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杨静 《民航科技》2002,(3):15-16
现代化的机场要求把航班显示系统,广播系统,离港系统,订座系统,货运系统等弱电系统进行信息系统集成,使各个弱电系统相互互联网和信息共享,进而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其中集成系统与广播系统的和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获取的航班信息源的准确性,实时性,自动化程度和联动性,将直接影响到自动广播系统质量,对保障航班正点和飞行安全,提高旅客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航班动态处理是航空公司组织飞行、地面保障部门进行地面保障、空管部门实施对空指挥的基础工作。目前,航班动态处理工作正逐步摆脱落后的手工方式,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西北空管局利用自身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管制工作经验,从1998年开始,组织人力开发航班动态处理系统,2000年投入运行,至今已运行4年。4年的情况证明,该系统运  相似文献   

3.
刘继新  江灏  董欣放  兰思洁  王浩哲 《航空学报》2020,41(7):323717-323717
为适应协同决策(CDM)需要,考虑空管、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诉求,对进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设计了一种进场航班动态排序方法,提出了一种时隙交换方法,建立了基于空中交通密度的进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设计了精英保留的遗传算法和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以求解所建模型,寻求进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较基于滚动时域控制(RHC)方法,动态协同方法所得结果与排序开始时间无关,所需排序次数平均减少26.4%,且排序效率更高。较先到先服务(FCFS)方法,动态协同方法在高密度条件下各排序阶段最后一个进场航班的落地时间平均提前199.8 s;中密度条件下各排序阶段航班延误总时间平均减少29.9%,航班延误均衡性平均提高34.4%;低密度条件在航班正常率及航班延误公平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满足时隙交换规则的排序阶段均增加了1种进场航班排序模式。所提方法可对进场航班进行优化排序,显著提高跑道容量,有效提升航班延误均衡性和航班延误公平性,契合协同决策理念,可实现三方协同排序。  相似文献   

4.
航班地面保障是机场运行的重要环节,为了提升航班地面保障效率,针对某机场航班地面保障流程构建AOE 网,通过该机场A-CDM 系统记录的航班节点数据求出该机场航班地面保障作业的“关键路径”。通过对关键路径上可压缩工序的分析,对该机场的地面保障作业流程进行优化。以我国西南地区某机场航班地面保障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剔除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正常数据,分别计算保障流程优化前后的航班过站时间。结果表明:在33 组航班数据中,该机场使用AOE 网络优化后的保障作业流程比优化前平均减少地面保障作业时长6.1 分钟/架次,说明通过合理地优化航班地面保障进程,可以有效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世界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中航信系统中国内国际航班数据的持续大量增加,由于数据文件的设计及算法原因,处理外航数据时需占用的DBA空间越来越大,然而系统DBA空间不能无限扩大,当DBA空间无法满足计算需求时,将导致525或Storage full错误。本文在基于原来数据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了数据录入算法,当某城市对对应的航班计划数据达到某个限制之后,将不再增加新的航班计划数据,即不再支持航班计划数据无限扩张,修改后系统运行正常,航班计划和路由数据受影响很小.大大减少了航信主机处理外航数据时的525及Storage full错误。  相似文献   

6.
冀鹏 《国际航空》2012,(4):38-40
飞行校验是保障航班飞行安全与导航设备精准可靠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都市繁忙机场进行飞行校验活动会引起航班延误,而航班运行又给飞行校验增加了难度。双向干扰必然带来飞行秩序的混乱,从而会增加整个民航系统的运行成本。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会使航班秩序更加井然,飞行运行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航线和航班的增多,信息量与日俱增,一个高效的机场航班信息源处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风险识别与控制,有效地将航班信息源处理系统构成的风险和潜在影响因素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航班信息源处理系统是航班生产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能自动处理空管发送的包括计划报、领航报、起飞报、  相似文献   

8.
AnAnalysisoftheDifferentConnotationofElightinAirlinesInformationTechnologySystem在航空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中,同一概念(名词)往往具有不同的内涵,准确理解这些概念是很重要的。以最常用的“航班”为例,不同单位和部门在不同的业务中,可能会以一种或多种不同内涵来使用航班概念。参加民航信息系统建设,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同一(航班及其他)概念的不同内涵,设计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往往会挂一漏万,最终无法提供一套正确反映业务需求的系统。本文根据实际业务,把航班概念划分为航段、航班、联班和联线四个层次,表现四种递进的…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五十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席卷南方十余个省份,给航班飞行带来极大的困难,时值春运,运输和保障压力更显巨大。面对这些,民航系统各条战线上,从领导到一线员工,上下一心,将旅客利益置于首位,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全力以赴应对灾害天气,力保航班安全,涌现出许多经典的航班保障事例,但同时也显现出诸多应对突发灾害情况中的民航系统各单位在应急机制、应急处理能力、设备保障和协调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空公司机队规模和运营航线的不断扩大,在发生大面积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需要快速计算出最优的航班恢复方案。为了提高运行控制效率,探索一种优化控制的方法,根据经济效益、航班正常等不同的目标要求,计算出最优的运行方案,最终达到快速、高效地调配航班。分析了大型航空运输企业不正常航班恢复的主要场景,在此基础上筛选了制约航班恢复的关键约束条件,设计了航班恢复和校验的基本逻辑,通过应对台风处置的实际案例,验证了某大型航司和美国世博公司的航班恢复系统(RM)在实际案例应用中的效果,总结了该航班恢复系统的优点和存在的风险及短板。实践表明,该系统可缩短2 h航班运行恢复时间,平均每个受影响航班减少延误30 min,减少相应的成本2万元,提升整体航班正常率3%~5%。  相似文献   

