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遨游太空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古人以为,只要有一种动力能把人送上天去就万事大吉了.现代也有不少人以为,遨游太空可能像一个人乘坐在气球的吊篮里,在空中飞翔那样自由自在.最多考虑到,因为越往高处越冷,需要多带几件衣服.  相似文献   

2.
第四节 航天飞机上的炎黄子孙 在20世纪中国航天员登上太空之前,人类遨游太空的幸运儿当中,有一位是炎黄子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后裔,是海内外华夏儿女的代表。这位航天员是谁,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3.
仲夏夜探秘     
夜,因为光线不足而显得神秘.甚至有些恐一阵,总让人觉得有什么“东西”躲在那眼睛不能看见的黑暗中窥伺.甚至我们的犬脑还套用幻觉帮我们制造幻象,让我们以为真的有“什么”!  相似文献   

4.
孙立华 《飞碟探索》2008,(10):12-13
在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地球人。在此后的40余年里,人类共进行了200余次载人太空飞行,先后有400余名航天员乘坐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飞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航天员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紧张,体力和脑力消耗都很大,每人每日需要的热量在2800卡以上,蛋白质130克以上,脂肪100克以上,碳水化合物350克以上。  相似文献   

5.
第五节第一个飞出地球的人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是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的。人类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尝试,终于在1961年4月12日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飞出地球,进入太空。这一天是人类航天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清晨,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上,矗立着高达38米的银白色多级运载火箭。一位年轻的苏联军人在迈上通向“东方1号”宇宙飞船的阶梯的最后一级时,对着前来欢送的人群高喊一声:“再见!”然后走入座舱。他就是将要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飞出地球、遨游太空的使者尤里·加加林…  相似文献   

6.
李启剑 《飞碟探索》2009,(12):38-39
我曾经以为科学总是绝对客观地、理性地、不偏不倚地反映我们身边的世界.然而当我离所谓的科学越近时.则越发感觉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并没有那么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受时代、社会和政治力量影响的创造性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7.
《飞碟探索》2005,(5):2-5
自2004年下半年起,始自网络、最后波及各种媒体的是有关讨伐UFO的檄文编者以为,既然有原告的发言,就应该允许被告辩白,但是最后的主审官却不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最公平的主审官是:时间.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人们都盼望有朝一日能上太空去旅行。这一天终于即将到来了,美国富豪丹尼斯·蒂托目前正在俄罗斯航天城进行太空飞行的训练,他很可能在 2001年进入太空,前往太空站旅游。如果此行成功,他将成为太空旅游的第一人。  漫长的太空梦想  现年 60岁的蒂托出生在一个蓝领阶层的意大利移民家庭里,他是几个孩子中的老大。尽管家境贫寒,但这并不妨碍他跟其他孩子一样做有一天能遨游太空的梦想,特别是在 1957年目睹了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之后。因此,在上大学时他选择了航天工程专业。 1964年他进入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  相似文献   

9.
<正>不知道你是否看过一本名叫《酷蚁安特儿梦幻记——遨游太空的蚂蚁行》童话书,里面描述了一个名叫"安特儿"的蚂蚁,它没有翅膀,却梦想遨游太空。实际上,蚂蚁上太空早已不是梦想,早在2003年1月16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升空时,就带着15只蚂蚁上了太空,可惜的是这15只蚂蚁由于航天飞机爆炸成为殉葬品。2004年9月27日我国的第二十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时,也携带了4  相似文献   

10.
3.2、1!起飞!随着口令,一枚火箭喷吐着白烟,拔地而起.直刺苍天,你切不要以为这是专业人士的杰作,其实这只是学生们在小试牛刀。一些学生正在为自己制造的火箭飞上天空欢呼雀跃,而另一些学生还在紧张地调试着.表情严肃。这是发生在美国宇航局举办的“2004年学生火箭大赛”上的一幕。  相似文献   

