子氮化气氛、氮化温度及温度升降速度,消除污染后获得的氮化零件色泽金黄;最大氮化深度~0.5mm;表面硬度>Hm1000;球轴变形量<+4~7μm;球碗变形量<-15μm;研配后可达到设计要求,耐磨性能及抗咬合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硬铝的离子渗氮工艺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进的离子氮化炉中进行AlZnMgCu系铝合金的离子渗氮,使其基体表面生成了一层高硬度、六角形结晶的亮黑色的氮化铝薄层。由于氮化过程中AlN层的体积膨胀,以及它与铝基体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AlN层中出现了显微镜下可见的变形和显微裂纹。因此,要正确地调整氮化参数,必须使AlZnMgCu1.5合金基体上生成的结合力好的小于3μm厚的AlN层。  相似文献   

3.
激光气体氮化参量对TA2钛合金表面形态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气体氮化TA2钛合金时,氮化区表面形态和硬度受激光加工参量影响很大。在不同的激光氮化参量作用下,氮化区内熔体的对流形式和程度不同,使TA2钛合金表面形态呈现不同的特征。激光氮化后,TA2钛合金表面硬度提高。氮化区域内生成硬质相TiN是TA2钛合金表面硬度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钛合金薄壁曲面缝隙天线零件加工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制定了详细的加工工艺方案,解决了零件加工中的变形控制和高精度尺寸保证难题,实现了零件的高效加工。  相似文献   

5.
基于渗氮层出现裂纹的原理,结合现有氮化罐老化、炉气压力不稳定等生产条件对渗氮层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准备工作、炉气压力及退氮过程等可能导致渗氮层出现裂纹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解决了目前生产中渗氮层裂纹的问题,提高了渗氮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带式积分镜光束变换的原理。然后针对采用带式积分镜前后TA2钛合金表面激光气体氮化处理的氮化区颜色、氮化区宽度以及表面硬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带式积分镜进行激光光束变换可以有效提高激光氮化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纯氟,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对钛、钛合金和高温合金进行有效的表面渗氮。将工件放在高压容器内、充入纯氮,逐渐的升温,增压,至温度达900~1200℃,压强高达200MPa时保持1~6h,保持时间主要取决于温度、压力、工件材料及氮的分解情况。钛、钛合金和大多数高温合金都可迅速与纯氮反应。钛的渗氮压强为31.028MPa,温度达800  相似文献   

8.
航天用钛合金等温锻件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等温锻造技术用于TC11钛合金收敛段、扩张段,TC4钛合金翼芯、气瓶等航天精密优质锻件的生产。采用等温锻造工艺,利用钛合金超塑性的变形能力,其变形参数易精确控制,并克服了传统锻造中由死区引起的组织不均匀,可生产出表面质量良好、尺寸精确和性能稳定的航天用钛合金精锻件。  相似文献   

9.
氮化是大家熟悉的工艺,无论是气体氮化还是液体氮化一般都可看作是大批生产中的表面硬化方法;另一方面,人们却对离子氮化不太熟悉,所以,此工艺的用途往往受忽视。本文讨论其优点,物理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及有关的冶金特性。离子氮化是在一个具有二个电极的罐内进行的。如果罐内气体压  相似文献   

10.
利用Dictra动力学软件对中间层Cu元素在TC4钛合金扩散钎焊界面附近的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获得了中间层厚度、连接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界面元素扩散距离的影响趋势,结合夹层结构零件的焊接试验,验证了扩散模拟计算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连接温度对钛合金夹层结构扩散钎焊的接头强度影响最大,其次为保温时间,中间层厚度对接头强度无显著影响。针对钛合金夹层结构零件,结合焊缝微观组织分析可知,较优的扩散钎焊工艺参数应为:连接温度940℃,保温时间50 min,中间层厚度为20μm,达到了产品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固态相变理论,利用零件热处理过程中的热应力及组织应力引起的变形,解决带孔盘形零件孔径超差问题。为减少零件变形,在缩孔后辅之以亚温淬火工艺,从而达到了挽救超差零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的优势,随着其耐热、耐蚀性能的提高,将用来替代耐热铝合金、钛合金零件。特别是密度最小的Mg–Li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韧性和可塑性,是航空航天及重要运输工具很有发展前途的材料。由于镁及镁合金耐冲击,经过多年研究和开发,其耐蚀性能可与铸造铝合金相当,在兵器等各种军用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如照明弹用镁粉,穿甲弹用高比强镁合金弹托材料,变形镁合金可用于制造战术导弹舱段、副翼蒙皮、壁板、加强框、舵面、隔框等零件。 变形镁合金在军品上的应用@李宝蓉  相似文献   

13.
曾向东 《火箭推进》2004,30(3):28-32
通过工艺实践摸索出实用、经济、合理的钛合金筒形件的成形工艺,将其运用于其它钛合金零件的加工中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喷注器面板的加工实例,对钛合金材料在数控加工中的实际操作流程作一简单介绍。并同时对PRO/E在加工此类零件和零件材料钛合金中的辅助加工,作了分析。对DMC63V的后处理在实际引用中所碰到的问题和解决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利用ANSYS建立导弹中典型薄壁钛合金零件加工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零件加工系统的颤振特性,进而对其进行谐响应动力学分析,得到加工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基于VC++自主开发切削颤振控制平台用以优化切削参数,实现了薄壁钛合金零件的切削颤振控制及高效精密加工。  相似文献   

16.
钛合金旋压技术在国内航天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钛合金在旋压成形和理论研究领域的成果和水平,重点结合航天领域钛合金旋压需轻量精密化的特点,探讨了影响航天制件钛合金旋压成形的几个关键因素,即加热温度、旋压工艺参数、旋压工装及润滑方式等。对钛合金旋压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低成本和复杂型面零件旋压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热时效对普通灰铸铁件去应力的效果并不明显,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成分和合理的结构设计,保证了零件的强度和结构刚度,有效地防止了变形和保持了尺寸的稳定性,通过分析与实践,证明了普通灰铸铁件取消热时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18Cr2Ni4WA钢采用复合热处理的方法:渗氮+高频淬火,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零件表面硬度不合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用于小行星探测的离子电推进屏栅电源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小行星探测中离子电推进多工作点调节的需求,将离子电推进电源处理单元(PPU)屏栅电源的拓扑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国内外屏栅电源的现状与应用场合,分析了各个屏栅电源拓扑结构的特点,最后得出了LLC拓扑可以满足任务要求。通过对LLC拓扑的工作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时域增益曲线模型,以适应宽范围输入的要求。结合目前对于LLC拓扑的研究,提出数字化控制方式、三电平谐振变换器和混合控制3方面的技术展望,可为今后研制高效率、轻质量的离子电推进PPU屏栅电源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09,(5):41-41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8月26日报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过大量研究工作,于近日研制成功了新型原理薄壁壳体加工工装,突破了超薄钛合金壳体类零件制造的技术瓶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原理薄壁壳体加工工装克服了由于超薄壁工件内壁与工装贴合不好,存在间隙的部位,从而造成在切削力等外力作用下变形而导致壁厚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升了半球零件壁厚一致性,实现了超薄工件的车削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