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21年2月21日,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所长Anatoly Petrukovich博士接受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期刊采访,介绍了俄罗斯未来空间科学发展方向、金星-D (Venera-D)任务进展、俄罗斯空间科学研究经费和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2021年重点工作等. 1.未来俄罗斯空间科学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不仅是俄罗斯,所有国家在空间科学领域的活动不是受限于科学想法,而是受限于财政能力.经过论证的项目与其实施可行性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传统的空间天文学任务是与地面观测站相互协同的,旨在获取有关宇宙结构的知识.但现在针对太阳系的研究越来越聚焦寻找生命踪迹,了解行星演化及其气候.几乎所有国家的航天机构都在部署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2.
俄新社网站2020年1月31日报道,俄罗斯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首席工程师Dmitry Khmel表示,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正在酝酿于2020—2021年制定金星探索计划。该计划可参考已经成型的俄罗斯月球开发计划,并应包括曾在《2016—2025联邦航天计划》中出现的金星-D(Venera-D)任务。根据Roscosmos的安排,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和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分别从科学探索和工程应用两方面开展相关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届中俄联合探测火星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3月16—18日在莫斯科召开,会议由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科学研究所主办。参加研讨会的中方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上海天文台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俄方参会人员分别来自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无线电电子学所、俄罗斯航天局莫动特种设计局和拉沃其金科研生产联合体等。此外,瑞典与荷兰的科学家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塔斯社网站2019年3月20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宣布将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上安装全天空监测仪,用于测量X射线宇宙背景辐射亮度,分析和绘制83%的宇宙地图。全天空监测仪将于2020年通过货运飞船运抵国际空间站,再由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时安装在俄罗斯舱段外部的通用模块上,任务周期为3年。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7月15日,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所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尚未研发出可承受木星高强度辐射环境的电子器件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IKI决定暂时放弃木星着陆探测计划,并将2025年后的探测重点放在金星相关问题的研究,俄罗斯将通过与NASA成立联合工作组的方式,商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俄罗斯航天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最近一次是2015年7月成立了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这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实施,未来将对俄罗斯航天发展带来重要影响。1合并成立概况2015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意了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与俄罗斯联合火箭-航天集团(URSC)合并成立"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Roscosmos Space State Cprporation)的提案。2015年7月上旬,俄罗斯联邦会议上议院(联邦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2021年3月9日报道,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总经理罗戈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  相似文献   

8.
2021年全球重要的空间科学发射任务逾10次,主要是美欧的空间天文、月球和深空探测任务,我国也将发射首颗空间地球科学卫星“广目”。此外,多个中外载人航天任务亦将为空间科学与探索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2021年3月9日报道,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总经理罗戈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加强科学研究交流,推进全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3月26日,张克俭与罗戈津再次连线讨论了月球科研站项目的实施情况,包括如何吸引国际合作伙伴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深空探测发展与未来关键技术   总被引:19,自引:14,他引:5  
深空探测指人.类对月球及以远的天体或空间环境开展的探测活动,作为人类航天活动的重要方向和空间科学与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和未来航天领域的发展重点之一。在简要总结深空探测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深空探测发展的5个特点,提出了未来深空探测应重点研究和突破的6类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Luna 25计划于2019年发射,将是首个在月球南极地区着陆的探测器,旨在研究风化层和月尘,并测绘着陆区3D地形图。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网站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空间委员会近期召开专家会议,为月球-25(Luna 25)确定了二个月球南极地区候选着陆点。首选区位于Boguslawsky撞击坑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4月5日,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召开工作会议,宣布重启电离层探测器-2025(Ionozond-2025)多卫星项目。Ionozond-2025项目原名电离层探测器(Ionozond),于2000年初启动,旨在监测电离层和跟踪太阳状态。2013年项目进入技术设备综合测试阶段时中断,2015年项目更名为Ionozond-2025并纳入联邦航天计划。目前确定Ionozond-2025项目将包括4颗  相似文献   

13.
正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The 2nd China Space Science Assembly2021年10月26-28日北京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于2021年10月26-28日在北京举办。大会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承办。大会期间将举行包括特邀报告、空间科学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颁奖仪式、分会场报告和航天新技术新成果展览、空间科学科普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大会将开设多个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并设立墙报交流专区,现面向全国征集大会论文。经大会录用的论文,将择优在《空间科学学报》《光学精密工程》《红外与毫米波学报》《航天返回与遥感》《无机材料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Big Earth Data》《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等学术期刊发表。征文截至日期:2021年7月31日。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26日,韩国国家航天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韩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韩国《航天开发中长期规划》(2014-2040,简称《规划》)。此次《规划》面向2040年,提出了未来韩国航天发展的方向、愿景,政府推进本国航天发展的四大目标、六大重点任务及其具体推进计划,明确了韩国2014-2020年间具体的航天开发计划,提出了未来韩国运载火箭发展“三步走”战略、2014-2040年的卫星技术发展路线图、行星探测和空间科学路线图、宇航系统出口路线图等。《规划》分为制定背景与过程、国内外航天发展现状与启示、愿景与目标、重点任务及具体推进计划以及主管部门与预算五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杂志1993年3月15日出版的一期专刊对未来五年全球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评述和展望,现将有关欧空局、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经费摘录如下。欧洲航天活动在未来五年中将继续得到稳定发展,几项新的军事、科学和载人航天计划已经确定下来,与俄罗斯合作的一些新计划将是未  相似文献   

16.
主编的话     
<正>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于2019年10月25—28日在厦门举办。此次大会主题为"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旨在搭建研讨空间科学前沿技术与发展态势、普及空间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平台,助推我国航天强国目标早日实现。分会场主题包括:磁层-电离层耦合关键科学问题,任务总体设计、仿真与分析技术,平台、测控、运控、数据处理等公共技术,地外天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总经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公开对外表示,俄罗斯正在制定未来10年的航天活动国家计划。这项计划的开始时间是2021年,结束时间则是在2030年,预计将于今年底前提交政府批准。根据公开的内容显示,该项国家计划包括用于开发格洛纳斯卫星系统的联邦专项计划、开发超重型火箭航天综合体的子计划、创建球体卫星星座的计划、在东方航天发射场建立地面太空基础设施的计划、开发新工业综合体和现代生产设施的投资项目等。  相似文献   

18.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4):584-585
正中国科学院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是中国科学院2013年批准成立的院级重点实验室。一、总体定位面向复杂航天系统发展趋势和任务需求,致力于系统复杂性和紧耦合特性认知,开展与复杂航天系统紧耦合特性相适应的电子信息系统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研平  相似文献   

19.
空间科学实验地面支持系统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其他空间任务, 空间科学实验具有用户分散、实验进程控制 (遥科学实验)要求实时或准实时、多种类型空间科学数据处理要求等特点. 针对空间科学实验的特点和对地面支持系统的要求, 结合实践八号卫星(SJ-8)、探测双星(TC-1, TC-2) 和神舟系列飞船(SZ) 的空间科学实验地面支持系统的任务完成情况, 以及未来空间科学实验任务的需求, 提出了地面支持系统平台的构架设想. 该系统平台支持空间科学实验的状态监视与控制, 支持遥科学实验, 能够支持空间科学实验数据标准产品的定制处理, 满足空间科学实验多任务的要求, 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0.
正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单位: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协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宇航学会2021年10月25-28日北京中国空间科学大会系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于2019年发起并主办的全国性学术盛会,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将各分支学科集中到一起进行深入交流的全国性学术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大会的宗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凝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和有志于空间科学事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