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8月7日,我国海峡两岸民航教育首次全面接触的“2002年海峡两岸民航教育及维修训练合作研讨会”在中国民航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民航学院与台湾  相似文献   

2.
澳门航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海峡两岸运送旅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澳门航空的75%的业务来自台湾,被称为一条黄金航线,但是当你看了澳航总经理张红鹰先生讲述的一些在澳航发展背后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后,一定会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个中滋味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用航空》2009,(1):19-20
民航圆满完成奥运会残奥会航空运输保障;全力以赴抗震救灾民航交上出色答卷;海峡两岸空中双向直达航路正式开通;民航局出台有力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成都至拉萨夜航航班成功首飞拉萨机场43年无夜航历史结束。  相似文献   

4.
在2011年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暨第四届大陆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决赛中,我校由计算机系教师程传旭指导,商务班学生张建婷、李盼、索苗琪、高玉杰、王亚东组成的"燎原"团队进入终极对决,并获得全国网络商务  相似文献   

5.
8月7日,“2002年海峡两岸民航教育及维修训练合作研讨会”在天津民航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民航学院与台湾“中华航天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来自台湾“中华航天产业发展促进会”、“高苑技术学院”、“民用航空人员训练  相似文献   

6.
前言 2002年5月12-19日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北京航空联谊会,美国驼峰飞行协会,美国飞虎协会……等社团在北京举办的2002年中美二战老战士二次联欢活动,来自海峡两岸和美国的一批高龄中外抗日航空斗士聚首京城,缅怀抗战期间中美两国人民为了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而生死与共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首届海峡两岸机械产品与技术展示会于1993年11月4日至9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大陆一百多家机械工业研究所、公司及骨干企业和来自台湾的十多家机械工业公司、厂家参加了展示会。台湾参展的产品主要是CNC车床,CNC铣床、CNC镗  相似文献   

8.
1994年元月中下旬,笔者参加了以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为团长的大陆访台科技代表团,在台北参加了以钢铁、金属材料和稀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海峡两岸科学技术会议。会后分别访问了位于台北、新竹和高雄等地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台湾清华大学及交通大学以及台湾中国  相似文献   

9.
2006年海峡两岸春节包机厦门成为新航点,同时,厦航也成为唯一执飞厦门至台北、高雄的大陆航空公司。1月25日,厦航的飞机从鹭岛起飞,穿越蓝天白云,跨越浅浅的海峡,降落在宝岛的土地上。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厦航已经期盼了20年,也准备了20年,而今,终于守得云开——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08,(12):44-44
11月19日,根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11月4日在台北签署的《海峡两岸空运协议》,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了大陆航空公司常态包机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1.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8,(11):10-12
《海峡两岸空运协议》签署"Agreement on Direct Cross-Straits Flights"signed 11月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就两岸空运、海运、邮政、食品安全四项议题签署了协议,宣告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两岸直接通航、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的政党交往,不同于中国共产党与国外政党的关系,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下一国之内政党与政党的平等关系;不同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坚持"一国两制"前提下,建立互相尊重基础上的对等的党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国内要闻     
5月1日,南航北京-平壤航线开通仪式在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举行,此航线每周4班。 5月9日,以中国民航学院院长吴桐水为团长的第一届海峡两岸民航校际学术交流代表团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为方便来往于海峡两岸的旅客,东方航空公司自7月15日起,正式在沪港航线上办理经香港转台湾的联程乘机手续,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提供此项服务的航空公司。东航北京和广州营业部不久也将实行此项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用航空》2008,(7):M0001-M0001
2008年7月4日,海峡两岸周末包机正式首飞,当天两岸共有11家航空公司的18班包机往返两岸。大陆的国航、东航、南航、海航、上航和厦航等6家航空公司分别由北京、上海(浦东)、广州、厦门和南京5个航点往返台北桃园和松山2个机场;台湾的华航、华信、长荣、立荣和复兴航空公司则分别由台北、台中、高雄、花莲、澎湖飞往北京、上海、广州和厦门。  相似文献   

16.
1994年4月,应台湾东吴大学邀请,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兼中国民航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钊率中国民航协会专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并参加“1995年民航运输学术研讨会”,在台期间,李钊副局长拜会了台湾海基会副会长焦仁和,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两岸民航界官员也首次以民间学者身份就直航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商谈,并就多数问题达成共识。李钊副局长一行访台,在海峡两岸民航界交流方面是一次重要突破,对早日实现空中直航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台湾有关方面的热情欢迎和款待,两岸新闻媒介也进行了大量报道。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月29日对于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特别是两岸的民航业者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上午9点30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CZ3097航班在台北桃园机场安全落地,成为56年来在宝岛台湾落地的第一架祖国大陆的民航班机。而中午12点整,中华航空公司的CI581航班则实现了台湾民航班机56年来对北京的首航。这一天,海峡两岸的8家航空公司共同揭开了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的精彩序幕。到2月20日包机结束之日,两岸的12家航空公司共成功执行了48个航班,运送台商及眷属10773人次。此次台商春节包机首次实现了“共同参与、多点开放、直接对飞…  相似文献   

18.
两岸分隔40多年,双方航空医学界交流甚少。从长远看,两岸三通势在必行,提早互相了解实有必要。为此,台湾方面航空医学会主动邀请中国民航航医界来台湾访问,虽略有周折,但为期一周的首届“海峡两岸航空医学学术交流研讨会”终于1996年6月25~26日在台北召开。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主任医师刘计庭领队,民航总局航医研究所葛盛秋副主任为秘书长的一行6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成员涵盖了CAAC5大航空公司的航空医务负责人,极具代表性。同时也反映了双方对此次学术交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07年第12期《寻踪》栏目介绍的一本罕见的日本飞机性能手册为徐华江先生所有,不久前,他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苏田教授的外甥孙祁颢将此书捐赠给航空知识杂志社收藏。徐华江与李苏田曾是黄埔军校第十一期同学,几十年的老友。抗日战争中,徐华江曾服役中国空军三、四大队等,击落过6.5架敌机,1949年去台湾。李苏田因体检不合格没有当上飞行员,后考进中央大学,大陆解放后到空军工厂工作,1952年到南航任教,数十年育人无数,桃李天下。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增多,徐华江先生曾四度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每次必抽空看望老友李苏田教授。正因为如此,本文作者才有机会走近他们、走近中国近代历史上那段风雨如晦、铁血交织的岁月,记录下他们的战斗生活和交往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对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的主要进展与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作了介绍和说明。白皮书全文近1万字,分为前言、发展宗旨与原则、2006年以来的主要进展、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发展政策与措施、国际交流与合作等6个部分。 白皮书显示,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快速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空间技术整体水平大幅跃升,空间应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空间科学取得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