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安嘉欣 《中国航天》1995,(3):15-17,21
前苏联航天发展历程(一)编者按近几年来,西方新闻界披露了大量前苏联航天技术发展的内幕,近来又开始对前苏联的航天发展历程进行重新评价。过去,前苏联航天活动的组织机构一直相对保密,人们对前苏联空间计划的指挥系统知之甚少,通常依靠推测和分析,缺乏可靠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与空间环境预报都亨叶宗海一、前言载人航天标志着人类航天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为了保证“人”的安全,有大量新的课题等待人们去研究与解决。研究空间环境对载人航天的影响,特别是研究如何避免太阳活动造成的恶劣空间环境的影响更是其中重要课题之一。早在1...  相似文献   

3.
人为失误是工效不研究的重要内容,航天员在航天中的失误直接关系到载人航天的安全。本文从载人航天安全的角度,对人为失误的性质,原因,种类发生概率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星际飞行的医学保证规定了在航天飞行时,于火星表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接近飞行后期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保持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及工作能力的环境条件所建立的医学、工程和组织的综合措施,根据分析长期轨道航天飞行的资料和预测2-3年长期航天飞行(包括停留在火星表面时机体机能改变资料),论证了生飞行医学保证的概念性结果。特别注意了向火星飞行时医学保证的关键性问题:对航天员的状态进行医学监督和预防微重力对航天员的不良影响,保持航天员适宜的工作能力,以及作为预防航天飞行不良影响措施的短臂离心机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George  Abbey  Neal  Lane  薛培元 《卫星应用》2006,14(3):54-65
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1月宣布美国新的太空探索愿景后,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邀请本文作者对美国的航天现状、计划和政策进行分析、评估,并对美国的航天发展提出建议,形成了《美国航天政策——挑战与机遇》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明确了美国航天计划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现行政策的客观后果给予了特别关注,指明了美国空间科学和探测进程中存在的障碍,并为消除这些障碍、促进美国航天发展提出了建议。本刊摘登此报告的主要内容,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历史和现状王金华载人航天的特点是技术难度高和耗资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讲,宇宙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对宇宙进行探索、开发和利用,应该是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许勃 《中国航天》1995,(4):7-11
世界航天市场十年展望世界各国的航天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的。商业航天市场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相对来说规模尚小,且常常有赖于政府的商业采购计划。国际航天交易目前还很有限,主要涉及发射业务和通信广播卫星。一、1994年世界航天市场概况1.引...  相似文献   

8.
崔志 《卫星应用》2005,13(4):42-53
本报告是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分部撰写的技术分析报告。在简要回顾日本航天前25年(1969~1994年)发展史的基础上,报告重点剖析了最近10年(1994~2004年)日本航天活动事故频发的原因,评述了日本航天组织机构、航天预算、军事航天计划及其航天产业,最后对日本航天未来发展可能选择的4条道路及其后果进行了逐一分析。报告中多次提到日本即将出台的航天政策可能是指2005年4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向日本政府提交的总投资达570亿美元的《2006~2025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长期规划》。这项太空探索规划宣布日本要在2015年前实现机器人探月,2025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太阳能研究基地的宏伟目标。 本报告虽然是一篇为日本航天“把脉”会诊的研究报告,但报告中所提出的许多观点、结论或经验教训,不仅对我们了解日本航天及其产业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我国航天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英云 《航天员》2012,(2):35-38
航天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的贡献越来越获得人们的认同,但是世界各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却面临人才断层的情况。现在的客观环境与五六十年代航天创业时有很大差别,较多优秀学生流向法律、经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等热门专业,航天队伍巳很难吸引最优秀的学生。随着第一代创业者的陆续退休,接班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航天教育,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航天队伍已成为21世纪航天事业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光波 《中国航天》1999,(7):27-29
航天技术发展到今天,把卫星送入太空已经不在话下,但要论经济性和便捷性,航天发射却与人们的高要求相差甚远。关心航天的人们一直都在梦想和期待着有这样一种航天运载工具:它可以达到现代飞机的运行效率,能够根据需要迅速把货物送上轨道,能够飞返地球,还能够很便利...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任务分析王德汉黄伟芬载人航天活动已有30余年的辉煌历史,参与航天飞行活动的航天员已达数百人,他们完成了一系列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航天员在飞行中要对航天器进行监视、操纵、控制和管理并在空间开展科学与技术研究和实验等活动,为使航天员顺利完成上述任务...  相似文献   

12.
欧洲载人航天计划的现状孙功凌1994年9月18日,我国考察团参加了在英国范保罗举行的国际航空展览,并对英国和德国的一些公司进行了顺访。这次考察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当前世界有关载人航天方面的动态,特别是欧洲的情况。考察团参观了位于朴次茅斯的马特拉·马可尼系...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只有几十年历史,但它以其具备的许多优异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航天领域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在型号产品某模压件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验数据对模坟工艺过程和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质量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在着陆前16分钟出现技术问题,最终解体,航天飞机所载7名宇航员同时遇难。这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世界航天业和我国航天法有何影响?这些问题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为此,2月10日,记者对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5.
吴国兴 《中国航天》2003,(11):30-33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是载人航天领域的一份重要文件。它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原因的分析很有特色:对事不对人,但又不是就事论事,除了对技术原因进行分析以外,重点对美国航宇局的载人航天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什么是载人航天文化?在《调查报告》中先后出现“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和“载人航天文化”三个相关联的概念,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载人航天文化”。“组织文化”并不是一个新词,在我国通常称为“企业文化”。因为美国航宇局并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政府组织,因此在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6.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6,14(2):17-24
新一轮世界航天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主要航天大国都将航天领域视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竞争舞台,投资航天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各大国的战略共识。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也呈现新的态势。月球、火星成为未来太空探索新热点,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卫星服务业展现新商机。本文按“国家和地区”及“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两条主线分别对最近3年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7.
“更好,更快,更省”的口与是提高航天系统的设计和动作的真正思路吗?如果能够做到,当然本该如此。“更好”是关键。航天委员会并没有期望得到公众舆论的支持也没有期望在目前航天任务失败的情况下得到用户的信任。遗憾的是,对一项具体的任务来说,“更快,更省”比任务的成功更容易做到,因为是否成功在待以后评价。  相似文献   

18.
原野 《中国航天》1997,(1):27-28
几十年来,人们对载人航天的目的和意义似乎一直未停止过争论。近年来,国外又在研究如何利用人进入空间之优势解决在不久的将来人类遇到的紧迫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任务,使载人航天发展的目标更为清晰,实现目标的时间跨度逐步缩短。这些任务可以简单概括为:1.建造空间太  相似文献   

19.
<正>自1961年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尤其是1969年阿姆斯特朗等两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以来,航天技术已经对人类社会的许多重要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类最高精尖的探索宇宙航天活动不仅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而且触发了人们对未知太空领域的无限向往。青少年是国家和航天事业的未来,面向青少年开展航天科普活动十分重要,但如何科学设计和组织航天科普活动内容,在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普及知识的同时,能更进一步使参与的青少年有体验、有感触、有启迪,甚至触动思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1996,(11):9-10
令人瞩目的航天效益工程本刊讯当看到长征火箭直刺苍穹,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时候,人们都会由衷地感到兴奋和激动。然而,航天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却鲜为人知。在9月2日开幕的中国航天科技应用展上,展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工程它就是我国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