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多机并行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运算速度相比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提高了1至2个数量级,但当离散信号的有限序列太长时,FFT算法同样也无法满足实时系统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存储的多处理机计算FFT的并行算法,并给出该算法的性能分析.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该FFT并行算法有效、高速,适合于实时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算法及其特点,选用了支持多种模式、适合 DSP处理的 Chirp Scaling算法。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此算法的多处理机并行工作的 SAR处理机硬件体系结构。分析了此体系结构采用串行流水的合理性,介绍了各处理机的特点,给出了多处理机之间通讯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机载设备强实时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对称多处理机任务调度策略.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就绪队列的设计和任务的分配.同时考虑多机带来的任务绑定,cache有效利用等问题.为了实现良好的系统性能,采取多种技巧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利用线程代替进程提高程序的并行度,运用代码的可重入性实现内核数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空间探测相控阵雷达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精确计算模型的观测任务规划算法。首先,建立了目标观测的实时任务模型,并分析了观测任务所占用传感器的资源;其次,基于非精确计算模型,提出一种多任务并行的实时容错调度算法来解决观测任务规划问题,该算法综合考虑相控阵雷达的搜索任务与跟踪任务,来进行系统资源的分配。对于跟踪任务,算法结合目标的过境时间以及当前系统的负载情况,以此来确定雷达对该目标的观测时间段;最后给出了算法的评估方法。利用2886个低轨空间目标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非精确计算模型的任务规划算法,可显著提高系统调度成功率以及时间资源利用率.比传统方法更稳健。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机载可重构多处理机实时操作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中断管理机构及所包含的中断关型与作用:论述了中断管理在实时操作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给出了中断管理机构为支持本系统实时高效率任务切换功能,采取的技术措施及程序结构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6.
吴琳 《航空计算技术》2011,41(5):113-117
对现有CMP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结合WKR结构模块性良好的特点,设计了基于WKR结构的16核CMP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以提高任务的并行度为目标提出了静态任务层次分配策略。策略分为任务和线程两层分配过程,任务层分配定义任务的并行度,采用LDL胛算法将任务分配到以子WKR结构互连的内核子集上;线程层分配以减少核间通信和均衡核间负载为目标,通过TAGM算法完成任务内的线程在内核子集内的分配。仿真试验表明,静态任务层次分配策略能够实现负载较为均衡的分配,且与类似算法相比具有明显的时间开销优势。  相似文献   

7.
刘春生  朱心中 《飞行力学》2012,30(2):135-138
针对一类控制受限的不确定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分配理论的重构控制策略。该重构策略充分考虑了作动器偏转受约束的情形,基于伪逆控制分配算法,利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设计了控制分配阵的自适应控制律,使得系统在作动器发生饱和的情形下自适应地调节控制分配阵,从而改变作用于作动器的控制指令,完成系统的重构任务。最后以某多操纵面战机模型为算例对算法予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在DVB-RCS卫星通信中,为某个业务分配的时隙在MF-TDMA帧中的位置分布将影响该业务的时延特性。本文分别针对固定速率和实时可变速率业务,对MF-TDMA的帧长度、终端分配的时隙数量及位置分布与业务时延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模分析。理论分析表明时隙位置是影响业务时延的一个重要因素,位置分布越均匀,越能提高业务的时延性能;时隙均匀分配相比传统的时隙连续分配可以有效降低业务平均时延,且时延不随帧长的变化而变化;在时隙均匀分配方式下,提高实时可变速率业务的带宽分配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时延性能。在DVB-RCS标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标准完全兼容的时隙均匀分配方法(TUAM),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建模分析的正确性,该算法可有效地保证业务具有极低的平均时延和时延抖动,使得VoIP等实时业务不会由于端到端时延过大而丢包,提高了DVB-RCS系统对于实时业务QoS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飞控系统受限控制量线性规划最优分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要地介绍了具有冗余操纵面的飞控系统中受限制量分配问题的概念,数学表述方法和直接最优分配方案及其几何算法,并指出该算法在存在难于计算机实现的困难。通过分析,将该问题转化为标准线性规划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转化过程,从而使其易于计算机实现。