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我国空间望远镜展望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马品仲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宇宙,更精细地观测天体和研究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的详细情况,探索宇宙起源、年龄和黑洞秘密;确定类星体、彗星和遥远星系的化学成分、温度、运动和物理特性;建立恒星光度标准,研究其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2.
杨孝文 《航天》2011,(2):60-61
美国航宇局于2010年11月16日发布了钱德拉天文望远镜发现的一个迄今最年轻的黑洞。黑洞是由超新星爆炸留下的残余物质形成的,是宇宙中最奇异的天体之一。即便是在这些奇异的黑洞当中,还有一些更极端的,以下即是宇宙中最极端的黑洞。  相似文献   

3.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5):62-63
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天体。这幅图片是一位艺术家所作,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快速旋转的黑洞,它周围的吸积盘以及中心产生的喷流。从物理常识中,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过快,便会由于离心运动而四分五裂,但是黑洞却不会。  相似文献   

4.
经过9年的太空飞行,美国“四大天王”之一的康普顿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子6月4日在地面控制下“跳海”。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地球卫星,康普顿在伽马射线观测领域可以说是劳苦功高;让其离轨再入,是美国航宇局根据卫星的状况并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而做出的抉择。使命重大 伽马射线这种高能电磁辐射通常来自宇宙中的双星、脉冲星和黑洞等高密度天体。由于其辐射强度远大于这类星体的可见光,而地表臭氧层对该射线的屏蔽作用阻碍了科学家们通过它来探索宇宙的努力,因此在空间进行伽马射线探测对于揭开黑洞之谜、了解恒星的形成及演化具…  相似文献   

5.
天浪 《航天员》2009,(5):62-63
这是一种神奇古怪的天体,它在一般光学观测中只是一个光点,看似恒星,却又不是恒星;它的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它发出的射电信号类似星系,却又不是星系,基于这些特点,天文学家称它为“类星射电源”,又叫“类星体”。  相似文献   

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3):89-89
NASA称,近期天文学家通过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斯必泽望远镜和地面光学望远镜成功观测到了上千个大质量黑洞,并根据相关数据绘制出了新的黑洞全景图。全景图中所有的黑洞均位于其所在星系的中心,每一个黑洞的质量都是太阳的几亿倍到几十亿倍。尽管黑洞是不可见的,但当黑洞吞噬周围物质,这些物质以高速落人黑洞时,可以产生大量能被探测器捕捉到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这样的系统也被科学家称之为活动星系核。  相似文献   

7.
美国NASA的X射线天体物理设备(AXAF)计划于九十年代中期送入轨道。从其在空间所处的位置能够观测到发生在遥远的银河系中的爆炸现象。 人们期望AXAF能解开一些奇怪的现象,例如类星体、中子星以及黑洞。科学家们希望能从这些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有关统治我们这个宇宙的物理变化过程。 AXAF将成为美国航空和航天局的大天文台计划中的第三颗卫星。 这些航天器中的第一个是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Hubble空间望远镜(HST),它被选定  相似文献   

8.
杨孝文 《航天》2012,(5):36-37
黑洞是宇宙最黑的东西。由于它们具有巨大的空间屈曲引力,落入黑洞的任何东西都会立刻被撕碎,消失。然而,即使科学家也从未见过黑洞空间是个什么样子,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从中逃逸出来,即使光也不例外。然而,真的是“没有任何东西”057其实,说“几乎没有”,应该更准确一些。要说明这一点,首先要了解两个名词,一个叫“势垒”,一个叫“量子隧道效应”。  相似文献   

9.
神秘的黑洞     
闻新  施若馨 《航天》2014,(4):60-61
天文学家预言,当一个质量较大的恒星耗尽所有燃料后,会因自身的引力而坍塌,渐渐形成黑洞。恒星内部的引力会变得如此巨大,以至于它的密度越来越大,同时也使得星体内的引力不断增强。随着引力的增大,恒星的半径将小于引力半径。一旦越过这一点,恒星就会消失不见,只剩下自己的引力场!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中国应用卫星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航天技术是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本世纪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之一,对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已经并正在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应用卫星,在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2012年9月3日消息,俄罗斯正在规划未来4年内发射2个太空实验室。其中一个太空实验室波普-RG(Spektr-RG),用于观察X射线和研究宇宙超大质量黑洞构造,将在2013年发射,质量2 385kg,可携带有效载荷1 100kg,在轨寿命预计7.5年。  相似文献   

