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小模数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滚压成形的新工艺。这种工艺方法是采用一对滚压轮和一套专用夹具组合在普通滚丝机上对花键零件滚压成形。  相似文献   

2.
杨櫂 《洪都科技》2001,(4):19-24
介绍了高强度、超高强度合金钢螺栓分别采用不同的螺纹加工工艺时,进行偏斜拉伸对比试验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分析了热处理后滚压螺纹对其缺口敏感性无明显影响的因素,进一步论证了热处理后滚压螺纹工艺的可行性;并对采用热处理后滚压螺纹工艺的这两种钢螺栓进行了缺口敏感性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韩坤鹏  张定华  姚倡锋  谭靓  周征 《航空学报》2021,42(10):524302-524302
作为机械表面强化技术之一,滚压强化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损伤容限性能,现已被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等的表面改性处理。首先,对滚压强化的基本原理及优点进行了介绍。其次,鉴于表面状态特征演化对疲劳性能的重要影响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分别综述了滚压强化工艺的表面状态特征(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的疲劳演化、抗疲劳机制以及疲劳寿命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并与其他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总结了滚压强化工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滚压强化工艺今后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强度、超高强度合金钢螺栓分别采用不同的螺纹加工工艺时 ,进行偏斜拉伸对比试验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分析了热处理后滚压螺纹对其缺口敏感性无明显影响的因素 ,进一步论证了热处理后滚压螺纹工艺的可行性 ;并对采用热处理后滚压螺纹工艺的这两种钢螺栓进行了缺口敏感性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闫含  刘小刚 《航空发动机》2021,47(2):95-102
为了研究低塑性抛光工艺参数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TC4合金板材低塑性抛光表面强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运用单因素试验法分别分析了液压油预压力、滚压速度、滚压道次、进给量4个工艺参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油预压力对残余应力分布影响最大,增加液压油预压力可使残余压应力层深度明显增加;滚压速度和滚压道次主要影响表面残余应力,表面残余压应力随滚压速度减小和滚压道次增加而增大;进给量对残余应力分布均匀性有显著影响,减小进给量可使均匀性增高。通过对比残余应力分布,建议液压油预压力设为450 N,滚压速度取为10 mm/s,进给量取为0.1 mm,滚压道次选择为3次。研究结果可为TC4合金低塑性抛光试验工艺参数选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双侧滚压工艺是航空结构件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的校正方式,然而由于滚压校正过程中工件原有应力场与滚压应力场的耦合作用等材料内部物理力学性能变化机制不明确,限制了滚压校正工艺稳定性的提升。为此建立了无初始应力、仅毛坯应力、毛坯应力与加工应力耦合3种初始应力状态下的7050-T7451铝合金T型件双侧滚压有限元模型,获得了工件的滚压变形及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结果显示3种初始应力状态下滚压导致的工件最大弯曲变形量分别为2.56×10-1、2.76×10-1、2.49×10-1 mm。毛坯应力对滚压变形的影响程度约为7.8%,在此基础上加工应力的影响约为9.8%,且毛坯应力与加工应力的作用方向相反。滚压区域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滚压方向和垂直滚压方向,在工件表面均为压应力,在次表面达最大值。初始应力会导致工件沿滚压方向全厚度范围内的应力值增大;而在垂直滚压方向,初始应力主要造成表面应力的改变。对滚压过程中的应变-应力场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毛坯应力与加工应力对滚压作用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提高滚压校正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前言在航空工业薄壁焊接构件的生产制造中,用窄滚轮滚压焊缝和近缝区是一种消除焊接应力和变形,改善焊接接头性能的有效而经济的手段。这种工艺措施可以将繁重的手工劳动机械化并提高产品质量。在苏联的一些机种上,已将滚压工艺应用于批生产的焊接结构上。近年来,在我们一些航空工厂中,焊缝滚压工艺  相似文献   

8.
针对1240MPa级高强钛合金高锁螺栓进行螺纹滚压强化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冷滚压螺纹时,高强钛合金高锁螺栓的螺纹牙顶出现超过0.12mm的折叠,温滚螺纹则没有超标缺陷.1240MPa级高强钛合金高锁螺栓温滚螺纹后的平均抗拉强度比冷滚螺纹的平均抗拉强度低约0.5kN,但高于标准要求20%.冷滚压的螺纹各部位显微硬度稍高于温滚压后的螺纹各部位的显微硬度,冷滚和温滚均使材料得到硬化,适用于高强钛合金高锁螺栓的螺纹滚压工艺为温滚螺纹.  相似文献   

9.
如图1所示铝合金(LY12-CZ)零件。内孔φ26~(0.045)毫米要求光洁度▽10。最初采用镗削后再抛光的工艺方法。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很低,质量还不易保证。后来改用镗削后滚压的工艺方法。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摸索和改进,初步掌握了这种铝合金滚珠滚压器的设计要点及有关工艺方法,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质量也很稳定。且滚珠滚压器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经久耐用。  相似文献   

10.
赵波  姜燕  别文博 《航空学报》2020,41(10):23685-023685
超声滚压加工是一种复合特种加工技术,其综合了传统滚压和超声加工的材料去除方式,在增加残余应力提高表面完整性、抗疲劳、抗腐蚀、耐磨损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自该技术应用至今,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有关超声滚压工艺及机理方面的研究,并在多种重要金属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中应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滚压装置的发展现状;其次论述了超声滚压机理研究的主要方法(理论法、有限元法和实验法)研究进展,指出以上3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待解决问题;随后总结了超声滚压对表面完整性(包括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微观硬度、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超声滚压对提高抗疲劳特性及其他性能影响,并指出超声滚压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就超声滚压技术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曲面的超声滚压制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