11.
在合理假设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代数的简化的航班进离港模型,以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计算量。据此模型分析求解出随机环境下离港系统闭环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DEDS理论的摄动分析法和鲁棒分析法求解出使系统闭环周期最小的航班排序。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民航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民航局有关航班正常工作的指示精神,努力克服了大流量、复杂天气、活动等不利因素,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较好地保证了航班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航班显示系统是机场为旅客和工作人员提供办理乘机登机接机手续的实时信息系统。因此该系统对提高机场航班准确率,减少延误,起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降低航班显示系统故障次数,提高设备保障能力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弱电系统科的工作重点。本文对如何降低航班显示系统的软件故障次数进行了认真分析,通过采取多项对策,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11月1日华北地区流量管理及多机场放行协同系统(简称CDM系统)正式启用,目前已运行一个多月,统计数据显示,首都机场11月的航班平均正常率提高了3.21%,石家庄机场航班平均正常率提高了7.7%,天津机场航班平均正常率提高了3.88%,北京南苑机场航班平均正常率提高了2.83%,四机场航班正常率显著提高。本文将为您解读CDM系统的由来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主要任务包括:间隔航空器、充分利用空域资源和避免管制员工作量过载。而航空公司的主要任务包括:保证航班正点起飞并准时飞抵目的地、确保旅客转机、航班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航班延误现象较为普遍,航班延误后乘客行为和心理研究是航班延误现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相对较少,对于航班延误后乘客行为选择的研究尚未出现。为了研究乘客在航班延误后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采用调查法,并结合Logit模型,发现自费与否、出行人数、对航空公司品牌看重程度和航班延误告知与否4个因素对于航班延误后乘客行为选择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结合分析结果,为航空公司制定经营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玮 《江苏航空》2009,(3):32-33
机场地调系统的硬件及网络设备购置于1999年,系统及应用软件集成于2000年,当年投入使用。当时机场年客流量只有250万人左右,航班起降约3.4万架次;而2008年机场年客流量突破880万人次,航班起降约9万架次,目前起降高峰时接近300架次/日。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珠海机场航班显示系统──LED的多媒体系统网络结构,具体说明了所使用的AT&T结构化布线系统,讨论了系统中采用的多媒体技术。重点分析了JPEG静止图像数据压缩技术,较深入地阐述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有失真压缩编码.目前,珠海机场的LED多媒体网络系统已投入实际使用,肩负着机场航班显示、文字广告、视频广告、动画广告等信息的播放和制作。  相似文献   

18.
民航总局于2003年颁布执行《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民航空发[2003]96号),规定了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工作标准和规范,指导民航各相关业务单位较好地完成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工作。按照统计办法得出的航班正常性数据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民航航班的运行水平,为在民航航班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航班正常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航班正常统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何在适当的时机予以修改和完善,按照更加合理的统计办法和程序,明确航班正常的各项定义,合理归类延误原因,建立统一的报告标准,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1概述及现状分析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地面调度系统是机场组织航班生产调度指挥的重要实时信息控制系统,是保证旅客、货主、航空承运人安全、准点,有效维持机场航班生产秩序正常的重要保障设施。它是将航班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机场客货邮运输等生产过程进行计算机化管理的信息系统,提供了航班计划管理、航班动态管理、机位分配管理等信息模块。地面调度系统的数据存放在中心数据库上,它还与航班显示系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和处理航班延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是人类追求速度、时间和效率的产物,然而从航空运输诞生以来就存在着航班延误,目前航班延误已成为困扰航空运输业的一道难题。一、航班运行的特点决定了航班延误的存在航班运行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生产作业过程,不但需要航空公司内部各运行保障部门相互协调,还需要机场、油料、空管、边检、海关、检疫等单位和旅客大力配合,同时还受机场和航路导航设施以及天气、禁航、流量控制等因素的制约,任何单位或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航班延误。民航总局规定一架飞机执行多个始发航班,如因第一个往返航班延误导致后续航班延误时,第二个往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