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回春 《国际太空》1991,(4):12-12,11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欧洲通信跟踪(Euteltrace)系统和国际海事卫星C,分别在1991年1月2日和4日开始商用移动通信。主要目的是比较两个系统特性,所以都采用卫星作为通信中继。欧洲通信跟踪系统采用Ku波段;国际海事卫星C用L波段。前者覆盖欧洲,后者用于全球通信。一旦投入实用,则成为移动通信的一次革命。欧洲通信卫星覆盖在东欧到西欧地面车辆α数字双向通信和定位  相似文献   

2.
1.2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现代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其用户终端已小到可用手持机进行通信.这种以手持机用户终端为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轨道分有两类,一类是中、低轨道全球覆盖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另一类是静止轨道的区域覆盖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两类典型系统特性分别见表5和表6.Teledesic系统虽属卫星固定通信业务,但为了与中、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一起与对应地面通信系统比较,特把它列在表5中.  相似文献   

3.
铱 卫星通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推出的“铱”全球个人通信系究,是将地面蜂窝状移动通信技术和空间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低轨道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卫星星座及其地面控制站、关口站和用户终端。  相似文献   

4.
1.2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现代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其用户终端已小到可用手持机进行通信.这种以手持机用户终端为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轨道分有两类,一类是中、低轨道全球覆盖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另一类是静止轨道的区域覆盖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两类典型系统特性分别见表5和表6.Teledesic系统虽属卫星固定通信业务,但为了与中、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一起与对应地面通信系统比较,特把它列在表5中.  相似文献   

5.
朱贵伟 《国际太空》2011,(12):44-48
DD-b全球卫星通信服务业发展趋势相似,全球卫星移动通信产业依然保持小幅增长趋势,2010年的服务收入达到了234&美元。近年来,低轨通信卫星星座进入了更新换代时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运营商也在部署新的计划,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抢占市场先机。看似平稳的发展趋势下暗流涌动,其中有多个热点问题和趋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1 全球产业现状 卫星移动通信(MSS)是指以地面移动终端(特别是小型通信终端,含手机)为服务对象的卫星通信。它在移动地球站和通信卫星之间建立无线电通信链路,包括星问和星地链路。传统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一般使用国际电信联盟(ITU)分配的L和S频段进行用户通信,提供话音和中低速率数据服务,常见应用包括手持卫星电话、卫星移动数字业务、固定资产跟踪、数据采集等等。此外。移动VSAT也是一种提供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方式,目前对传统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形成了一定冲击。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的互联网主要是通过光缆和有线电缆来传输,在那些地面光缆无法覆盖的农村和偏远地区,还无法使用互联网服务,这给宽带卫星通信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宽带卫星通信将是一个十分具有前景的产业。著名的市场调查机构——北方天空研究所(NSR)预测全球卫星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收入在2017年将达到39亿美元。美欧等一些国家的通信运营商就瞄准了这一商机,正在着手部署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其中包括美国卫讯公司、休斯网络系统公司、欧洲通信卫星公司、SES公司以及新成立的O3b网络公司,除此之外,全球著名的卫星移动通信提供商——国际移动卫星公司也在2010年签订了第5代"国际移动卫星"的合同,开始着手提供卫星宽带服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计划发射的卫星都将采用Ka频段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增加,各行各业对宽带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宽带卫星通信将以其灵活、大范围的覆盖能力,成为无地面网络覆盖地区宽带接入的最佳解决方案。宽带通信卫星正引领着卫星通信的重大变革。Ku等商用频段能够提供的总容量已经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用户带宽需求。Ka频段新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由于其较宽的可用频段、远端设备小巧、点波束增益高、安  相似文献   

8.
□□第1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模拟式蜂窝电话和汽车电话技术,第2代主要采用数字电话技术.卫星移动通信应该对应于第2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这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大都为中、低轨道星座,直接面对用户手持机通信.  相似文献   

9.
1  2 0世纪末基本情况□□我国卫星通信 2 0世纪末发展基本情况如下 :(1 )卫星固定通信 空间段建设大发展 ,相应的卫星公用通信网、卫星专用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网得到较好的发展。(2 )卫星移动通信 静止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良好 ,中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不佳。(3)卫星直接广播 国外卫星声音直播系统准备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卫星电视直播系统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前期建设准备工作已开始。(4 )卫星宽带通信 积极发展卫星宽带通信业务 ,密切跟踪新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动态。2 卫星固定通信2 .1 空间段中国独…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上、空中、陆地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现代化的通信、监视、寻航手段。目前正在研制的有美国的 GEOSTAR 卫星和法国 LOCSTAR 卫星两个商用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和苏联称为 GLONAS 的军用系统以及西德 GRANAS、欧空局的“NAVSAT”的民用系统。海事卫星、航空卫星、陆地移动卫星有的已投入使用,有的正在研制中。  相似文献   