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这处改进和算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车载组合导航系统联合滤波模型及算法的基础上,定义了联合滤波模型融合信息在各子滤波器中的分配准则; 实现了联合滤波模型信息分配系数的自适应调节; 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均表明,引入该准则的自适应联合滤波模型及算法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错性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航空发动机第1级风扇叶片鸟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对鸟体撞击风扇部位影响分析不全的问题,计算了鸟体飞向叶片不同部位和穿过支板间隙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鸟体撞击旋转状态第1级风扇叶片不同位置的概率。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鸟体撞击叶片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鸟撞击风扇叶片叶尖、叶中、叶根部位,在分析引起叶片不同位置塑性变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风扇损伤最大的位置。针对4种不同的鸟体撞击速度,对发动机第1级风扇叶片鸟体撞击部位损伤进行了分析。得到鸟体穿过叶尖部位支板间隙的概率约为50%,撞击叶尖部位概率约为16.7%,是最容易撞击的部位,受到的损伤也较大。计算结果可以为确定发动机风扇叶片鸟体撞击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由流湍流度对某低压涡轮级气动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Langtry-Menter转捩模型,定常求解雷诺平均的三维粘性N-S方程组,数值研究了不同雷诺数工况下,自由流湍流度(FST)变化对某低压涡轮级流场及性能的影响,揭示了FST对该低压涡轮级叶片吸力面表面流动及涡轮级效率雷诺数效应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一种损失分离方法,细分了FST对该低压涡轮级内部各损失分量,如叶型损失、端壁边界层损失,叶尖泄漏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空中交通拥挤的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肖豪  李善梅 《航空学报》2015,36(8):2753-2763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中交通拥挤现象日益严重,空中交通拥挤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民航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空中交通拥挤的识别与预测是空中交通拥挤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空中交通拥挤识别与预测方法的研究状况。首先概述了基于不同拥挤形成因素和拥挤后果的空中交通拥挤概念的研究状况;接着依据所用交通数据时间尺度的不同,分别针对基于短期数据的阈值判别方法、基于长期数据的聚类识别方法以及基于混合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综述了空中交通拥挤的主要识别方法;然后分别基于数理算法(统计算法、交通流模型算法和智能算法)和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综述了空中交通拥挤的主要预测方法;最后指出了空中交通拥挤识别与预测问题的近年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来流速度对防冰表面溢流水流动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来流速度对防冰表面溢流水流动形态及换热的影响,基于空气-水两层相互作用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建立防冰表面溢流水水膜流动换热及破裂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防冰表面溢流水在不同来流条件下的流动形态和表面换热情况.计算分析表明:来流速度增加时,防冰表面相同位置处的连续水膜厚度减小,水膜破裂位置随之延后;较高来流速度条件下,破裂处水膜厚度稍有增加,使得破裂后形成的溪流厚度和宽度增大;作为主要的表面散热项,连续水膜表面蒸发及对流换热热流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此外,由水膜破裂引起的表面溢流水流态变化对防冰表面蒸发热流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温合金IN718上气膜冷却孔电火花加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温合金IN718上ø0.5mm气膜冷却孔的加工,采用煤油中旋转电极内冲液电火花成型加工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试验进行设计分析,分析峰值电流、脉宽、占空比和冲液压强4个因素对材料去除率和电极相对损耗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结果建立综合评分公式,选择最优加工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峰值电流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最明显, 其次为冲液压强和占空比,脉宽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很小;峰值电流对电极相对损耗的影响最明显,其次为冲液压强,占空比和脉宽对电极相对损耗的影响很小;最优的加工参数峰值电流为8A、脉宽为130μs、占空比为0.35、冲液压强为5MPa,对该参数进行加工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覃建秀  杨武兵 《推进技术》2021,42(4):851-864
