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使机载电子产品最大限度的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并提高可靠性是我国机载设备行业制造技术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就机载电子产品电装技术的改造出路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航空机载设备的发展提出了对特种加工技术的需要,进而介绍了机载设备行业应用较多的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磨粒流加工和离子注入技术。还简要介绍了上述技术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其在航空机载设备行业上的应用,并探讨了机栽设备行业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论述机载设备制造行业2000年将要发生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奋斗10年要实现的目标。随粉各国军用和民用飞机发展对机载设备摇求的不断提高.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航空机载设备制造  相似文献   

4.
机载设备产品结构特点决定了焊接技术在制造中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适用的焊接技术,并提出机载设备行业发展焊接技术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一篇对机载设备环境试验技术现状与发展的综述文章。它在阐明环境试验的重要性和综合国内、外环境试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机载设备行业发展环境试验技术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简述航空机载设备行业制造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技术改造的方针、途径和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冯培德 《航空学报》2008,29(3):681-685
 阐述了大型飞机工程中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大型飞机机载设备的研发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主研发上,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形式的国际合作,争取双赢;建议重视大型飞机共用技术和共用研发平台的开发,以利于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特别强调找准市场定位发展有特色的机载设备以提高国产大型飞机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建议了11项需提前启动的项目。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航总公司“腾飞计划”中关于加强“市场意识”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民用飞机的发展前景与机载设备行业的历史和现状,对在制定我国民用航空机载设备发展规划中进行市场分析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开展这项工作的初步建议,仅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我国机载设备制约了飞机的发展,机载设备制造技术又制约了机载设备的发展。在论述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作用后,指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创刊词     
在航空航天部、部机载设备总公司、部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支持和关怀下,经过认真的酝酿和筹备,一个面向整个航空机载设备制造行业的刊物——《航空精密制造技术》今天和大家正式见面了。在这里我们向读者、作者及关心和支持这个刊物的各级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本刊是在原三○三所主办的《航空精密机械工程》和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主办的《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两个刊物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其宗旨是宣传、交流和推广航空机载设备  相似文献   

11.
为认真搞好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简称 FCS-CIMS)总体可行性方案论证工作,由航空部机载设备局和航空机载设备行业计算机应用协会组织的 FCS-CIMS第一次技术工作会议,于4月10—1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协会副理事长李士令主持,有26  相似文献   

12.
<正>针对目前国产机载设备包括PMA设备研发适航认证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在实验室认可体系下进行适航认证实验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以及对国产机载设备的取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民航的飞速发展以及C919项目的推进,大量的国产机载设备尤其是机载电气电子设备和PMA件研发成功,如飞机娱乐系统设备、飞机座椅电源系统设备、厨房设备、货舱设备等,且已开始安装在波音777和空客A330等飞机上,预计未来越来越多的国产机载设备将用于各种民用飞机上,机载设备的适航认证实验工作任务将十分巨  相似文献   

13.
简讯     
“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简称“中心”)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已于1987年11月30日在京正式成立。姜燮生副部长在成立大会上就航空工业形势、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和成立“中心”的必要性等问题作了重要的讲话。“中心”受部科技局领导,是机载设备行业制造技术归口管理组织,也是部机载设备制造技术发展工作的“外脑”,在业务上同时接受部机载设备局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前,我国机载设备行业从发展初期米格系列飞机机载设备的仿制到歼八系列的自行研制,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在长期闭关锁国的大形势下,机载设备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特别是在文革中,中国航空工业裂变式的扩张和三线建设,将一批厂所迁至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致使这些厂所至今都很难开展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内外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现状 ,展望了 2 1世纪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发展我国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114厂MIS》是航空机载设备行业“七五”计算机应用的重点研究项目。由航空机载设备计算机协会具体组织114厂、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发。历经五年,于1990年底建成,已在114厂全面应用了一年。该系统由分布在全厂各个业务部门的15个子系统,网络及服务器构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机载设备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景堂 《航空学报》1995,16(Z1):44-49
从可靠性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出发,总结了中国航空机载设备寿命研究,在理论上、工程实践和管理上的成果和经验,提出了机载设备定延寿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寿命概念的转变、评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失效判据的研究和分析。这反映了我国在航空机载设备耐久性理论研究的成果。同时还就4种定延寿方法加以论述,并总结了成功的可靠性管理经验。这些均体现了中国航空机载设备寿命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测试技术快速发展,机载设备ATS的复杂性和智能化不断提高,软硬件密切耦合,且测试软件的规模、复杂度及其在ATS的功能比重急剧上升,软件确认问题引起了美国军方的高度重视。首先介绍了国外机载设备ATS测试软件确认的背景,详细介绍了国外机载设备ATS测试软件确认的几种典型方法,包括软件的验证、配置管理、缺陷反馈和修改等方法,最后对我国机载设备ATS测试软件确认方法的研究和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舟飞机记载设备维修记录现状,在详细分析国际上民用飞机机载设备MODS标识(MODS标识即记录产品改进(升级)的标记)方法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新舟系列民机运营现状,对国产机载设备提出了MODS标识应用的原则、内容以及MODS标牌外观制造、标识方式、标记方法,从而实现国产机载设备更改状态控制。  相似文献   

20.
飞机是由各大部件(机头、机身、机翼等)和机载设备(发动机、油箱、电台等)组成,每架飞机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而飞机中各机载设备自身的使用寿命却各不相同。本文介绍如何应用信息系统对飞机机载设备使用寿命进行动态管理.以便及时更换到期的机载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