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9,(11):18-19
NASA于10月28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对其“战神”1—x火箭进行了试飞,并取得成功。“战神”1-X是拟用于送人上天并最终重返月球的全新型“战神”1火箭的首枚试验火箭。此次试飞耗资4.45亿美元.是NASA自航天飞机1981年首飞以来首次对一种用于载人航天的新火箭进行试飞。各种迹象表明.火箭在飞行中表现良好.但工程技术人员至少要用数月时间才能完成对大量试飞数据的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9,(2):46-47
NASA于1月5日发出“战神”5火箭第一阶段采购招标书,涉及火箭方案论证和技术要求制订。招标书要求投标厂家在2月9日前将投标方案提交给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战神”5将在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下承担重型货物运输任务。承包方的工作将包括开发出能使NASA成功完成系统技术要求评审和系统论证评审的产品,招标书给出了5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8年在NASA庆祝成立50周年之际,“凤凰”.号圆满完成火星任务,“哈勃”发现绕遥远恒星运行的行星,而且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NASA与印度合作进行探月科学任务并在重返月球任务上取得较大进展。在地球,NASA研究人员观测到了北极海冰持续减少、“战神-1”火箭通过重要设计关口、发现了引起北极光闪亮亚暴的原因并且为研制最新技术水平的泳衣提供了帮助。以下是2008年NASA十大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0,(1):14-19
美国当地时间2009年1oN28B上午11时30分,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航宇局(NASA)的“战神1-X”火箭咆哮着发射升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火箭之一。  相似文献   

5.
《航天》2009,(6):26-27
按照计划,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全部退役,美国航宇局因此在2005年实施了星座计划,开发新一代载人航天系统。以下图片将展现星座计划各部门的进展情况,包括“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战神1号和战神5号火箭以及它们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113-113
2008年6月25日,NASA公布战神-5登月火箭的新设计方案,并称,战神-5将在2020年搭载4名宇航员重返月球。战神-5长116m;火箭底部原安装5台主发动机,现在变成6台RS-68B液氧/液氢发动机,另将捆绑2个直接由战神-1火箭第一级发展而来的5.5段式固体推进剂火箭助推器;载荷也超过最初计划,比原设计多携带7.07t载荷,总共能将71t的货物运输到月球上,并且将来有一天可把人和货物送往火星。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09,18(3):116-116
据美国今日佛罗里达网站2009年3月26日报道,美国参议院预算委员会通过一项开支计划,支持NASA航天飞机飞行计划到2011年并取消固定退役Et期。因为固定退役日期可能会引起“危险的日程压力”,由此导致如1986年挑战者号和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那样的灾难。在2010年最终期限之前,NASA还将发射9次航天飞机,其中8次执行“国际空间站”的集成和装配任务,1次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提供服务。预算委员会准备的2010财年预算中,将为NASA提供额外的25亿美元支持航天飞机任务持续到2011年,同时为下一代“战神”火箭和“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的研发提供充足经费。这份预算申请仍必须经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奥巴马总统签署法令方可生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8,(3):46-46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设法解决其航天飞行器上存在的一个可能很危险的问题,而这次的问题出在尚未造出的登月用火箭上。这种新型火箭称为“战神”1,拟取代航天飞机,用于发射“奥利安”载人飞船,执行登月等任务。工程技术人员担心,它可能会在头几分钟的飞行中产生剧烈振动,从而有可能毁掉整个火箭。NASA官员希望最早能在3月份拿出设计修改计划,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9,(4):44-44
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11日签署了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其中NASA得到了178亿美元的预算。美国政府2009财年的开始时间是2008年10月1日.但由于国会未能在去年休会前办结十几项开支法案,大多数联邦机构一直在按2008财年的拨款水平(NASA为173亿美元)运作。新批准的NASA预算比去年提高了约5亿美元.提高部分主要用于研制“奥利安”载人飞船及其“战神”1火箭。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9,(1):46-46
NASA一份内部报告草案称,该局可在不对2020年前重返月球计划造成很大影响的情况下让航天飞机加飞3次,将其服役时间延至2012年.但需要大约50亿美元的费用。而如让航天飞机飞到2015年,即替换型号投入使用之时,则所需费用将超过110亿美元,且会对月球探测系统研制造成严重影响。NASA局长格里芬是在人们越来越担心2010年航天飞机退役和2015年新一代“奥利安”载人飞船及“战神”1载人火箭投入使用之间会出现5年空白时段的情况下,于去年8月下令开展这项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梦想,NASA在2005年制定了“星座”计划。在这一计划中,NASA将研制新型“阿瑞斯1”载人火箭和“阿瑞斯5”载货运载火箭、“猎户座”载人探测飞行器和“牵牛星”月球着陆器,并发展用于月球、火星和其他行星探索的相关技术。“阿瑞斯1”火箭将作为美国未来主要的航天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6,(8):43-44
美国航宇局6月30日宣布了将用于月球和火星探索任务的两种新火箭的正式命名,其中载人发射用火箭被命名为“战神”1,而用于运送重型货物的火箭则被命名为“战神”5。“战神”英文是“Ares”.中文直译为“阿瑞斯”。阿瑞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Mars,亦即火星)。美航宇局选中这一名称正是基于它与火星的这种关联,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9,(11):37-37
历经多次推迟后.由10人组成的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评审委员会10月22日终于公布了其最终评审报告。报告题为《寻求一个大国应有的载人航天计划》,共155页。评审委员会称.NASA应考虑采用商业飞行器来帮助实现其目标.或许应取消打算用于发射未来载人飞船的“战神”1火箭。  相似文献   

