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于1989年6月5日至6月1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第32届会议。由外交部、国家科委和航空航天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代表团的成员中包括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名空间技术专家。外空委的53个成员国中,有4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第54届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中国国家航天局组团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国家航天局、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及中国驻维也纳代表团的代表共计29人参会。中国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余琦任代表团团长。  相似文献   

3.
正为纪念1968年12月20日召开的联合国(UN)第一次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以下简称外空大会),联合国于2018年6月18-2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外空大会50周年纪念活动(UNISPACE+50),主要包括研讨会、高级别会议和展览。在中国外交部的组织协调下,中国航天代表团参加了上述活动。  相似文献   

4.
江燕 《国际太空》1998,(5):13-15
有效利用静止轨道位置确保安全使用核动力源——记我国代表在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上的专题发言编者按: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于1998年2月9日至20日在该委员会驻地维也纳召开了第35届会议。由国家科委、外交部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组...  相似文献   

5.
<正> 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第三十三届会议于1990年6月4日至1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委员会各成员国及观察员和有关国际组织出席了会议.本届会议议程主要包括维持外空用于和平目的的方式和方法;科技小组委员会报告;法律小组委员会报告;空间技术的附带利益问题等.此外,根据法律小组委员会的建议,还就核动力源原则草案进行了非正式磋商.现将参加会议的工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今年六月份,我国派遣代表团第一次以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出席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简称“外空委”)第二十四届会议。“外空委”是联合国大会下属的一个永久性委员会,成立于一九五九年。根据联合国  相似文献   

7.
<正> 联合国外空法律委员会第三十届会议于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十二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议题有三项:1)外空使用核动力源问题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小组委员会对尚未达成协议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学术会议     
<正> 根据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第十七届会议建议,并经联合国大会第35/14号决议通过,将于1981年11月18~25日由联合国外空事务司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举办“联合国遥感应用和卫星通信以促进教育和开发的亚太地区讨论会”。我们由国家测绘总局和空间技术研究院各派一名代表参加。区域讨论会的主要目的,是向来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委员会成员国的代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并评价应用卫星的遥感和通信技术,促进开发方面的最新发展,并为1982年8月份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作技术性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20日至25日在广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科研、教学、研制、设计等36个单位60名从事空间探测工作的科技人员,会议期间,正来我国访问的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代表团4人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1月17-20日,由联合国外空司与中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联合主办的2014年联合国空间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家航天局承办,主题为"推动国家航天立法、加强外空法治建设"。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李盛霖、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以及来自32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航天机构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空间法律  相似文献   

12.
<正>1基本情况2023年2月6日—2月17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COPUOS,简称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第60届会议在维也纳召开。科技小组委员会设有16个实质性议题供与会国讨论,包括“一般性交换意见”“空间碎片”“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空间天气”“空间和全球健康”“卫星遥感”“黑暗和寂静天空”等。会议安排有6场边会穿插在每天两场正式工作会议期间,主题涉及“黑暗和寂静夜空:  相似文献   

13.
会议报道     
中国宇航学会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七日至十一日在西安市召开了微波、电磁、温度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学院、南京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及航天部各研究所等二十个单位的五十六名代表。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乔石琼、付主任俞鲸分别主持。会议特邀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吴培亨  相似文献   

14.
2016年2月15日至2月26日,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第53届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中国代表团由中国国家航天局组团,共23人,分别来自外交部、国家航天局、民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首次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11月9日至14日在无锡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来自全国各地共24个单位,52位代表。 成立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付院长、本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严东生同志主持,会议一致推选了严东生、柯俊、田文华、庄育智、顾长立等28位同志为第一届空间材料科学  相似文献   

16.
<正>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第二十九届会议于1986年8月2日至1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与会代表共156人来自46个国家、6个国际组织,古巴、罗马教廷派观察员列席会议。会议主席为奥地利的Peter Jankowitach。我国派遣了以外交部条法司司长王厚立为团长的五人代表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陈宜元作为副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问委员会,简称“外空委员会”或“外空委”,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永久性机构。该委员会成立于1959年,最初只有24个成员国,后来逐步发展,从1981年起增加到现在的53个。我国也是在1981年正式参加该组织的。  相似文献   

18.
《空间科学学报》2005,25(2):160-160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0日至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海洋局、高等院校、部队和中科院等10个单位40名代表,匡定波、薛永祺、童庆禧、潘德炉四位院士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30篇论文,内容涉及成像光谱技术及应用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1会议概况国际宇航科学院(IA)于1996年11月4日至8日,在德国柏林召开了地球观测小卫星研讨会。研讨会由IAA发起,委托德国空间局(DARA)、欧洲空间局(ESA)和德国航空航天研究院(DI,R)等单位联合主办。会议成立了一个由ZI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空间专家组成的科学项目委员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应邀担任该委员会的中国委员,并出席了会议。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近3O个国家的大约30O名代表。这次小卫星研讨会由国际宇航院出面,参加国家的面比较广,发表论文125篇,是一次技术内容丰富、有较高权威性、真正的国际性会议。…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防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射频脉冲序列短期频率稳定度及相位噪声计量测试技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杨州第二招待所召开。会议由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高景浩同志之持。航空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总参谋部、空军第二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航天工业部和国防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等15个单位,34名代表参加了交流会,大会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