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空间磁环境模拟技术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空间磁环境模拟技术是航天器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天器研制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壮大,并已经服务于我国航天器的研制工作。文章重点介绍了磁环境模拟设备研制技术、磁试验技术和航天器磁洁净技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某型号卫星磁环境兼容性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某型号卫星的主探测器光电倍增管对卫星的磁环境非常敏感,因此卫星的磁兼容分析和磁设计非常重要。文章结合此卫星的特点对整星的磁场和磁矩等磁兼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对载荷的磁屏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磁屏蔽的优化方案;通过分析磁兼容性对姿轨控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卫星设计的约束条件,最后给出了磁兼容性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航天器磁环境试验数据库的建设方案,重点介绍了数据库一些技术特点,如应用元数据驱动的软件架构、构建面向对象的工程数据库模型、引用虚拟XML数据库技术以及接口编程的实现方法。数据库的建设有利于磁试验数据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为空间磁环境专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描述和评估航天器的磁特性,建立航天器网格化磁模型,提出航天器磁场信息成像方法。利用立体阵列扫描系统,对航天器测量面的磁场信息进行采集和计算,联合磁梯度张量的模量极值和欧拉反演法确定其内部磁源的水平位置和深度,实现航天器内部、探测面和空间磁信息的可视化分析和展示。航天器模型(格距10 cm)三点磁源试验和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内部磁源单方向定位偏差小于0.05 m,单方向磁矩偏差小于0.02 A?m2;空间磁场强度和磁矩误差均小于5%。该方法为快速获取类长方体形航天器的磁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工程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5.
地磁场中卫星磁测试环境与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在地磁场中建立满足低轨道卫星运行的磁测试环境(低造价的低磁厂房)以及符合标准的磁测试仪器与设备的研制过程,对磁性的测量与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磁力矩器在磁洁净卫星平台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琦  张文彬  孟立飞 《宇航学报》2016,37(2):235-239
针对磁力矩器给磁洁净卫星平台带来较大磁场干扰的问题,提出磁力矩器在轨磁场干扰的评估和控制方法。按照磁力矩器产生的工作磁场、感应磁场和剩磁场的大小及特性,通过各类测试与分析研究,提出磁场干扰的控制措施,并总结出在磁洁净卫星平台的最优应用方案。结果表明磁力矩器产生的磁场干扰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工程使用解决了磁场干扰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磁环境下外干扰磁场影响卫星磁试验精度问题,综合分析外干扰源场和卫星近场特性;通过合理布局(包括位置和方式)外干扰磁场监测传感器和卫星磁场采集传感器,增设动态磁场采集的A/D取样扫描频率循环控制、信号统计、滤波、数据拟合等信号处理功能,解决了监测传感器和采集传感器所得到的干扰信号的同步性、等效性、一致性,以及采集传感器信号中卫星真实磁场与干扰磁场之间的不相干性;实现了卫星磁试验的外干扰磁场有效闭环控制、自动跟踪、补偿和修正。通过24 h实时监测,外干扰磁场波动控制在0.5~1.0 n T范围内,获得地磁环境下卫星24 h"准零磁"环境磁试验条件,满足卫星磁试验对磁环境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于磁洁净度要求严格的卫星在研制前要进行磁设计,研制过程中要进行磁控制,才能保证卫星磁性指标的实现.文章介绍了"探测一号"电磁验证模型星的磁设计与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航天器磁试验测控手段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复杂的问题,基于LabVIEW软件以及磁试验流程和现有设备,研制了新的磁试验测控系统,并进行了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该系统实现了对测控电源、磁强计探头的灵活自动配置和控制,对线圈磁场的一键式远程控制,磁场波动的实时监测,磁场数据的并行采集和处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测控系统具有测量与控制精度高、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硬磁毛坯细裂纹进行了描述,简要分析了硬磁毛坯细裂纹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原因分析中发现这种细裂纹的粗细度与毛细管管径相当,利用毛细管作用原理,给出一种简便的测试方法。这种测试方法简便、经济、快速,对硬磁产品质量的同期控制、事后控制,均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简介了发动机磁悬浮试验架侧向力测量原理及方法.设计基于磁悬浮试验架的侧向力静态标校试验,辨识电磁力计算公式中的电流刚度系数、位移刚度系数,对磁悬浮试验架侧向力测量的静态特性进行了鉴定,得知重复性、线性度和迟滞性均小于或等于5%,综合误差小于或等于8.7%.经过对某固体发动机试验数据的处理表明,使用磁悬浮试验架能够测量发动机稳定工作时间段产生的侧向力.  相似文献   

12.
