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中国支线机场航线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2008年初《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着眼于未来航空运输发展的中长期机场布局规划的讨论和研究成为热点。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166个民用机场,其中  相似文献   

2.
PBN是未来导航方式的发展方向,它的应用将对我国民用机场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PBN逐步推广实施的背景下,合理规划机场布局,加强机场规划与建设,完善机场体系,对于促进民航事业快速协调发展,提升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用航空事业飞速发展,民用机场规划工作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民航体制改革,若干单位同在一个机场从事经营活动,又给机场规划增添了难度。因此,民用机场规划工作如何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问题已成为各级机场管理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天津机场规划及其管理情况和遇到的新难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空港巡礼     
《航空港》2008,(3)
2020年中国民航运输机场将达到244个中国民航总局1月25日表示,《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日前获得国务院批准出台。到2020年,中国民航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44个,形成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区域机场群。民航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该规划,以2006年为基数,到2020年,中国民航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44个,新增机场97个。初步匡算,完成上述规划,需要投资4500亿元人民币的静态投资。其中,到"十一五"末,民航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190个左右,新增机场45个左右,建设资金需求约14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机场是民用航空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建立完整的民用航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针对有关机场管理体制改革认识不一的一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民航改革实践参考。一、现行机场容理体制的弊端问题改革是一项兴利除弊的系统工程。分析研究现行机场管理体制的弊端何在,是讨论改革的前提,是着手改革的首要环节和首要任务。过去,我国机场大都是军民两用,由军队管理。1980年3月,民航正式脱离军队建制。1986年11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从此,民用机场逐渐由民航总局归口管理。1987年民…  相似文献   

6.
美国机场布局规划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民航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民航规划是制定关系民航未来的长远发展计划,通过对国外的先进经验展开研究工作有助于我们拓宽规划工作的思路。就此,我们选择目前机场布局最完善、且与我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美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民用机场布局不仅具有市场导向性原则,而且兼顾了社会公平性原则。这些布局原则对我们的规划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中美航空业现状对比我国民航通过“九五”和“十五”大力度的新建和改造机场,整体机场布局和建设已初具规模。机场作为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促进…  相似文献   

7.
《机场建设》2005,(3):19-19
由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主持完成的《新疆民航发展规划研究》课题,获2004年中国民航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课题研究从机场建设、航线布局和机队配置等方面,对新疆民航发展现状、“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和远期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规划,提出了新疆民航发展的主要思路、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研究报告运用中枢航线网络理论,规划了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疆内外中枢航线网络结构,率先将中枢航线网络结构理论应用到我国新疆区域性民航发展规划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2年,全国民用机场共183个,其中干线机场44个,支线机场139个。干线机场指各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的机场,其余为支线机场。根据民航十二五规划,2015年民用机场数量将增加到230个以上,新增的机场绝大部分为支线机场。未来支线机场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过干线机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用机场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用机场建设概况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民用航空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民用机场建设也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1990年,我国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042万人,1997车就达到1.11亿人次。预测2000年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亿人次。1990年,找国民航机场飞机运行仅为36万架次,1997年达到140万架次。预测200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飞机运行总架次将有较大幅度增长。面对这样的发展速度,客观上要求民用机场的建设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水平。近20年来,我国新建、改扩建了一大批机场,使机场布局更趋合理,机场容量显著扩大,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用机场建设的历史回顾 我国的民用航空业是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发展起来的,民用机场的建设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发展历程。作为“两航”基地,建国初民航对天津张贵庄机场进行了改造,这是新中国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机场建设项目。1950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为157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只有1万人,仅有机场36个,并且这些机场规模小,设施设备极为简陋。从50年代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我国民航的发展比较缓慢,基本建设总投资仅24亿元左右(年平均投资不足1亿元),这期间先后新建、扩建了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