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林 《国际太空》2004,(4):26-29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通信需求不高、网络连接不盛以及资金缺少等因素,卫星研制任务不足,订单锐减,世界卫星制造商陷入裁员、关闭、合并、重组等困境。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通信需求不高、网络连接不盛以及资金缺少等因素,卫星研制任务不足,订单锐减,世界卫星制造商陷入裁员、关闭、合并、重组等困境。 2001年,卫星制造商共获得20颗卫星订单,2002年则跌落到前所未有的低谷,只有8颗卫星的订单,它们是: ·阿尔卡特公司获得为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研制W-F5和AMC-23两颗卫星; ·洛马公司获得研制AMC-15、16两颗卫星; ·波音公司获得研制Thuraya-3卫星; ·阿斯特留姆公司获得研制Hella-Sat卫星; ·轨道科学公司获得研制Telkom-2和银河-1R两颗卫星。 2003年情况略有好转。世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65~1990年静止通信卫星公开报道的355次故障分析,和对其它卫星的故障分析后认为,卫星故障主要是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造成故障的原因有制造上和装配上缺陷;试验不充分、漏项和试验条件苛刻;贮存期过长;人为失误;管理不协调和有漏洞;环境的危害等。提出延长卫星寿命和提高可靠性的10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国外共有来自美国、欧洲和印度的6颗侦察卫星入轨服役,使全球在轨工作的侦察卫星总数达到了106颗,其中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最多,达42颗,其他依次是雷达成像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这里不包括导弹预警卫星。拥有侦察卫星最多的是美国,有39颗,其他依次是欧洲、俄罗斯、日本、印度、以色列、韩国等,就连阿联酋也想拥有侦察卫星,但遭遇了发射失  相似文献   

5.
太空垃圾对运行卫星的威胁越来越令人担忧。为保护卫星不受其危害,航天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卫星防护措施,这里只简单地作一个介绍。在诸多的卫星防护方案中,有些明显不实际的不多赘述。比如,垃圾回收方案,在目前起码是极不经济的,并且对于非常小的垃圾回收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保护卫星不受附近物体的袭击,在其周围设一个禁区的方案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太空垃圾只受自然力的控制,靠明令禁止并不能改变其轨道。有些卫星防护措施尚存争议,比如设置处理轨道问题。其做法是把不再使用的卫星  相似文献   

6.
重量在100千克到1000千克的卫星称为小卫星;重量小于100千克的卫星称为微小卫星;重量小于10千克的卫星称为纳型卫星;重量小于1千克的卫星称为皮型卫星。微小卫星是近年来出现的有明确用途的新一代卫星。其特点是:新技术含量高、研制周期短(一年左右)、研制经费低(数千万人民币),且可以进一步组网,以分布式的星座形成“虚拟大卫星”,微小卫星现今的发展趋势?微小卫星的出现,相当于在航天领域中实现了计算机从大型机到微型机所引起的技术革命。80年代以来,美、德、法、俄等国家的一些公司相继开展微硅陀螺、微硅加速度计等微型惯性仪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卫星成本的估算都是依据过去已经发射卫星的经验数据作参考,以推算一个新型号卫星的成本。近几年来,又比较着重各种部件和主要设备的成本核算,以改善卫星成本估算的准确性。然而,对于卫星初步方案设计阶段,由于设计的详细情况还不很清楚,要进行卫星整星的成本估算,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为此,曾经提出过一些成本估算模式。几年来,美国有关部门有目的地收集了各种卫星的成本及有关的技术资料。加利福尼亚州埃尔·塞贡多航宇公司,根据这些资料,分析和整理了一项“卫星整星成本估算关系式”。只要知道卫星的任务和装什么样的有效载荷、卫星的重量以及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宇局 ( NASA)与一些厂商及大学一起实施的“新千年计划”要研制 1种超小型的纳米卫星 ,而且通过这个计划要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是要制造出应用于下一代卫星上的各种新的微小型器件 ;第二是开发新技术 ,使美国公司在国际空间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1 纳米卫星NASA要研制的纳米卫星是一种尺寸不大于生日蛋糕的超小型卫星 ,价格低廉 ,可用于执行科学探测和地球遥感等任务。该星要在美国微小卫星的研制中起带头作用 ,闯出一条新的路子。它设计成可按一定的形式编队飞行 ,形成 1个星座 ,而且卫星之间需要相互交换信息。这种八边形卫…  相似文献   

9.
遥感卫星篇     
正1概述50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研究院)通过技术创新,在遥感卫星领域,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资源"、"海洋"、"高分"等卫星系列,建成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2发展历程返回式遥感卫星1975年11月,研究院研制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回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是中国航天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显著标志之一。研究院先后研制并成功发射了返回式卫星0号、  相似文献   

10.
卫星银行     
江燕 《国际太空》2009,(1):29-32
卫星银行是指直接利用卫星作为银行业务信息传输枢纽的银行网络,简称卫星网。农村银行、电子银行(E—banking)、移动银行(M-banking)或海上银行(Banking at sea)等,目前是以地面链路传输信息为主的网络。  相似文献   