14.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1):47-47
2007年10月30日,NASA副局长里克·吉尔布雷希称,美国正在为“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设计下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以及配套的战神-Ⅰ运载火箭,目前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下一阶段,NASA将重点开发登陆器系统,负责把宇航员及货物投放到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15.
阳光 《航天》2011,(11):34-34
9月15日NASA宣布,它已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商定,把联盟号火箭下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联盟号载人飞船的时间定在11月14日。NASA称,这项决定是在俄方查明联盟号火箭8月24日发射进步号货运飞船失败的原因后做出的,将使国际空间站连续10年有人值守的纪录不会中断。双方曾考虑一旦俄火箭不能及时复飞将撤离空间站上人员,使空间站处于无人值守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9,(10):24-27
受命评审NASA载人航天计划的一个评审委员会9月8日向白宫和NASA局长递交了其评审结果的概括报告。这份12页的文件给出了五大基本选项.其中两个选项以NASA现行的航天飞机替代计划为基础.即继续开展“星座”计划。NASA目前正在“星座”计划下研制“奥利安”载人飞船和“战神”1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0,(4):40-40
据美国spacenews网站2010年6月9日报道,根据NASA6月8日授出的一份合同,轨道科学公司将在2012年为NASA发射小型太阳观测望远镜。这颗科学卫星名为“红外广域成像分光计”(IRIS),将由飞马座-XL空射火箭发射。搭载火箭的载机将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IRIS由洛马公司研制,长3m,  相似文献   

18.
张叶 《航天员》2014,(5):64-67
1969年美国将第一位人类送上了月球,1973年,他们又将自己的第一个轨道空间站——天空实验室送入太空,其不仅为NASA取得了一系列空间科研成果,对于人类的空间探索而言更是意义非凡。1973年5月14日,NASA用土星五号火箭把无人天空实验室送入近地轨道,同年先后又发射了3次“阿波罗”飞船对接任务,分别称为天空实验室2、3、4号任务,恰逢天空实验室发射41周年之际,在此再次回首其辉煌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NASA已选定通用动力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洽谈液体火箭助推器设计概念的研究,这种助推器拟在航天飞机和未来的运载火箭中使用,期望到1988年夏能取代如今正在使用的固体助推器,且将有助于NASA选择将来的先进运载火箭的结构.“挑战者”号事故调查委员会1986年作出的报告要求会根本上改变美国的空间规划,即不能几乎完全依靠单一的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2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4,(9):57-59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2732010C型火箭7月2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NASA的“轨道碳观测台”(OCO)2卫星。OC0-2与2009年2月在由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XL火箭发射时因火箭整流罩开罩失败而被毁的OCO-1卫星非常相似,是NASA首颗专用大气二氧化碳观测卫星,对科学家认识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