11.
当今,移动通信发展很快,利用通信卫星进行车辆、船舶、飞机等移动体的通信已经开始实验,并取得了实验数据。日本通过技术试验卫星5号和6号确立这方面基础技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利用海事卫星Ⅱ试验飞机卫星通信;美国和加拿大的移动体通信卫星即将发射。本文介绍移动体卫星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2.
张照炎 《国际太空》2001,(11):18-19
亚洲蜂窝卫星” (ACe S)又名格鲁达-1 (Garuda-1 )卫星 ,它是洛马公司为印度尼西亚 ACe S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 1颗地球静止轨道区域个人移动通信卫星。星上装有两副 L波段的 1 2 m口径的大型收发天线。它已于 2 0 0 0年 2月 1 2日发射 ,定点在1 2 3°E,主要为覆盖占世界人口 60 %的亚太地区提供移动电话业务 ,其地面用户手机由爱立信公司制造。 ACe S公司坐落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自卫星工作以来 ,移动电话业务并不景气 ,在公司注册的 1 0 0 0 0个移动用户很少在使用他们的移动电话 ,移动用户平均每天使用卫星系统的时间还不到3min。…  相似文献   

13.
天兵 《国际太空》2001,(6):11-13
1 群星闪烁□□今年以来 ,一些国家竞相发射军用通信卫星。 2月 8日 ,意大利首颗军用通信卫星“西克拉尔” (Sicral)升空 ,它可为意大利国防部提供全面的固定和移动通信业务。该星载有 9台特高频 (U HF)、超高频 (SHF)和极高频 (EHF)转发器 ,性能高于欧洲现有的其他军用通信卫星系统 ,能进行移动点波束覆盖 ,是欧洲第 1颗具有极高频通信能力的卫星 ,并且是欧洲首颗与美国卫星进行相互通信 (除极高频波段外 )的卫星。卫星具有自动采集频段内数据和星上数据处理功能 ,大大增强了通信的灵活性。由这颗卫星、一个设在罗马近郊的地面监控中…  相似文献   

14.
张照炎 《国际太空》1997,(10):11-16
卫星通信是地球站(含手持机终端)之间或航天器与地球站之间利用通信卫星转发信号的无线电通信,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目前全世界有ZOO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约270颗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提供80%的洲际通信和IOO%的国际电视转播,以及开通部分国内或区域的通信和电视广播业务。卫星通信主要包括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电视直播和卫星中继通信等领域。卫星通信由于在高密度、大容量干线通信方面面临光纤通信的挑战,它正朝着能发挥其覆盖区域广,不受地理障碍限制,灵活机动人网快,投入运行周期短等独特优势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继卫星支持海量航天器在轨测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低轨的卫星在轨测控主要基于地面测控设备,当管理的在轨卫星数量持续增加时,需要不断地建设新的测控站或增加测控设备,同时由于地球遮挡限制,一个地面测控站的测控范围只占一颗卫星运行弧段的很小部分,集中在国内建设的地面测控站无法解决轨道全弧段覆盖难题。地球静止中继卫星系统的高覆盖特性和多址服务能力为近地卫星在轨测控提供了空间和频域的多重复用能力,文章从中继链路性能、多目标服务项目、多目标服务能力、覆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3颗具有多址能力的中继卫星就能管理中国目前在轨的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射的所有近地卫星,这将显著降低在轨卫星对地面测控设备的需求。同时,中继多址测控服务模式可以克服现有在轨卫星管理时间域集中和应急能力差的缺陷,为卫星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手段,满足不同在轨卫星管理和使用要求,大幅提升在轨卫星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两颗CS-2(樱花2号)通信卫星是1983年2月和8月发射的,这两颗国内通信卫星是以抢险救灾通信、远距离岛屿通信、弥补地面通信系统的临时通信为目的。到1987年共进行了5年的应用试验。本文重点介绍CS-2卫星应用试验的情况,试验项目有计算机网通信、报纸版面传真和电视节目分配等。  相似文献   

17.
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技术是空间系统的核心 ,其发展水平 ,决定了 2 1世纪初空间系统的总体能力。1 通信广播类卫星技术通信广播类卫星是国外最早进入商业化的卫星领域 ,但迄今为止 ,卫星通信在全世界整个通信市场中的渗透率大约只占2 % ,其近期目标是达到 5% ,未来主要将与地面通信手段竞争。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是技术发展与创新。军事通信广播卫星 ,在战时通信容量骤增的情况下 ,主要存在通信容量不足、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了如下通信广播类卫星技术发展和主要创新思路。1 .1 高、中、低轨道卫星并行发展对于非全球性应用 ,主要…  相似文献   

18.
两种新颖的卫星移动电话系统□□美国移动通信控股公司(MCHI)的“伊里普索”(Elipso)卫星移动电话系统是一种独特的混合轨道星座系统。它用17颗卫星便可实现全球覆盖,比“铱”系统和“全球星”系统的卫星数量少得多。在Elip-so系统中,有10颗卫...  相似文献   

19.
“国际移动卫星”系统及其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通信的终极理想是个人通信,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与其他人以任意方式的通信。因为地面通信的覆盖面积受限,所以卫星通信将在个人通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了实现包括海洋在内的更大范围的通信,人类已经构建了若干个全球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在这些卫星通信系统中,国际移动卫星公司所拥有的“国际移动卫星”(Inmarsat)系统是提供服务最早、  相似文献   

20.
给出一种选择双自旋通信卫星在任意轨道飞行时最佳通信姿态的计算方法。根据测得的轨道平根数及姿态值,应用微机可对卫星轨道参数、星下点轨迹、地面站跟踪条件、姿态测量参数、卫星的太阳角、对应于各测控站的卫星测控天线增益、对应于各通信站的通信天线增益和波束中心地面轨迹进行快速计算,给出飞行试验需要的全部卫星飞行参数。根据飞行试验中对卫星姿态选择的附加限制,可以选择出最佳通信姿态,保证获得最长的通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