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组织机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原城市群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产业推进体系主体不明晰,高新区管委会职能定位不明确,高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不理想等主要问题.基于中原城市群高技术产业联盟的发展,提出了组织机构的创新模式:成立高技术产业发展协调中心,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高技术产业发展融资网络,创新融资机制;推进高新区管委会由"准政府型"管理机构向"服务型"经济组织转变;组建覆盖河南主要高技术产业的河南高新集团公司,创新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建设高技术产业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公共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2.
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其有效实现载体,河南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进行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调查发现,河南目前大多数集聚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产业的选择与发展还存在一些偏差和问题.基于此,文章按照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理念,从产业集聚区软硬环境优化、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分工与协作、支持网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新型工业化战略与循环经济范式的产业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循环经济是新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并共同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现实问题。文章从新型工业化战略可以引导循环经济发展方向,而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也离不开经济发展战略推动这一认识前提出发,分别从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决定产业转型的必要性,以及产业转型的要素供给与需求等现实条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进行分析,提出用新型工业化战略引导循环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转型的相关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实施“旅游立省”发展战略以来,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该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新的时代环境下,旅游产业要进一步地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和发展形态,以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和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介绍了河南省面临的智能经济时代、高铁时代、高速公路时代、信息时代、休闲时代等新的时代环境,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探讨了整合旅游资源、组合精品线路、提升旅游形象、创新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企业集团、打造旅游品牌和优化旅游核心产业体系等旅游产业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首要的是执政理念的转变,其次是政府职能的实质性转变.为了对这些问题获得较为明确的认识,论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所应涵概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与难点;最后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型做了概括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在评析目前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基础上,提出完善现行税收政策,并适时开征新税种,形成循环经济税收体系,引导经济主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因此我们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现状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各国都积极探索节约资源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应运而生.对于我国而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和必要出路.文章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指出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使辽宁高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辽宁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辽宁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全要素效率、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辽宁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航业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不仅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比重快速上升,同时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对金融、旅游、商贸、信息、物流等现代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