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动机涡轮导向叶片热障涂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射频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的热障涂层的抗氧化、抗热腐蚀及抗冷热循环性能以及隔热效果。结果表明,NiCrAlY/ZrO2·8%Y2O3涂层系统的抗氧化、抗腐蚀、抗冷热循环性能以及隔热效果良好,涂层与基体以及底涂层和面层之间的结合牢固  相似文献   

2.
C/C复合材料防氧化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提出并制备一种C/C复合材料防氧化复合涂层,其基本结构为TiC粘结层/SiC氧阻挡层/ZrO2-MoSi2外涂层,研究了其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对各单一涂层的防氧化作用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比较四种成分组成的抗氧化陶瓷外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外涂层中MoSi2含量的增多,复合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增强,其中带有TiC/SiC/MoSi2涂层的C/C复合材料试样在1300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某新型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隔热屏上等离子喷涂氧化锆热障涂层工艺,重点介绍了涂层抗热震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及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4.
溅射NiCrAlY涂层对Ti3Al金属间化合物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称重法研究了溅射NiCrAlY涂层对Ti_3Al金属间化合物在850~950℃空气中的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的抗氧化性能较差。氧化时,其表面不能形成单一的Al_2O_3保护膜,氧化膜易剥落;溅射NiCrAlY涂层能通过在涂层表面形成粘附性良好的富Al_2O_3氧化膜而显著改善Ti_3Al的抗氧化性能。但在950℃时有少量合金基体中的Ti扩散到涂层表面形成TiO_2。同时涂层中的Ni的强烈向内扩散及基体中的Ti强烈地向外扩散导致沿涂层与合金基体间形成扩散带。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SiCO陶瓷隔热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抗热震性能,通过刷涂法制备SiCO陶瓷隔热复合材料TaSi_2-MoSi_2硼硅酸盐玻璃涂层,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硼硅酸盐玻璃含量分别占23%、31%、38%、41%的涂层进行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分析,对不同含量的涂层进行1 500℃氧化5 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的重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次数达到25次,氧化总时间达到125 min后,硼硅酸盐玻璃含量占38%的TaSi_2-MoSi_2硼硅酸盐玻璃涂层表面具有最少的孔洞和裂纹,涂层的失重率为-2.1%,说明该涂层具有最好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碳-碳复合材料Si-MoSi_2涂层的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Si-MoSi2系统作为碳-碳(C/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当涂层中MoSi2含量为20(wt)%时,涂层具有优良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在1500℃下,该涂层表现出长寿命抗氧化性能,242h的氧化失重为0.57%,氧化失重速率稳定在2.43×10-5g/m2.s。  相似文献   