吴卫权 《上海航天》2014,31(1):50-55
对地磁场中卫星不倒置状态下分离卫星Z分量磁矩的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地球磁场方向特征、卫星剩磁矩与感磁矩在不同测量状态和测量过程中的变化,确定卫星Z分量磁矩含地磁垂直向感磁影响与不含地磁垂直向感磁影响的比例关系,基于积累的不同卫星水平和垂直向的磁测试数据,用近场法计算,获得了卫星Z分量的感磁系数。试验表明:用该法测得的Z分量磁矩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30%,工程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航空产品环境鉴定试验有效性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阐述了环境试验有效性的基本概念,指出了不同用途的实验室环境试验有效性判定标准的差异;重点分析了影响实验室环境鉴定试验有效性的各种因素,特别是管理方面的因素;提出了把好环境鉴定试验大纲制定和评审关,加强试验过程控制和事先明确环境鉴定试验报告要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磁力矩器用磁性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用于磁力矩器的铁镍合金、铁钴合金和铁铝合金3种磁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它们进行了力学拉伸试验,发现材料塑性不同会对试件断裂位置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塑性材料在设计薄弱部位断裂,而脆性材料在夹持应力集中位置断裂。根据这一结果,对拉伸试验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导致断裂位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薄弱部位的长度以及试件夹持部位出现应力集中。依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对试件进行了改进设计并重新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改进后的3种合金材料试件在拉伸试验中其断裂部位均出现在设计薄弱部位。铁钴合金试件改进后的拉伸试验也充分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准确性。由此给出了3种材料合理的力学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5.
在卫星的研制过程中,对磁性较大的部件进行充退磁处理是卫星磁试验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简述了卫星充退磁原理、国内外卫星充退磁设备现状;提出了大型螺旋管方式充退磁设备技术方案和设计要求。设备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卫星磁测试领域的技术空白,已对数千个卫星部件、单机进行了充退磁试验,退磁效率达到40%~90%。  相似文献   

16.
动态环路法磁矩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航天器磁矩测量方法——动态环路法。首先,利用高斯电势级数公式建立了航天器的磁性偶极-四极模型。然后,针对模型中的8个磁矩分量,基于动态环路法的基本测量原理,设计了5组磁通感应线圈;根据8个磁矩分量的磁感应强度分布以及5组线圈的具体形状和位置,给出了各磁矩分量的磁通量表达式和利用积分法计算各个磁矩分量的公式。最后,对在推导过程中由于简化带来的近似误差和利用积分法计算公式理论计算误差进行了初步分析。当线圈间隔L为半径r的5%时,近似误差和积分法理论计算误差分别不超过2%和0.17%。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获得航天器的磁矩大小并计算出其磁心坐标,而且还具有测量过程简单、测量速度较快以及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小卫星传统电性能测试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这一情况,分析了目前测试方法中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流程优势缺乏、测试场地拥挤等问题;利用先进设备接口,结合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技术,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到小卫星电测中,提出了一套基于柔性工作流的分布式小卫星自动测试系统;描述了系统的运行环境,分析了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并给出了运行实例。实践表明,这一方法提高了测试的自动化水平,优化了测试流程,为实现小卫星产业化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