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2(11):I0001-I00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依托的学科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工程惯性制导技术的急需,在钱学森先生提议下,我国惯性技术奠基人———林士谔先生在我校创建了国内第一个航空陀螺与惯性导航专业,是“一五”期间前苏联援  相似文献   

2.
国太 《国际太空》2009,(2):22-22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宇航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了《星际航行概论》(简体字版)出版发行仪式暨庆贺钱学森先生97岁生日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星际航行概论》著作人代表、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先生,绕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先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先生以及钱学森先生的助教、学生等。  相似文献   

3.
<正>钱老回国后北航成立了空气动力学专业1955年10月9日,钱学森先生回到了祖国,揭开了共和国导弹和航天发展的历程,也影响了我的一生。1956年,我在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上三年级。  相似文献   

4.
正走进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高中部,迎面是一尊钱学森先生雕像。他面容慈祥,目光深邃,总是那么神采飞扬;他举起右臂,指向远方,给人奋进前行的力量。从图片展到纪念展馆2009年5月,海淀实验中学隆重举办"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专题图片展,特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航天英雄杨利伟及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出席。同年12月,叶永烈先生携新作《走近钱学森》在海淀实验中学  相似文献   

5.
闻新 《太空探索》2023,(2):74-75
<正>人类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终于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飞天的梦想。1957年,苏联科学家成功地让人造地球卫星周而复始地环绕地球运行,标志着人类进入航天时代,与此同时,美苏太空竞赛也拉开了帷幕。钱学森先生从国外归来(1955年9月)1955年6月,钱学森在一封寄往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要求协助他回国。信件马上转到周恩来总理手上。当年8月中美在日内瓦举行会谈,中方提出以11名战俘飞行员换取钱学森回国。  相似文献   

6.
12月19日,中国航天引路人钱学森先生的著作《星际航行概论》首次出版简体字版。记者从"《星际航行概论》出版暨庆贺钱老97岁生日座谈会"上获悉,该书是根据钱学森在中国科技大学讲授的第一课讲义基础上整理出版,其中对火  相似文献   

7.
朱毅麟 《太空探索》2011,(11):54-57
初识大师风采最初知道钱学森,可以回溯到66年前我的少年时代,那时我在南京上初中。一天,在国民政府的《中央日报》上读到一条消息称,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参与V-2飞弹……云云。从那以后,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名字就留在了我的心中。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教理论力学。包括  相似文献   

8.
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作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精心编著的全新航天科普图书《神舟圆梦——载人航天知识问答》,于2003年11月由中国发展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无论从内容、形式和装帧上都令人耳目一新,是集高品位和新视觉于一体的好书。  相似文献   

9.
<正>"钱学森回国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各级领导有了信心,也让苏联方面知道拦不住中国。"我认识钱学森可以说相当早,当初在上海,我读高三的时候,他是上海交大三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0.
12月19日,中国航天引路人钱学森先生的著作《星际航行概论》首次出版简体字版。记者从“《星际航行概论》出版暨庆贺钱老97岁生日座谈会”上获悉,该书是根据钱学森在中国科技大学讲授的第一课讲义基础上整理出版,其中对火箭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在现在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