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榕 《太空探索》2007,(9):34-36
从1961年到1963年,6艘东方号载入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苏联在单座载人飞船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科罗廖夫着手研制多人飞船联盟号。可是,这时一个意外消息打断了他的研制计划。  相似文献   

2.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8-51
1992年,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专门为发射神舟号飞船研制成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从1992年开始研制,经适应性修改,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11.2吨,不仅可以发射各种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还可用于发射月球探测器或星际探测器。1999年11月20日,它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遨游21d、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第二天凌晨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2003,(2):19-19
1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为何从载人飞船起步? 航天飞机的研制投入巨大,研制周期长,风险大,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返回式卫星,已解决了卫星返回和防热关键技术,除美国和俄罗斯之外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为载人飞船研制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我国首先从载人飞船搞起,把发展载人飞船作为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四平 《太空探索》2007,(6):54-55
在载人航天的历史上,还没有哪艘飞船像它一样倒霉。 从1961至1975年间,美国的水星号、双子星座号和阿波罗号载人飞船均成功在海上着陆,飞船里的航天员100%安全返回。但是有一艘飞船却被失落在大海里,而且“一失足成千古恨”,38年后它才被从海底捞出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21日,俄罗斯联盟FG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TMA03M载人飞船。飞船两天后同国际空间站对接。船上乘有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航天员各一人,将加入第30宇航组组,使站上机组人数恢复到6人的满额水平。他们将在站上生活和工作约5个月,2012年返航。他们驻站期间,由太空探索公司研制的“龙”商业货运飞船将在一项验证任务下首次停靠到站上。  相似文献   

6.
小号 《国际太空》2005,(6):27-27
最近,俄罗斯公开向媒体介绍新型飞船快船号。与联盟号飞船内空间比较拥挤、必须弯腰行走不同,快船号的内部非常宽敞,完全可以站直身子行走。工程师们还在研究座舱内各种设施正确摆放的问题,不过,6张座椅已有固定位置。飞船发射时与联盟号飞船一样,其座椅靠背会稍微升起,处于斜躺状态,这样能减轻负荷。从轨道返回地面时靠背放下,  相似文献   

7.
高朝辉 《太空探索》2005,(12):26-29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也是我国目前可靠性和安全性最高的运载火箭。2003年10月15日.第五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承载着我国第一位航天员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3,(5):14-15
飞船发射升空阶段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神舟”飞船安装有逃逸救生装置,当运载火箭在待发和发射阶段一旦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事故时,逃逸救生装置能迅速将飞船拉离火箭,到达安全位置,然后用降落伞安全着陆。在轨运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中国是继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3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67~1968年,中国就开始研究载人飞船技术,并进行了一种载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论证。该飞船计划虽在以后的七八年间取得不少预研成果,但终因当时条件不成熟和国家决定把航天技术领域的力量集中到发展急用、实用的应用卫星上来而被撤消。 1986年,中国制定了跟踪世界高技术前沿的《高技术研究发展概要》(即“863”计划)。根据“863”计划的安排,中国航天技术界围绕性能先进的大型运载火箭天地往返系统、载人空间站及其应用这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9月15日NASA宣布,它已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商定,把联盟号火箭下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联盟号载人飞船的时间定在11月14日。NASA称,这项决定是在俄方查明联盟号火箭8月24日发射进步号货运飞船失败的原因后做出的,将使国际空间站连续10年有人值守的纪录不会中断。双方曾考虑一旦俄火箭不能及时复飞将撤离空间站上人员,使空间站处于无人值守状态。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6日,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举办的载人飞船设计大赛中,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的方案最终获得冠军,并同时获得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设计合同,即负责开发俄罗斯新一代载人飞船“罗斯”号(暂定名,俄罗斯简称未来载人运输系统),于2010年6月前完成设计,用以替代拟在2015年退役的“联盟”系列飞船。  相似文献   

12.
太空漫步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了十多分钟。因此,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  相似文献   

13.
晓月 《国际太空》2005,(10):18-18
据2005年8月30日的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专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超强材料,它将被用于未来的星际飞船。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实验物品送回地球的问题,工程设计人员对不载人的进步号货运飞船进行了改动。改动后的货运飞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助降落伞系统可以实现软着陆的返回舱,另一部分则是再入大气层坠毁的货运飞船。 1990年9月27日,苏联按照惯例向和平号空间站发射了进步-M5飞船。两天之后,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实现对接,照例为空间站送去了补给燃料、实验设备等物资。11月28日,进步-M5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分离,然后通过自身的助推发动机点火,使飞行轨道下降,在预定高度,返回舱与货运飞船分离。返回舱成功地降落在苏联载人飞船回收区域。这是一次试验性飞行,返回舱将和平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在巴黎航展上向世人展示了其拟议中的“快船”载人飞船的全尺寸模型。这种多用途飞船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设计。展品中包括一个剖视模型,从中可看到机组和乘客的座位布局。与美国用“机组探索飞行器”(CEV)接替航天飞机类似,俄将把这种飞船作为联盟号飞船的替代型号,拟用于飞往国际空间站、月球和火星,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8日,俄罗斯"联盟TMA-M"载人飞船于顺利飞往国际空间站。该飞船是2002年发射的"联盟TMA"飞船的最新现代化改型,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第一副总设计师、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叶甫盖尼·安纳托利耶维奇·米克林向本刊战略合作伙伴俄罗斯《航天新闻》记者介绍了这艘新飞船的一  相似文献   

17.
李建云 《飞碟探索》2006,(10):18-19
运载火箭与飞船的出现,使人类数千年来飞向太空的理想得以实’现。飞船与航天飞机相比,具有投资少、技术成熟和结构相对简单等特点。它在太空中可以环绕地球飞行,也可以做变轨机动飞行。飞船的外形其实并不像船,只是因为要在陆地和太空之间飞来飞去,充当舟楫之用,所以才取名为飞船。飞船还有载人和载货之分。  相似文献   

18.
自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独挑天地之间载人往返运输的大梁,虽然联盟号以其高可靠性、高稳定性著称,但也日益显现出不能满足飞行需求的迹象。所以在2000年俄罗斯的科学家就开始在联盟号飞船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型的可载6人的航天器——“快帆”(Kiper),用来替换目前使用的联盟号飞船。目前,快帆号计划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心榕 《太空探索》2007,(6):44-47
加加林首航太空之后,苏联载人航天技术一路高歌猛进。1961年8月6日,航天员季托夫乘坐东方2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行25小时18分钟;1962年8月11日,尼古拉耶夫乘东方3号进入太空,一天后又发射了载有波波维奇的东方4号,两艘飞船成功地进行了首次编队飞行。  相似文献   

20.
李有观 《飞碟探索》2012,(11):38-39
在1975年,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开始改善。苏联的“联盟”号飞船与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在轨道上首次实现对接,成为轰动世界的新闻。下面是关于这次对接的鲜为人知的故事。1970年,美国的“阿波罗13”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出了事故。当时该飞船正在飞往月球,突然氧气罐爆炸了,三个燃料电池中有两个损坏了,舱内温度降到了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