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力 《卫星应用》2006,14(3):29-34
通过介绍国外导航产品发展以及我国自主导航技术和市场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指出我国自主导航技术向网络化导航体系发展的必要性,强调应加强政府对产业的引导、组织和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未来全球性的导航和定位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全球性的时间、频率传递的重要手段。GPS是一种全球共享的新的信息资源,可对它进行多种开发和应用。简要介绍GPS的基本组成、导航和时间频率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对GPS技术开发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彭健  赵龙  田尊华 《航天控制》2006,24(1):61-64
建立卫星/INS组合导航仿真平台可以先行对结构设计、相关算法和精度分析验证提供支持,是优化设计指标和加快开发周期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卫星/INS组合导航系统的特点,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模块分解,设计了一种扩展性好的卫星/INS组合导航仿真平台结构。并提出了与此平台构建相关的关键仿真模型。另外,还提出了一种从数值上对卫星轨道根数进行仿真的方法,避免了直接由动力学模型来计算卫星轨道根数的复杂性,简化了卫星轨道根数的仿真。  相似文献   

4.
《宇航学报》2001,22(4):61-61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9,(6):7-9
太空超级指南针 导航定位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从古至今,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明了多种导航方法。例如.天文导航是通过观测天体的位置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和航向.此法设备简单.但受到气象条件的限制:无线电导航是接收星实际上是把无线电导航台放在卫星上,以增加覆盖范围.因而能克服地面无线电导航台传播距离有限的先天不足.并且不受气象条件的限制,导航精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柏菁  刘建业  袁信 《航天控制》2002,20(1):18-23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技术的组合导航的新方法。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于自主式机动飞行器。用模糊逻辑自适应控制器对卡尔曼滤波器的噪声方差进行“在线”修正,将卡尔曼滤波器调整到最优状态,从而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通过对GP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比常规卡尔曼滤波器具有更高的精度。该方法的研究对飞行器的导航与制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天文和陆标观测的月球卫星自主导航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晓琳  马辛 《宇航学报》2010,31(7):1737-1747
随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为弥补地面测控的局限性,月球卫星的自主导航技术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9.
水下地形匹配等值线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可东  陈偲 《宇航学报》2006,27(5):995-999
文[1]将图像配准中使用的等值线算法引入到水下地形匹配中,文[2]全面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但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初始误差较大时(如2海里)容易发散,这是由于目前的研究都认为匹配起始点是精确已知的,而实际中却很难满足该条件。本文提出了将匹配起始点引入匹配过程和进行粗匹配等两点改进措施,仿真结果表明,这两个改进措施是有效的,特别是当INS精度较低时,相比较于TERCOM算法,其匹配过程更为平稳,匹配精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10.
在战争状态下,由于导航卫星系统地面测控部分的地理位置固定,很容易遭到袭击和干扰。导航卫星系统自主导航是指导航卫星系统通过本身的测量获得信息,并对存储的导航数据进行修正和更新,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按照精度和功能要求利用自主导航算法实现系统的自主运行。  相似文献   

11.
可应用于运载火箭上的组合制导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民  谢全根 《宇航学报》2004,25(3):346-349
以惯性导航为基础的组合制导技术,既保持了惯性导航的独立性和抗干扰的特点,又可以提高制导的精度,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组合制导的形式很多,适合于运载火箭的组合制导方法主要有惯性导航 卫星导航组合制导、惯性导航 星光导航组合制导两种基本形式。本文对以上两种组合制导方式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组合制导在运载火箭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国内车辆卫星导航的市场特点,存在的问题,对比了国内外车辆导航市场的异同,对各类产品的特点及其细分市场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今后几年的走势。  相似文献   

13.
曹冲 《航天》2009,(6):14-19
今年4月15日零点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前后我国将再发射12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2010年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即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基本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到为全球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之后自主研制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有专家评论说,建立中国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不管军用还是民用,不管发展国家的经济还是维护国家安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卫星自主导航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勇  魏春岭 《航天控制》2002,20(2):70-74
综述了国外卫星自主导航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简要地介绍了国外的麦氏自主导航系统、星光折射 /星光色散法自主导航系统和基于雷达高度计的自主导航系统的研制情况、特点及导航精度 ,为确立我国研制卫星自主导航系统的技术路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曹颖 《空中交通管理》2007,(B11):22-24,9
RNP译为所需导航性能,即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RNP运行是一种对机组和飞机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导航(RNAV)运行,它能提供给机组有关飞机系统的导航包容度、监视和告警。RNP导航是一种不依赖于地面导航设备、基于卫星导航的技术。RNP程序选择的是更灵活、更有效、更简易的航迹。下面,本文就RNP技术运用的好处、RNP在我国的运用情况、西南地区机场的特点和RNP技术的需求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导航定位卫星系统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童铠 《中国航天》2002,(8):3-10
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和国家集团不惜巨资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中,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建成这种系统,欧洲也即将组建他们自己的系统。中国已建成区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解决了自主系统的有无问题,但它是一个投资很少的初级区域性卫星定位系统,尚不能满足今后中国对卫星导航系统的进一步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新一代性能更高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7.
民航界普遍认为,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将是未来世界范围内天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基础。GPS目前正在组建中,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全面投入使用,现在已有18颗GPS卫星在轨运行,其余的按计划在1993年年底以前发射。但目前的GPS主要用于军事导航,并不能很好满足航空和航海的要求。因而美国的民用导航官员迫切希望在今后10年内建立一种能够满足他们的所有需要的导航新系统。美国的空运界和海运界已经开始规划下个世纪使用的后继型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8.
综述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卫星导航接收机数据传输格式和文件交换数据传输格式标准的内容,比较和分析各类标准文件的具体数据格式及网络传输数据协议,并就应用最广泛的实时数据输出格式标准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一类在x射线频段发出辐射的脉冲星显示了良好的导航特质,由此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该方法通过探测X射线脉冲星发出的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导航,有别于传统的光学、射电天文导航.本文综述了基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技术,介绍其由来、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当前围绕该导航技术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