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厂铸铝车间有一台电动单梁桥式吊车,葫芦为TV-2型。原设计用于吊运工装、坩锅、熔化的铝水和铸件等。该吊车自一九七九年九月安装启用,发现大车起动特别是点动时,吊车晃动严重,并有很大的振动和响声。葫芦摆动尤为突出,摆幅角最大时达±20~30°。由于严重晃动,吊车的使用性能降低,吊运物件不方便,无法吊运熔化的铝水。经过实际考察和分析,引起吊车晃动剧烈的因素很多。我们认为,大车运行电机(笼式转子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为硬特性,由  相似文献   

2.
吊车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工作时往往由于被吊物形状复杂多样,很难估计出准确的重量。为了从技术上解决吊车的安全使用,防止因过载而发生技安事故,我厂机修车间自行设计制造了一种吊车限载装置(见图),从根本上消除了事故隐患,受到技安部门和使用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1.无线电遥控吊车。人持遥控器,可以操纵吊车做单个或单个以上的动作,工作可靠。改善了高空、高温及有害环境下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 2.冷硬砂推广应用。型芯不经烘烤,可自行硬化。节约辅助材料,降低能源消耗。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相似文献   

4.
桥式吊车模糊防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耿消除吊车在吊运货物时引起摆动所进行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模糊控制防摆有良好的防摆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弹药调度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情况,如吊车故障、人员受伤等问题的不确定性,传统数学优化方法难以完全解决。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规则库的问询派发子任务方法,能很好地和数学优化算法相结合,解决了上述弹药调度过程中的不确定情况与突发情况,并且该算法具有便于计算机编程实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我厂有一台三吨蒸汽模锻锤,由于长期使用,砧座产生疲劳裂纹,需更换。但因砧座重量大,楔铁紧固,很难拆卸。在拆卸2号砧座时,我们甚至用10吨吊车横吊一根直径300毫米,长2米多的钢棒,靠八、九个人使其往复冲击,也未能见效。后来,我们将液态氧(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空军大型飞机和特殊用途飞机(预警机、隐身飞机、电子战飞机等)的迅速发展,必然促进大跨度机库屋盖网架结构的应用。飞机维修、测试设备的改进对机库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跨度、大开口,悬挂吊车的大起重量,这也促进了机库选型研究的发展。本文对大型机库的发展及其结构的选型原则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工厂在初建、改建、扩建时期,要自制一部分设备,以满足生产、试制或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这部分设备统称为非标准设备。通常习惯上把自制的机床设备、试验设备(虽然它们也属于非标准设备范围),分别称为专用机床和试验设备;而把工厂铸、锻、热处理、表面处理用的槽子、炉子、烘箱、柜架、吊车以及工厂动力设施用的贮  相似文献   

9.
在大型零件的机械加工车间中,有许多需吊车才能起吊的机床夹具,这些夹具不可能存放在一般的隔板式夹具架上,一般是散放在车间的地板上。由于工厂的多机种生产特点,这类夹具不仅占用很多生产面积,而且夹具元件常被损坏丢失。当需要起吊某一夹具时,工人便要在夹具丛中“翻山越岭”,稍不留神就发生工伤事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制造了图  相似文献   

10.
电流变液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电流变液材料的研究进展,对单组分分散相电流变液、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液晶高分子电流变流等电流变液材料及其性能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了突出目前电流变液材料研究的最新动态,促进新型电流变液材料的发展,对于近年来受到重视的液晶高分子电流变液和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一8号汽车起重机的液压传动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和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12.
建筑起重机载重滑轮组的扭转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建筑起重机载重滑轮组的扭转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提供了具体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港口起重机械位能性负载特性,通过分析起升电机的控制原理及状态方程,建立了基于PLC和变频器的起升电机拖动测试系统。通过转差频率控制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模型的仿真与试验分析,从而验证了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尤其对于满载及重载的控制更为明显。这为港口起重机械的节能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简单描述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构成,货物存取工作流程;结合堆垛机工作特性及货位综合属性,提出了一种在单作业工作方式下确定货位优先级方法;给出了基于货位优先级的立体仓库出入库算法;货位信息存储采用数据库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按优先级实现货位分配与随机分配比较,可以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塔式起重机塔身标准节进行了简化,分别在三种工况下进行了内力分析,通过对四种单元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得出beam189单元计算精度最高,beam4单元在相同的网格情况下精度略低但其计算时间较短。同时对原标准节模型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将优化结果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以便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改进的CMAC的电动加载系统复合控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波  王俊奎 《航空学报》2008,29(5):1314-1318
 由于电动加载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特别是在运动干扰下传统的前馈控制方法很难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针对电动加载系统的非线性及多余力矩强扰动的特点,依据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和自学习特性,提出了基于改进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CMAC)的复合控制策略,结合改进的CMAC与PID实现复合控制,由CMAC实现前馈控制,PID控制实现反馈控制,既保证了快速实时,又进一步减小了多余力矩干扰。改进的CMAC利用存储单元的先前学习次数作为可信度,消除了常规前馈型CMAC的过学习现象。文中建立了电动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结构和算法。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多余力矩,改善电动加载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动加载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东凯  华清  王占林 《航空学报》2002,23(6):525-529
 针对电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矩的干扰 ,提出了基于RBF(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的新型复合控制策略 ,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相比 ,没有局部最小问题。由于系统非线性和时变性 ,特别在多余力干扰下传统控制方法如PID很难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提出的复合控制方法主要由神经网络PID和前馈补偿器组成 ,通过仿真与试验 ,控制器有效的减少了多余力矩对系统的影响 ,改善了加载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使用PLC对两台车进行全自动控制的程序设计过程,重点 利用表格法驱动行车的方案和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