7.
飞机发动机封严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对 BH封严涂层的组成进行了优选,并对涂层的固化工艺进行了优选,确定了 BH封严涂层的最佳组成和固化工艺。BH封严涂层的外观均匀细致、气孔数量少,且孔径小。涂层的耐冷热循环性能比目前使用的封严涂层提高了 4倍以上,可耐 3 8次冷热循环,且涂层的固化工艺比较简便。研究发现 :BH封严涂层满足了 3 0 0℃条件下热稳定性的要求;石墨填料有利于改善涂层的附着性能;涂层的硬度主要取决于石棉、ZL填料的含量;封严涂层的耐冷热循环性能主要取决于涂层与基体热膨胀系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等离子喷涂Cr_2O_3涂层在无润滑的室温条件下,相对于棕刚玉砂布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测量涂层磨损失重,评估了涂层的耐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r_2O_3涂层的磨损率随Al_2O_3磨粒尺寸及载荷的增大而增大。经过分析涂层磨损表面的SEM照片,发现Cr_2O_3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脆性微观刨削及扁平化喷涂颗粒的界面脱粘。这说明涂层的耐磨性与扁平化喷涂颗粒之间的粘结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Si-MoSi2系统作为碳-碳复合材料抗氧涂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当涂层中MoSi2含量为20(wt)%时,涂层具有优良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在1500℃下,该涂层表现出长寿命抗氧化性能,242h的氧化失重为0.57%,氧化失重速率稳定在2.43×10^-5g/ms^2.s。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喷涂层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制备了纯陶瓷(8%Y2O3稳定的ZrO2),陶瓷与金属(NiCrAl)的质量分数为90%、80%及镍氧化锆(氧化锆含量80%)的涂层样品,测定了涂层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并探讨了喷涂粉末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等离子喷涂法制备隔热型梯度功能材料奠定了基础,测试结果表明:涂层的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随金属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金属相以包覆氧化锆的形式存在时,涂层的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有大幅度提高,说明金属相的存在方式对涂层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叶栅流场作用下涡轮叶片热障涂层隔热性能,建立了带多层结构热障涂层的高压涡轮导叶模型,采用热流耦合方法计算热障涂层系统温度场,对叶片不同部位的涂层隔热效果,以及厚度和主流进口温度对隔热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实际隔热效果在叶片吸力面最好,在尾部最差,在压力面沿顺流方向渐好。虽然涂层表面温度不同,但涂层内部的温降幅度与涂层表面温度的相关性不大,在吸力面涂层内部的温度降幅斜率最大,在尾部最小。隔热面层厚度每增加0.1 mm使合金平均温度约降低30℃。涂层隔热效果对主流进口温度较敏感,主流进口温度的变化与基底合金温降指标变化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环氧树脂改性硅树脂制得密封、隔热涂层材料基体,改性树脂兼有环氧树脂和硅树脂的优点,不仅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弹性,添加特定的填料可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的密封、隔热涂层材料。本文研制的涂层材料具有很强的气体密封能力和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而且具有优良的耐水和耐盐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简便、高效的方法合成了硅氮化合物,以此为固化剂,分别完成了轻量化组元和烧蚀维形组元研究,最终获得了热稳定性优异、高温下尺寸稳定性高、抗烧蚀性能好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用低密度防热涂层。结果表明,该防热涂层经过有限次静态烧蚀,密度、质量保留率均趋于稳定,力学性能能够满足使用需求。涂层经过高达10次石英灯烧蚀考核,防隔热性能无下降;经过5次风洞烧蚀考核,防热涂层抗烧蚀、防隔热性能无下降,进一步证明该种防热涂层经过有限次重复使用,仍能够对飞行器起到良好的热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陶瓷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和试验测量,得出 :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与环境温差成正比,但同等环境温差下涂层在更高的温度工作时,由于涂层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大,其隔热效果减小。涂层厚度与隔热效果在实际涂层应用的厚度范围内也接近线性关系。随着发动机叶片冷却气流换热系数增大,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也越大,但两者并不是线性关系。涂层隔热效果随导热系数的减小而增大,并且在低导热系数区,热障涂层隔热效果对导热系数的变化更敏感。随着涂层的厚度增大,导热系数的改变所具有的增加涂层隔热效果的作用越大;但涂层越厚,单位厚度涂层导热系数改变所取得的隔热效果越低  相似文献   

15.
耐烧蚀隔热涂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摘采用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低温消融型填料、耐高温填料、增强剂、增韧剂及高成碳率的钡酚醛树脂粉等制备了一种耐烧蚀隔热涂层,研究了混配后涂层的耐烧蚀隔热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防热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和耐烧蚀性能,可用于火箭、导弹等飞行器的表面以及各种设备的防热保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镍基合金进行系统车削实验基础上,研究了多种先进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并对涂层硬质合金刀片独特的优良性能进行了论述。文中从抗磨料磨损、抗扩散磨损及抗氧化磨损几方面,对涂层刀具的切削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新型涂层──微晶涂层。其特点是涂层成分与基体合金相同,具有比常规渗铝涂层更好的抗恒温氧化和抗循环氧化性能,其上生成的氧化膜具有良好的修复性,微晶涂层具有优良的高温组织稳定性,在涂层与基体合金间不会生成有害脆性相。  相似文献   

18.
在Al2O3/Fe基热障陶瓷梯度涂层材料中加入一定类型和数量的添加剂可以改善涂层的组织和性能,使组织更致密,抗热冲击性、弯曲强度和显微硬度值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消除易燃易爆的风险,使用非易燃易爆溶剂SK-410B代替汽油作为烧蚀隔热涂料的稀释剂。测试了涂层的剪切强度、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电弧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涂层抗冲刷性能良好;试片的最高背面温度为55℃,可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防静电白色热控涂层(ACR-1)的耐空间环境性能及工艺性能。在模拟空间环境设施中研究了紫外辐照、电子辐照和质子辐照对涂层太阳吸收率(αs)的影响。结果表明ACR-1在地球静止轨道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经过3000当量太阳小时(ESH)的紫外光辐照后,△αs为0.02;质子辐照效应对涂层仅。的变化影响较大。另外,研究了涂层厚度对αs和其与基材结合力的影响,以及基材表面处理工艺对涂层在-196—150℃冷热交变循环试验中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