本文通过对斜爆震波起爆特性及其波系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其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指导未来斜爆震波的基础研究。首先总结了斜爆震波起爆和驻定特性研究进展,重点回顾了斜爆震波起爆准则和驻定条件,接着对斜爆震波的诱导区结构和波面胞格结构研究进行了总结,随后对斜劈构型对斜爆震波的影响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综述表明,斜爆震波的起爆、驻定和波系结构还需持续开展研究,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平面斜爆震波的起爆准则和驻定条件,在真实流动条件下更深入研究斜爆震波宏观结构和波面结构的形成机理,探索受限空间内斜爆震波起爆、反射和驻定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学报》2016,(5):1285-1293
Classic maximum entropy quantile function method (CMEQFM) based on the probabil-ity weighted moments (PWMs) can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quantile function of random variable on small samples, but inaccurately on the very small samples. To overcome this weakness, least square maximum entropy quantile function method (LSMEQFM) and that with constraint condition (LSMEQFMCC)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confidence level of quantile function estimation, scatter factor method is combined with maximum entropy method to estimate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of quantile function. From the comparisons of these methods about two commo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and on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t is showed that CMEQFM can estimate the quan-tile function accurately on the small samples but inaccurately on the very small samples (10 sam-ples); LSMEQFM and LSMEQFMCC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very small samples;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n quantile function, LSMEQFMCC is more stable and computationally accurate than LSMEQFM; scatter factor confidence interval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LSMEQFM or LSMEQFMCC has good estimation accuracy on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of quantile function, and that based on LSMEQFMCC is the most stable and accurate method on the very small samples (10 samples).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转轴位置对机翼、机身和三个组合体上翼面的动态特性的影响,对于机翼和机身,当转轴位置后移时其动态迟滞效应更为强烈。当翼面处于转轴之前,上仰时会出现更为的动态迟滞效应。因此鸭翼达到失速状态较晚。而当翼面处于转轴之后时,如尾翼,将会更早地出现动失速,转轴位置对动态迟滞特性的影响可以认为主要是由于俯仰运动时的动态洗流影响所导致的实际有效迎角的变化。由此影响了动态分离涡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9.
魏德宸  张国鑫  陈永彬  刘森云 《航空学报》2021,42(6):124195-124195
等离子体激励具有电离效应、气动效应和热效应,可被用于飞行器防除冰。背面电极的气隙构型对于交流供电的沿面介质阻挡放电(SDBD)防除冰激励器的单周期放电次数和放电电荷分布均有影响,电源频率也为影响激励器温升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交流SDBD温升效果的研究均是基于背面电极无气隙的构型,且缺乏激励频率大于15 kHz的高频条件。为此制作了背面电极有气隙和无气隙的对照构型,在35~55 kHz的高频范围内,采用电学特性、红外测温、放电形态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交流SDBD防除冰激励器温升特性。结果表明:施加相同的电压或频率时,背面电极有气隙构型的SDBD激励器的裸露正面最高温度相比无气隙构型激励器可提高至151.51%;背面电极气隙的存在也可以使激励器正面尤其是正面等离子放电反方向的温升区域扩大;增加频率使交流SDBD激励器的温度非线性提高,有助于降低高压击穿风险。  相似文献   

20.
基于飞翼布局大鼓包式机身,在装载布置约束下开展了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提出了一种机身低鼓包和双鼓包模型。结合可靠的CFD和隐身计算方法,初步探索了低鼓包和双鼓包气动与隐身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双鼓包模型极大地降低了全机纵向基本气动性能,但在大迎角时会推迟外翼段前缘分离,对外翼气动特性有一定改善;低鼓包与双鼓包模型整体上RCS差异较小,但双鼓包模型侧向隐身性能更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