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宇航型号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宇航型号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工作的内涵以及工作的核心,为推进宇航型号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资源一号02D卫星技术风险管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空间实验室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宏  周昊澄 《宇航学报》2019,40(3):295-301
以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风险识别与控制技术需求为牵引,对风险识别与控制方法的分阶段应用提出建议。针对空间实验室的重要风险和组合体特性,提出了的相对风险识别法和降级重构风险控制法,从相对风险的角度对空间实验室重大风险进行识别,在天宫一号无法对组合体实施控制时,用载人飞船接替天宫一号对空间实验室组合体进行控制。规避了风险识别结果波动过大的问题,在不增加设备冗余和其它舱段的前提下降低了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4.
航天关键器件尤其是国产航天关键元器件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风险来源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提前识别航天关键元器件应用风险是保证其成功应用的重要基础。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层次全息模型(ISM-HHM)的组合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系统中各项风险及各风险之间的关系,分析航天关键元器件应用风险属性,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层次全息模型(ISMHHM)组合方法,识别航天关键元器件应用风险之间的交互关系,构建风险间的层次关系框图,为全面识别航天关键元器件应用风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航天器软件产品功能、性能符合任务需求,安全、可靠地完成飞行任务,需要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文章首先介绍了软件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现状;然后结合航天器软件强实时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系统集成思想的软件风险控制方法;最后以某航天器为例介绍了该套方法的应用成果。研究结果可为识别航天器软件风险,提高软件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是永恒的主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随着“风险管理”理念的广泛传播,民航系统也正积极引进“风险管理”模式。近年来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再加上大机房集中摆放,设备保障风险也越来越大,引入风险管理对于民航空管设备保障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内容,它强调风险的事前发现和控制,是一种预防性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空间站技术跨越大、工作模式多、产品状态新、工作寿命长、协作单位广、验证难度高等任务特点,总结了空间站研制过程强化风险识别与控制、强化关键产品管理、强化三舱通用化设计、强化要求传递与落实检查、强化试验覆盖性和有效性验证、强化产品状态控制和归零管理、强化研制过程正向质量确认方面采取的主要产品保证工作措施。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有效保证了空间站研制过程质量,为空间站建造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装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ACDL),以主动激光作为工作介质,产品使用特性特殊,对整星装配、总装和测试(AIT)过程各环节风险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文章通过ACDL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分类梳理了其关键使用特性,基于使用特性识别了整星级AIT过程风险项目,重点论述了总装、测试、试验及发射等AIT全流程关键环节风险控制措施及工程验证情况。实践结果表明:基于产品关键使用特性的整星AIT过程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有效,相关方法可为其他星载激光系统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组织管理风险识别与控制的实践经验进行了详细探讨。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在组织管理上存在研制模式新、技术难点多、多线并行交叉约束、搭载安全性控制及发射场组织管理难度高等风险。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从组织系统策划,多器(星)总体管控模式与运行机制确立,两器一星计划风险协同管控与资源保障,多类型多目标载荷协同研制管理,实施过程动态控制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入手,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有效地保证了高风险复杂任务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首先阐明了风险管理的目的、程序以及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然后举例详细说明了风险评价的过程.重点说明危险识别及分类、风险评价方法和危险控制方法的运用,最后讨论了风险管理中的人因分析和防错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