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车间于一九七五年开始应用数控铣床加工镁合金零件。一般加工精度可达0.1毫米。到现在为止,共加工了28项计1万多件零件。一、典型零件加工举例当前,我车间的数控铣床主要用于批生产。取代原来硬式靠模加工工序,以及新机研制中的复杂零件的加工。加工的典型零件如: 1.长板条形零件(见图1) 原来按划线分三道工序加工,单件铣工工对75分钟,钳工工时30分钟。采用数控加工后,单件铣工工时降为20分钟,钳工工时降为4分钟。 2.封闭曲线形零件(见图2)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加工尺寸控制仪的结构,用于磨床上的安装调试方法,改造后磨床加工零件尺寸的公差带在0.003mm以内,对批生产最为适用.  相似文献   

3.
我所承制的某型号批产后产量激增,为了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成立了该型号的生产专线车间。该车间生产的零件以关键零件和难加工零件为主,需要满足年产1500套零件的批生产要求,在工艺改进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机床设备的同步更新,软、硬件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保证批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此情况下,我所组织进行了各类机床选型的调研,包括加工中心、铣床、车床、磨床、线切割等机床。本文总结了笔者在参与本次五轴加工中心选型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超薄扭曲叶片精密电解加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由方料经单面电解加工超薄扭曲叶片叶身型面的方法.以及其零件加工难点、夹具和阴极结构及非加工面的保护.用该方法批生产叶片、叶身型面重复制造精度稳定,型面轮廓精度基本满足了无余量修抛要求.  相似文献   

5.
磨削一般是零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磨削过程较为复杂,磨削力的大小不仅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而且还影响零件的精度。在磨削机理研究及生产实际中常常需对磨削力进行测试,通过调整磨削用量,修整砂轮,实现在允许的磨削力范围内进行加工。提出了在磨床上安装测力系统,并采用单片机对磨削力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建立磨削力的经验公式,同时显示并打印结果。  相似文献   

6.
零件在外圆磨床上加工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一是受零件磨削力的影响,二是受外圆磨床尾座对顶力的影响,尤其细长杆零件受力变形较为明显。为了在加工过程中避免零件变形而影响加工精度,通过使用ANSYS对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控制两个方向力的大小,并对这两个方向力进行逐一分析,并配合高速磨削加工,确定进刀量、磨削速度、零件转速及对顶力等磨削参数,并对上述分析方法进行延伸扩展。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复合斜面的数学模型和加工方法,指出该加工方法可操作性好,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专用于航空发动机蜂窝加工的电火花蜂窝磨床的功能开发和工艺研究,实现对环形件外型面的电火花成型加工。该方法是一种独创的新型加工工艺,突破了传统电火花磨床只能磨削加工环形蜂窝件内径的束缚,实现了实体工件外型面低成本、高效能的大余量去除和成型加工,有效地解决了难加工材料、特殊结构表面余量去除困难,刀具悬臂梁加工振动大,刀具损耗大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西德BIahm公司出产的HFS-6精密平面磨床,其变量油泵采用I字型叶片,如图1。这种叶片尺寸较小,形状较复杂,光洁度和精度较高,加上零件本身的硬度要求高,给加工带来很大困难。在工具磨床上作成型加工,合  相似文献   

10.
戴华 《洪都科技》1991,(1):44-46
把工艺相似的零件归拼成族,并把这样的零件族按成组加工进行成批生产,可以缩短机床重新调整的时间。但是,改进机床在小批量生产中的利用问题在推广成组加工后仍然是一个现实问题。 选择零件族进行成批生产的最佳顺序可以进一步缩短辅助时间。本文介绍了最佳顺序与六角车床加工的有关经验。 当加工一批零件转到另一批零件时,六角车床的重新调整时间平均为20~60分钟。  相似文献   

11.
复合加工技术在航空复杂零件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加工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广泛应用,解决了复杂结构零件、难加工材料加工难题,如:采用振动钻孔、振动攻丝解决了细长孔加工难题,采用振动光饰解决叶片表面抛光难题;采用镗铣、车铣复合多功能加工中心实现了多工序集中复合加工,减少了工序周转和辅助加工时间,减少了人为干预,提高了自动化加工水平,为加工过程全程序化控制奠定了基础,保证了零件加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非球面加工先进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较系统的介绍了非球面零件超精密加工各方面的技术,并结合正研制的 Nanosystem300非球面复合加工系统,着重强调了非球面机床研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超大型壁板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超大型壁板类零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技术,从整体上考虑零件加工变形控制,从毛坯处理、粗加工到精加工采取合理措施控制零件变形,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超大型壁板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技术全面考虑了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每一工序,这种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其他大型结构件加工中这种控制方法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性能。该技术的研究应用对我国大飞机的研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弱刚性零件加工后变形,难以预先数字化描述,导致加工轨迹无法设置,造成数控设备的优势难以发挥等问题,提供一套弱刚性零件高效加工的可行性工艺解决方案,具体介绍了数控机床感知能力、分析能力、优化能力及去手工化工艺方法的研究,实现了薄壁壳体关键工序的一键式操作,减少人为干预点,提高了操作过程的可靠性,使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Sm Co磁钢属于稀土永磁材料,总体磁性能高,矫顽力大,抗干扰能力强;同时,温度系数低,磁性能更稳定。但这种材料零件脆性大,切削性能差,在加工或碰撞中容易掉渣、崩裂;加工中往往更难以装夹与定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加工技术、工艺方法和加工参数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深孔加工在航空制造业中具有广泛需求,是加工难度最大的工序之一。复杂壳体零件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深孔加工质量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以航空复杂壳体零件为对象,针对航空复杂壳体零件深孔加工的工艺特点及难点,就目前现有深孔加工方法、深孔钻削力学、深孔钻削切屑形态与排屑方法、深孔加工在线监控及深孔加工设备等方面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并探讨了深孔加工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精度、高硬度、高脆性碳化硼材料的动压气浮轴承零件精密加工存在加工合格率低和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加工流程、精密磨削与精密研磨的技术改进。首先,采用电火花套切方法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小余量精密磨削和精密研磨加工的工艺方法,提高了轴承零件加工效率。其次,通过设计制作专用高精度定位磨削夹具和金刚石砂轮修整装置,解决了轴承零件磨削加工形位精度不高和砂轮无法进行在位修整的问题。最后,通过研制圆柱面精密研磨机,解决由于原有研磨设备精度差造成的加工质量和效率低的问题。通过采取技术改进措施,实现了碳化硼轴承零件亚微米级形位精度的磨削加工,提高了轴承零件的加工精度、合格率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加工超高强度复杂箱体类零件的过程中,研究其加工工艺,明确编制合理的制造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装夹定位方案、有效利用车间资源和切削刀具、分析件热后的变形规律并加以控制、设定合理的切削用量、引入曲线插补优化刀轨是保证复杂箱体类零件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叶片零件的装夹、加工、量具设计、检测、编程坐标系及机床加工坐标系确定等方面,分析了叶片三坐标数控加工过程中造成叶片成型误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精密机械产品中,表面硬度高、又有位置度要求的坐标孔,常规方法是热处理后在坐标磨床上进行加工。但坐标磨床价格昂贵,也不适合批生产要求,且许多工厂尚无此种设备。 我们在生产一种液压伺服阀时,就遇到如图1所示的一组孔。其表面渗碳淬火后硬度为HRC55~60。我厂无坐标磨床,只得在普通内圆磨床上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