11.
<正>小卫星如今是航天业界的热门话题,诸如立方体卫星、手机微卫星等概念都被人们热炒。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民用和商用电子器件的水平已经相当高,很多器件可以直接送进太空里正常工作,不需要专门订购宇航级的器件。英国萨利卫星公司的一位高层曾经表示,商用元器件会极大地改变卫星制造业的形态。最近有个数字,可以量化地表达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 3月 2日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0 1星交付仪式在京举行 ,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移交给用户代表部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正式投入使用。资源一号卫星的交付 ,结束了中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而只能购买国外卫星数据的历史 ,标志着中国资源卫星研制技术达到了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巴西驻华大使奥鲁·普雷托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仪式并讲话。资源一号卫星被两院院士评选为 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开创了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3.
1 “搭载有效载荷”的典型案例 “搭载有效载荷”与传统的有效载荷搭载在形式上是大体相同的,被搭载的有效载荷也通常都是政府有效载荷(部分是商业有效载荷),区别就在于二者的卫星主体属性不同:前者是商业卫星,有较严格和确定的交付进度,且这一进度一般情况下不因“搭载有效载荷”而改变,也就是说,卫星是“公交车”,车不等人;后者是政府卫星,卫星与“搭载有效载荷”之间一般需要充分协调,且最终发射时间要等各有效载荷全部交付后才能确定,也就是说,卫星是“包车”,人到齐才走.因此,商业卫星“搭载有效载荷”在合作目的、管理模式、责任与权利等细节问题上有更明确的考虑和规定.  相似文献   

14.
赵前 《国际太空》1995,(6):15-15
法国政府表示愿意向友好国家出售侦察卫星,其条件是:一、必须提供该卫星的详细用途;二、保证卫星图片不出售给第三国,或被用于损害法国的利益;三、同意法国对该卫星拥有最终的关闭权。法国出售侦察卫星的政策是与它出售导弹、坦克等军事装备的政策相一致的。法国航天局即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是承担法国军用卫星研制的主要部门。该局计划部主任G.Brachet说,法国的政策是十分清楚的。法国愿意出售侦察卫星既不是为了商业目的,也不是为了拉拢伙伴。Brachet说:“只有被认为是友好的国家才有权购买法国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15.
卫星星座述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在卫星的各种实际应用中,包括通信、导航、预警、测地、侦察和气象等,都希望在轨道上同时有几颗卫星,组成卫星群或称卫星星座。通常主张用三颗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星座来覆盖地面,但是实际上这种星座只能覆盖低纬度和中纬度区域,不能覆盖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地球两极区域。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当前卫星故障检测面临的依赖规则库、多元特征融合不足以及数据正负样本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从卫星数据的时序特性出发,提出基于时序建模的卫星故障检测方法与半监督模型,实现卫星数据规律的有效挖掘与数据驱动的故障检测。考虑卫星数据间的时序关联,提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卫星故障检测方法,并引入滑动窗口机制实现卫星数据的有效预测与故障检测。考虑卫星数据多元特征参数间的关联关系,引入时间卷积和自编码器神经网络,同时建模不同时刻、多元特征参数间的依赖关系,实现融合多元特征参数进行卫星故障的有效检测。以某型号卫星电源分系统为实验对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和模型在关键指标方面优于BP神经网络等传统故障检测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对于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已观察、记载到数百次与卫星表面带电和放电有关的异常行为。这些异常行为主要表现为:逻辑干扰、开关转换、无指令线路转换、遥测异常、配线控制不稳定等。卫星表面的带电是由于磁层亚暴时,热等离子体(能量为几到几十千电子伏特)从磁尾注入同步高度及3—7地球半径的区域,与卫星表面材。料相互作用所致。据ATS-5卫星测得的数据: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年约有1300小时处于亚暴环境中,其中对卫星影响较大的中、强亚暴(使表面—卫星地电位达-3~-12千伏),约占总时间的60%。  相似文献   

18.
正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小卫星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连续成功发射了60余颗卫星,累计在轨超过200星年。先后开发验证了CAST968、CAST2000、CAST100、CAST3000和皮纳等高性能卫星平台,卫星产品覆盖对地遥感、海洋观测、环境与灾害监测、立体测绘和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卫星在轨交付、技术和工程培训、项目咨询等多类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卫星工程总体是航天系统管理部门组织管理卫星工程全寿命周期工作的主要抓手,是中国特色的以总体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在卫星工程层级的实现样式。伴随中国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经过10多年实践磨合,逐步形成了设计、协调、试验、评估等多位一体的卫星工程总体工作模式。总体设计是工程总体首要工作,是开展总体协调、试验和评估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工程总体设计成果是卫星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综述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提出的细胞卫星概念与研究现状,归纳了细胞卫星的实现技术,建议对细胞卫星共性技术、原位重构技术以及活细胞卫星开展预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