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舱外航天服(上)13.航天员太空行走为什么要穿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与舱内航天服有何不同?航天员在太空中行走,由于太空环境非常恶劣,不仅有高真空、缺氧、极度的温度变化和可怕的宇宙辐射,而且还有太  相似文献   

2.
画说航天服     
航天服是航天员进入太空必须穿的服装,一般由压力服、头盔、手套和鞋子等组成。航天服可不是一般的服装,它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个人救生设备。航天服按用途可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大类,分别有软式、硬式和软硬混合式结构。相比之下舱内航天服的结构与功能较为简单,舱外航天服的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3.
7月28日,俄罗斯"联盟"U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进步"M20M货运飞船。本次发射是"质子"号火箭7月2日发射失败后拜科努尔进行的首次航天发射。飞船再次采用了快速对接方式,于发射后不到6小时就同国际空间站实现了对接。船上载有近2.7吨食品、燃料和设备等补给物资,其中一套工具将帮助航天员检修在7月16日的太空行走中出故障的一套航天服。那套航天服因头盔内漏水导致太空行走早早收场。俄2012年8月以来已  相似文献   

4.
<正>发射—再入航天服航天飞机航天员使用的发射-再入航天服,在飞行中一旦航天飞机座舱出现泄漏,这种服装能保证航天员身体处于一定的气压环境中,并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直到航天飞机紧急着陆到地面。当航天飞机在上升低空段飞行出现意外情况需要逃逸时,航天员从航天飞机逃逸后,可以开启航天服内的降落伞安全着陆,航天服内的供气系统可以为航天员提供氧气,  相似文献   

5.
雨水 《太空探索》2012,(10):64-64,F0003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包括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在内的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6月18日14时左右,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这是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6月24  相似文献   

6.
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在神七任务中,航天员将首次身穿国产舱外航天服漫步太空。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听他将舱外航天服其中的“玄机”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7.
神舟飞船和舱外航天服的任务,是在茫茫太空中创造出一个人能够生存的环境。航天员的地面训练设备则承担着相反的使命——在地面上创造出一个模拟太空的环境,让航天员在其中进行适应性训练。  相似文献   

8.
中国“神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歌 《太空探索》2007,(1):20-21
CZ-2F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发射火星箭的良好天气,早晨6时15分,身着蓝白相间色航天服的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按预定程序进入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坐到用合成材料特制的座椅上,这时,距离发射时间2小时45分钟,在他的身下是高高矗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二号F火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太空问答?     
正航天员穿航天服是个什么体验?航天服特别沉,重达十几千克,虽然在太空中完全失重,但要在地面训练时穿起来却并不容易。除非经过专业训练,一个人很难独立穿进去。在穿戴时需要从腰部以下钻进去,再把上部分套在身上,然后才能艰难站起来,给自己做密封、戴手套、戴头盔。航天服在太空中相当于一个小空调,提供气压、温度、湿度和氧气,因此还需要携带一个功能箱,导致它很重。我国最早的航天服甚至有身  相似文献   

10.
太空行走的训练方法 58.航天员太空行走如何训练? 航天员的太空行走训练有基础训练和专门训练两种.基础训练是让航天员学会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运动,当然也包括如何穿脱舱外航天服;专门训练是学习如何完成太空行走任务.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七号飞船飞向太空,579秒后飞船准确入轨。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首次飞行。9月27日16点35分,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自己研制的"飞天"航天服进入太空,实施空间出舱活动。9月28日17时37分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平安着陆,航天员凯旋而归,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14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随7名航天员升空的有两位勇敢的太空探险者——蜘蛛。这些小东西在科学家、航天员和新闻媒体中引发轰动效应,网上还出现了一段蜘蛛伴随着音乐《小蜘蛛》在国际空间站织网的MV。这两名特殊乘客,和所有航天员一  相似文献   

13.
在发射升空的24小时里,神七航天员经历了16个日出日落,飞行了大约68万千米。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接收到的飞船舱内实时画面上,记者感受着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的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此次发射的"联盟"TMA-14M飞船搭乘"联盟FG"运载火箭,于26日0时25分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除叶连娜·谢洛娃外,飞船内还有俄罗斯航天员亚历  相似文献   

15.
1 航天员出舱活动训练简介 1.1 出舱活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训练有基础训练和专门训练两种.基础训练是让航天员学会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运动,当然也要包括如何穿脱舱外航天服;专门训练是学习如何完成出舱活动任务.  相似文献   

16.
航天服是航天员升空与返回时为防止事故而穿着的服装,例如在升空发生事故.航天员即使被抛到真空的宇宙中,航天服中氧气瓶中的氧气可供航天员使用几十分钟.且具有防寒隔离功效。为此,航天服具有气密性,头部与手腕的转动均不会漏气.这样一来就使航天服的穿脱非常费劲。日本航天员毛利卫说.穿航天服是很辛苦的,头部艰难套入,又很重.航天服重20-30千克,  相似文献   

17.
杨孝文 《太空探索》2012,(11):38-39
航天员落到森林里,担心自己被狼吃掉;飞船在发射过程中竟然被闪电击中……诸如此类的离奇故事决非杜撰,而是确有其事。在人类航天史上,即使是计划最周全的任务,也有可能遭受一些荒唐事故的困扰,有时候这种荒唐事故甚至会接踵而至,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些事故中,航天员竟然全都幸存下来。上升2号20世纪60年代,苏联把搭载两名航天员的"上升"2号飞船送入轨道,这标志着苏联在太空竞赛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中一名航天员,即飞行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离开飞船,成为世界上太空行走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1971年4月19日,即美国阿波罗14号的两名航天员第一次使用手推车在月球上采集岩石标本两个月后,苏联成功发射了礼炮1号空间站,并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个消息,宣称苏联拥有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发射的第二天说,礼炮1号的飞行是"征服太空的重要一步"。他还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我们根本就没打算去月球。我们要另辟蹊径。"他所指的"蹊径"就是发展载人空间站。勃列日涅夫强调指出,苏联科学界认为,建立航天员轮流居住的空间站是人类进入太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7,(9):16-19
航天员太空扔“垃圾”;海射火箭10月恢复发射;进步号飞抵国际空间站;印2009年进行可复用运载器亚轨试飞;印5年内将使发射次数翻番  相似文献   

20.
阿波罗工程的前世今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谷 《太空探索》2009,(8):30-31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美苏开展的激烈太空竞赛中,苏联连续获得数项第一: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把世界第一位航天员送人太空…….美国朝野上下均深感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