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7,20(3):F0003-F0003
胡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航空动力学报》副主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委、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叶轮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流体弹性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燃气涡轮发动机气动稳定性理论、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和非定常流动,以及进气畸变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轴流压缩系统的动态失速过程和轴流压缩系统失速的主动抑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航空发动机》2010,36(2):61-62,F0003
<正>特邀委员蔡毅1985年8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系,工学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在中航工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空学会第九届小型发动机学术交流会于2012年6月28~30日在北京南宫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小型发动机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三十一研究所承办。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株洲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50名代表。《航空动力学报》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与会议代表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4.
《江苏航空》2006,(1):20-20
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动力装置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05年11月27日在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召开。本次会议是由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动力装置专业委员会委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开展本专业的学术交流工作,研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本届专业  相似文献   

5.
王玥 《航空动力学报》2011,(9):2161-2162
2011年8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发动机可靠性专业委员会、空军航空技术装备可靠性办公室主办,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承办的第六届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学术交流会在湖南张家界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空军航空技术装备可靠性办公室、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会议代表以及论文作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学会第六届动力年会于2006年11月6日至8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我国航空航天动力领域的高等院校、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和相关航空工厂的代表。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致开幕词。大会分别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副主任张健所长、杨茂林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张靖周教授、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桂幸民教授主持。航空动力学报主编陈懋章院士、刘兴洲院士、刘大响院士、尹泽勇院士以及航空动力界的著名专家学者等进行了大会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对航空动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7,20(2):F0002-F0002
陆山,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委员,航空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委员,曾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航空工程及工程力学系博士后副研究员。从事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分析工作20余年,先后主持或参加了航空部高推预研、发动机结构完整性、航空基金、国防科工委项目课题等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5篇,被SCI、EI、LNSPEC索引19篇次,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航空学会第十八届燃烧与传热传质专业学术讨论会于2015年11月2日至4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燃烧与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承办。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中航工业中国涡轮燃气研究院、中航工业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等20余家院校、单位机构代表共90人。《航空动力学报》、《推进技术》、《航空发动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航空发动机》2014,(5):F0002-F0002
蔚夺魁,1968年1月出生,自然科学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现任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助理兼副总设计师,担任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发动机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理事、《航空发动机》编委等。  相似文献   

10.
2012年9月7日至9日,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主持召开第十六届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学术交流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中航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工业商用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秀     
梁德旺1962年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县,1978年考入南京航空学院,1987年9月获航空发动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尔后留校任教。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内流气动力学、推进系统隐身技术、进气道/发动机匹配技术等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2.
沈锡钢 《航空发动机》2014,(2):F0002-F0002
<正>沈锡钢,1963年10月出生,1988年硕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航空发动机》编委。现任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军用燃气涡轮发动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热力学委员会委员,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辽宁  相似文献   

13.
尚守堂,1970年6月出生,自然科学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学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曾任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燃烧设计研究室主任,现任该所副总设计师兼总体一部部长。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研制工作,参加了"昆仑"、"太行"系列型号和先进战斗机、运输机动力以及航改燃气轮机的研制及改进改型工作、多个项目的预研工作。目前担任某型发动机常务副总师、某探索研究项目主管副总师及主  相似文献   

14.
《航空发动机》2010,36(4):F0002-F0002,F0003
<正>1969年12月出生,自然科学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动力工程系,2000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中航工业动力所副所长,某发动机型号总师。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风扇和压气机结构设计,以及航空发动机型号工程研制与科研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会议由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强洪夫教授主持,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王振国院长致开幕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望元教授、航天科工六院孙翔宇副院长、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强洪夫主任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浩讲师为大会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四个报告从不同领域介绍了火箭发动机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浅出,启迪思维。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0月15~17日.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三届发动机自动控制学术交流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业内12个厂所、大学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航空发动机》和《航空动力学报》作为期刊代表,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9月18-20日,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五届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专业学术交流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承办。会议代表共计82人,分别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军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  相似文献   

18.
各有关单位: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2年9月底召开2012年度学术会议,以"标准化在推动航空产业发展中的使命与责任"为主题进行研讨。现开始征文,欢迎本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大标准化工作者和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7日至9日,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发动机软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中国航空学会发动机软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回顾新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60年奋斗历程,总结成绩与经验,探讨问题与教训,提出措施与建议,为突破"瓶颈"、加速发展建言献策。来自航空动力行业15家单位的30名领导、专家和论文作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民航学人     
民航学人范作民教授男中共党员1933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设计专业。1960年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一年。现为中国民航学院航空机电系教授,航空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航空动力学报编委员会委员。范作民教授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热力学方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