12.
众眼看宇宙     
王琴 《航天》2012,(9):56-57
NGC2403是一个位于鹿豹座中的棒旋星系,距地球约1000万光年,横跨约5万光年的范围。从照片中可看到该星系拥有很多不寻常的红色“斑点”,这些是巨大恒星形成的区域。然而短命的大质量恒星诞生之后就逐步走向超新星爆炸。2004年就在NGC2403中出现过一颗超新星。这颗闪耀的天体就是位于照片左边缘那颗带着星芒的“亮星”。看着无数的恒星默默诞生,在还未来得及形成生命时又走向了死亡,心中也不禁产生一种悲凉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哈勃发现黑洞存在的证据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回的信息表明,在一个遥远的星系的中心确定存在“黑洞”。NASA负责天体物理学的一位官员称:“相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其他发现而言,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黑洞”是已自我毁灭的星体的...  相似文献   

14.
在太阳系中,运行到地球附近的近地天体(NEO)存在着撞击地球的危险.实际上地球自诞生以来就常受到这些天体的撞击,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到近代的通古斯大爆炸,以及2013年发生在俄罗斯的陨石撞击事件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在这些近地天体中,包括一些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运行到地球附近的小行星(近日点q<1.3AU),我们称之为近地小行星(NEA).  相似文献   

15.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0,(4):64-64,F0003
大麦哲伦星云(LMC)以及小麦哲伦星云(SMC)是我们银河系的两个卫星星系,是南天的著名天体,奇怪的是,还有一条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巨大气流——麦哲伦流(the Magelanic Stream)与它们紧密相联,如图中红色部分。  相似文献   

16.
据新华网报道,三大天文"灾难"接踵发生,突然增加了人类对防止地球遭遇外太空"不速之客"袭击的紧迫感。天体坠落事件能否提前预警?一些科学家认为,以现有科学手段,有效预警仍存在一定挑战。2013年2月14日,即在俄罗斯发生陨石雨前一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一个科学家团队公布了一个新奇的计划:利用太阳能构建一个巨大的激光束相控阵,用以监测和提前销毁危及地球的小行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09,(7):58-59
法国天文学家近日在星云天体IC348中.发现了三个质量小于10个木星质量的褐矮星。  相似文献   

18.
阿碧 《航天》2009,(3):44-45
2008年9月10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将第一束质子束流注入对撞机。这个本来是高能物理学家才能完全理解其操作原理和应用价值的大家伙,却成为了许多不懂强子为何物者的热议话题。一些人之所以对这个仪器高度关注,不是它具有高深的物理学原理,而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谣言:对撞机可能生成黑洞,从而毁灭世界。人造黑洞真的会毁灭地球吗?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型天文与空间望远镜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品仲 《中国航天》1993,(12):7-9,21
开发利用宇宙,探索人类能否在月球、火星等星体上进行采矿、无重力和无污染生产,建立无引力宇航发射台和无大气湍流天文观测站;能否利用天体剧烈活动所爆发的巨大能量并研究其能量发生机制,为人类提供新的能源;探索宇宙中是否有生命体及人类能否在宇宙中长期生活;仔细研究天体的物质构成和形状大小、化学物理性质及其坐标、运动,进一步发现和研究星系与恒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地球的变  相似文献   

20.
日前,几家世界级的航天类公司计划展开合作,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比较特殊的一个位置,建立类似空间站一样的太空常驻"基地",并且利用这一位置的特殊性所带来的有利条件,作为日后深空探测的跳板,为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事业出力。这一特殊位置,就是"L2"。L2即Lagrange second point,译作"拉格朗日第二点"。"拉格朗日点"简称"朗日点",是以著名的法国数学家和力学家"拉格朗日"命名的宇宙空间中的点,也被称为太空中的天平点。"朗日点"存在于两个大的天体之间,由于受到两个天体的重力影响,位于这一点上的小型天体可以相对保持平衡,不需要动力推进来抵挡引力的作用。在每两个大型的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