11.
250年间,时有所闻 魏茨迈终于回到了表姐家。家人见到他时,吃惊的程度可想而知。他换好衣服后,开始向他们讲述刚才的奇遇。 他原以为,他们一定不相信他所说的,一定会以为这是天方夜谭,甚至痴人说梦。出乎他意料,他们一开始确实很惊讶,不过他们吃惊的不是不相信他所说的,而是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丽塔说:“这个小镇上有千把人,人们都渴望见到这条神兽,可实际见到的人很少,我们全家人也从来没有见过。” 她见魏茨迈万分惊讶,就笑着解释── “数百年来,塞尔尤尔镇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塞尔玛湖中生活着一种奇形…  相似文献   

12.
周武 《太空探索》2011,(11):8-13
天宫一号成功遨游太空之际,在南非开普敦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活动日,一位年近八旬的中国老人再次站在领奖台上,接受来自全球宇航科学界专家的祝贺和敬意。10月3日,当刘纪原走向领奖台接受国际宇航科学院授予的"西奥多·冯·卡门奖"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国际宇  相似文献   

13.
在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地球人.在此后的40余年里,人类共进行了200余次载人太空飞行,先后有400余名航天员乘坐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飞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航天员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紧张,体力和脑力消耗都很大,每人每日需要的热量在2800卡以上,蛋白质130克以上,脂肪100克以上,碳水化合物350克以上.  相似文献   

14.
考虑太阳风动压与行星电离层中的带电粒子热压及磁压之和平衡,建立了有大气(电离层)的行星磁层顶形成的理论模型,结合卫星对火星的观测数据,对子午面内向日侧火星磁层顶位形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了火星磁层顶位形及其与太阳风动压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认为,火星磁层顶位形与地球磁层顶相似.太阳风动压越大,火星磁层顶越靠近火星;太阳风动压越弱,火星磁层顶越远离火星.根据火星内秉磁矩从古到今逐渐减小的观点,探索了大尺度磁场(内禀磁矩)对火星磁层顶的贡献作用,结果认为大尺度磁场越强,火星磁层顶越远离行星.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火星磁层的长期演化以及其他行星磁层的位形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出现于南岩山顶的UFO1995年7月下旬,住在札幌市的M(现年21岁),在札幌市丰平区中岛的朋友家二楼阳台上,在.晚上20时~21时之间,发现藻岩山顶有一个发光的物体。开始,她以为那是住家的灯光,但过了一会儿,一架手电筒形的UFO慢慢上升起来,她赶忙告诉了朋友们。大家一起看到那架UFO慢慢上升,照亮全部山顶后,突然急速上升,然后消失。这期间大约有三四分钟,虽然有一个人用照相机拍下了那个[JFO,但现在这个人和那家主人没了消息,笔者没办法确认。下面,就根据她的目击报告来考察一下这次目击事件。根据目击报告,那天晚上月…  相似文献   

16.
腾月 《太空探索》2012,(9):34-35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遨游太空似乎是终生难以实现的梦想,因为鲜有人付得起动辄数千万美元的高昂太空游票价。然而,美国研究人员声称,真正的"平民太空游"时代很快就要来临,因为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可以行驶在太空中的磁悬浮列车,每位乘客的票价可以降至5000美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乘坐火车游太空。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索》2013,(5):17
北京早春时节的晨曦中,分装在数辆货车中的神舟十号在一辆标杆车的引导下驶往机场,这是它首次完成总装、出厂测试等一整套严格程序后首次展现在公众面前。两架伊尔-76运输机把它转运至出征太空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很快也将抵达那里与其会师,届时中国人遨游太空的号角将再次吹响。与神九相比,神十有哪些特点呢?对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  相似文献   

18.
鹰状星云     
鹰状星云.也是一个十分著名的深空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好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而得此名。蟹状星云和鹰状星云这两个天体的名字听起来很相似.部叫星云,还都是动物状的.很容易让人以为它们是同一类天体。然而事实上,鹰状星云与蟹状星云却是两种性质并不一样的星云。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太空探索初期,人类能否进入太空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话题。其中一种理论认为,以人类的身体,根本无法承受长时间的过载、太空失重以及其他情况。而现在我们之所以能够遨游太空,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除了人类孜孜不倦的努力之外,还要感谢世界第一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们。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7,(11):12-17
中华民族是一个孕育了"飞天"传说的浪漫国度,是一个诞生了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曾饱经沧桑的东方大国,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们,从事着中国航天这一令世界瞩目的伟大事业,完成了中华民族史上遨游太空的壮举。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