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文 《航天员》2011,(1):32-37
新年开始,新一轮的航天活动如火如荼。今年是人类进入太空50周年,空间站40周年,航天飞机首飞30周年。我们期待航天飞机的落幕之旅,期待国际空间站完成最后组装,也期待"火星500"试验的完美结束。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年里,各国的航天计划也是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2.
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国都在各自的航天发展规划下开发自己的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美国在取消"星座"计划后,新太空计划以载人火星登陆为目标,其新型货运火箭将以航天飞机和"星座"计划的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发,而载人火箭的研发则似乎更依赖于商业公司。俄罗斯明确了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计划时间表,正在重点研制联盟号火箭改进型和安加拉7火箭。欧空局的未来载人登月、登火星计划拟分别在2025和2035年之后实现,阿里安5液体主发动机捆绑固体助推器的方案仍是主要趋势。日本正在研发H-2B火箭,未来10年可能会设计探月载人火箭。印度计划于2015年前后实现载人航天,未来最有可能使用的载人运载火箭为GSLVMK3。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10,(4):7-7
7月7日.俄罗斯航天局长宣布载人火星任务计划将在2035年之后开展。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13,(1):41-41
2013年1月9日,荷兰一家非盈利机构公布了2023年前往火星执行“火星一号”计划的航天员的条件要求,并将计划于今年年底通过全球真人秀电视节目来挑选首批火星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江山 《航天》2012,(9):15-15
印度政府已批准2013年向火星发射轨道探测器的计划,目的是对火星气候和地质进行研究。探测器最早有望在2013年11月发射。这项探测任务将成为印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向前迈出的又一步。2009年9月,印“月船”1探月卫星在月球上发现了水,提升了其作为老牌航天国家的声誉。该国还打算在2016年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一位官员称,该项火星无人探测任务估计需耗资7000万-9000万美元。印度政府仍面临着应集中精力解决电力缺口巨大及道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的压力。印航天计划起步于1963年。该国研制了自己的卫星和运载火箭,以减少对国外的依赖。  相似文献   

6.
杨孝文  徐菁 《航天》2010,(8):46-49
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于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在密封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  相似文献   

7.
目前NASA正在筹备的大规模火星探测计划将成为复苏美国航天计划的关键项目,这项工作能促进技术发展,能为航天站的建立提供指导,更重要的是将会重新确立美国在21世纪的空间领导地位。 NASA已经着手对一种不载人的火星漫游车并把火星土壤样品送回地球的任务进行技术设计。这种漫游车可在1998年发射,并在2001年把样品送到美国/国际空间站。这项任务的开发工作将包括约翰逊航天中心的载人飞行鉴定和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行星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8.
张雪松 《航天员》2013,(3):24-25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也是目前发现的最适合人类移民的行星。历史上人类对火星曾满怀梦想,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人类深空探索或移居的热门星球。2010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放弃星座计划后,指示NASA将载人航天的重点转向小行星和火星,其他国家也把注意力慢慢转向了火星。新的航天形势下,各国民间也出现了一波载人火星任务的新高潮。载人登陆火星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我们回顾人类探索火星的起源及其历程,或许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尹怀勤 《航天》2009,(9):32-34
美联社6月10日报道,美国将与欧洲合作展开火星之旅。此举的起因乃系双方经费欠缺,都想通过联手方式既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又继续实施原定的探测火星的计划。美国航宇局欲借此能够筹集到生产新一代核动力火星探测器的23亿美元,而欧洲空间局欲借此能在2016年将火星探测器Exomars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8月6日13时31分,NASA新一代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MSL)经过8.5个月的飞行,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并传回第一组火星照片。作为迄今为止最庞大、最复杂、最先进、最昂贵的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不仅将使人类对火星的认识发生革命性变化,而且将为美国本世纪实现载人登陆火星计划验证关键的支撑技术。本文着重分析“火星科学实验室”取得的主要技术突破及其对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薛晓亮 《中国航天》1991,(7):11-11,16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对星际探测活动的兴趣日益增加。在今后10年中,将进行50多项重要的星际科学探测计划。新型的航天探测器将用来探测行星、小行星和彗星。在50多项探测计划中,有许多项都是政府间的合作项目,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航宇局计划于1993年将其火星观测器送入火星轨道,开始对火星大气层和地质进行观测。1994年,苏联将发射2个改进型的火卫一探测器。苏联的  相似文献   

12.
高云逸 《航天员》2013,(1):64-67
2010年,奥巴马将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指挥棒指向了火星。已经在档案馆中沉睡了40年的一个伟大设计——核火箭发动机,又看到了重生的希望。在半个多世纪前的载人航天黄金时代,它因人类的火星远征而生,又随着时代潮流的转向而归于沉寂。核火箭发动机的命运就是这样的起伏跌宕。  相似文献   

13.
虽然NASA的载人航天计划一直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但是对于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还是有着许多创新理念。从星际火箭到新一代的无人探测机器人。就目前美国所掌握的这些技术来看,或许最终能够将航天员送到火星上。  相似文献   

14.
空天瞭望     
美航天飞机2005年5月复飞美国航宇局已为其航天飞机2005年5月恢复飞行开了绿灯。该局的航天飞行领导委员会10月底批准了航天飞机计划部门提出的在5月12日和6月3日之间恢复飞行的建议。因连续四次飓风影响了相关设施处的工作,原定3月份复飞的计划已被放弃。飓风查利、弗朗西斯和珍妮使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关闭了9天左右,并造成几座设施损坏,而飓风伊万则造成其它一些设施短暂关闭。波音将设计火星探测制导伞技术波音公司已得到美国航宇局一项150万美元的火星探测技术开展合同,将为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开发制导伞技术。采用该项技术后,…  相似文献   

15.
火星考察是今后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今火星考察计划正逐步实施,尤其是载人火星飞行作为考察火星计划的重要目标,凝结着科学家的智慧和人类的梦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中对国外火星考察计划现状及火星载人飞船的设想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重点将围绕国际空间站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同时积极开展以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为核心的深空探索活动。目前,美国、欧空局、俄罗斯、日本和印度都制定了深空探索计划。国外载人航天的发展将在空间往返运输器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与合作。预计美国凭着强大的技术力量、经济投入和决心将主导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雪松 《航天员》2013,(1):34-37
2010年4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提出了新的航天政策,计划在2025年开始执行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随后在2035年左右执行载人环绕火星任务。奥巴马的航天计划将使用SLS重型运载火箭发射MPCV多用途飞船,外加深空居住舱、低温推进级/电推推进级、多功能探索载具等部分。共同执行载人深空探索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梦想,NASA在2005年制定了“星座”计划。在这一计划中,NASA将研制新型“阿瑞斯1”载人火箭和“阿瑞斯5”载货运载火箭、“猎户座”载人探测飞行器和“牵牛星”月球着陆器,并发展用于月球、火星和其他行星探索的相关技术。“阿瑞斯1”火箭将作为美国未来主要的航天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19.
张雪松 《航天员》2013,(1):27-29
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取消了前任总统布什的“星座”计划。但“星座”计划的取消,并不意味着美国载人航天将继续在地球低轨道徘徊不前。奥巴马提出了在2025年左右实施载人登陆近地小行星,2035年左右实现载人抵达火星轨道的新的航天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NASA研究了很多深空探索方案。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一项旨在探索太空、将人类足迹扩展到整个太阳系的新航天计划——制造新型飞行器,使得美国宇航员能在2015年前重返月球建立基地,并以此为跳板,将人类送往火星乃至更遥远的宇宙空间。布什雄心勃勃的新航天计划的目标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