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 1999年版ISO 90 0 0族现行标准和 2 0 0 0年版标准从标准体系构成、质量术语、质量管理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等 4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列出 2 0 0 0年版ISO90 0 0族标准增加的内容 ,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宇航元器件应用验证的特殊性,对宇航元器件应用验证集成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开展了初步研究。阐述了构建集成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应用验证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具体研究了集成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和信息流程。采用过程、工具、知识、信息有机集成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质量策划、质量综合管理、验证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以及质量评估与改进的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3.
2005年1月11日,由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历时两年研制开发的“军工型号软件配置管理系统”2.0版(简称MSCM2.0)在京通过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组织的评审验收。  相似文献   

4.
《质量与可靠性》2005,(5):53-53
“十五”以来,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基础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军工产品研制生产和全行业质量管理的需求,通过不断增强投资力度,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整体水平,推动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结合全国质量月活动,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于2005年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首届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成果发布会,将近年来在质量与可靠性技术领域取得的技术成果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5.
《质量与可靠性》2005,(6):F0004-F0004
二00五年是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七0八所)走过的第四十个年头。经过风风雨雨,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已由最初的单一标准化管理机构拓展为航天标准化和质量与可靠性专业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6.
小型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通常采用毛细管。它具有平衡较快、结构简单、成本低、质量稳定等特点。论文对CFZ0.4D型家用除湿机制冷系统中的节流装置——毛细管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符合设备性能要求的毛细管最佳参数值。  相似文献   

7.
当前,航天骨干研究所的研制和批生产任务艰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研制、生产和服务并举的严峻形势,尤其是质量形势不容乐观。质量是航天企业的生命、如何抓好航天研究所质量管理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简要阐述了产品质量监督的作用,介绍了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检验过程中,质量监督的分工和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2年航天数字化制造技术交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交流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主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承办。集团公司杨海成总工程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王国庆副院长、质量技术部李京苑部长,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张为民总经理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到中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无损检测技术在航天型号产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型号产品生产中全面实施新焊接标准的工作实际,从射线检验、射线底片评定等方面研究和实践了无损检测的方法,保证了产品质量;从强化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确保其本身的工作质量和保证产品可靠性目的出发,介绍了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管理的几点做法。并对为发展航天无损检测技术必须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航天可靠性工作经过几十年发展.在可靠性技术、队伍及工程应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一批专业可靠性研究与应用机构相继成立并发挥作用,在型号研制中积极推广了“三F”、应力筛选、可靠性增长试验、贮存寿命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等成熟技术,软件、非电产品可靠性基础研究已经起步.为全面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境形势的变化.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更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这对可靠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实施“十一五”计划关键的一年.也是国家“质量与安全年”。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09年党组一号文件、集团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和第三次质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质量与可靠性工作,提高集团公司质量工作和产品质量水平,制定2009年集团公司质量工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践行“技术标准战略”中的两种观点,用案例解析了卓越质量与先进标准之关系,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标准战”的情况,并分析了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建军  杨为民 《宇航学报》2003,24(6):656-660
依据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探讨了型号研制中的产品保证策略、产品保证的技术领域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项目管理要求的产品保证组织体系,结合高新工程项目研制的实践给出了开展产品保证工作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美国正在加紧研究用于单级入轨火箭的先进低成本氧/氢发动机。这项研究确定了发动机的基本构形和地面规则。为了探索发动机的性能,选择了六种不同的发动机循环进行试验研究。这些循环包括一个开式循环和一系列的闭式循环。这些闭式循环可以变更从推进剂抽取驱动涡轮机械的能量。这些循环可以改变发动机所能达到的最大室压和在任意给定室压下发动机的重量。把发动机质量作为室压的函数,对每年循环的发动机质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新的氧氢发动机作为单级入轨的发动机是可行的。最有竞争力的发动机循环是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室压的预选方案是27.579MPa。为了便于比较,本文还简单介绍了 RD—704发动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了2008年质量分析会.部署和推进面向产品的质量分析工作.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质量体系。袁家军副总经理出席会议并作讲话。集团总部有关部门、所属各单位的领导和质量工作主管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单位作了2008年质量分析报告.并针对质量薄弱环节提出了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22日-26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举办了“2008年质量与可靠性信息员培训班”。航天质量与可靠性信息中心、集团公司所属院(公司)、元器件失效分析中心等单位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管理人员近70人参加了培训班。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全面完成“十一五”质量工作.规划“十二五”质量工作的关键一年。为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10年党组一号文件和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产品和工作质量.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完善质量长效机制.特制定集团公司2010年质量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肼及肼-硝酸肼-水发动机催化剂床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催化剂床的工作机理及结构,通过实验分析了床长、床载荷、装填质量、催化剂性能、催化剂破损等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克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模具的改进设计和压药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带壳小药柱的密度,解决了压制的工艺质量问题,满足了引信导爆药柱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